王成汉
(景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景东676200)
农业野生植物是指目前仍在原产地处于野生状态、未人工栽培应用的观赏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是天然风景和植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营养物质和药物,而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更为重要的是,农业野生植物是宝贵的基因资源库,能为关系人类生存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改良源源不断地提供在栽培种中不存在的一些优良基因,是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因此,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对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北端,座落在澜沧江以东的无量山与哀牢山以西,位于东经100°24′~101°15′、 北纬 23°57′~24°50′之间, 境内最高海拔3 371 m,最低海拔795 m,年平均温度18.73℃,年平均降水量1 283.2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55%,年日照时数2 131.6 h,无霜期341 d,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景东县境内有哀牢山、无量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带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在不到1/10 000的国土面积上保留了占全国1/3的物种,堪称 “天然物种基因库”。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蓖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中华桫椤5种,有保持原始状态的云南铁杉林414 km2,还有黄连、何首乌、香椽、吴萸、荜拨等上千种药材。现已查明有野生金3 333.3 hm2、野生杧果26.7 hm2、野生茶1.8万hm2、野生枸杞6.7 hm2、滇桑39.6 hm2,还有蕨科类植物、野棠梨、兰科白芨等,这些农业野生植物的存在,保持了景东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中,体系不完善,机构不配套。
在近年来的农业野生植物调查与保护中,各级政府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保护投入资金不足,缺少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运转经费。再加上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受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给采集标本、图片拍照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基层农环站没有GPS和数码相机等必要的仪器设备,对调查物种无法进行定位和图片拍摄,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必须深入实地,离村寨比较远,并且在深山林中,要全面开展实地调查,没有一支精干、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难以完成。
由于受人民消费食尚的影响,有些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意识差,如对野桑、野生茶等进行乱采、乱摘,甚至乱砍滥伐,使有些农业野生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一是加强领导;二是积极支持,负责组织和领导辖区内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将调查物种的所有资料及调查结果逐级上报到上级农业主管部门,主管部门负责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提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意见。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技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学生学好美术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协调和领导,各级农业部门应成立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形成从上到下的工作网,做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生长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等日常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依法加强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对农业野生植物采集、经营等活动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各级各部门应加大对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的经费投入。一是对各级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给予必要的运转工作经费及仪器配置经费,完善仪器设备配置,保证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抢救和保护原生境处于濒危状态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建立农业野生保护植物物种及其近源种的基因库。
3.4.1 明确调查任务
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必须明确调查任务,查清辖区内的农业野生植物分布范围、生态环境、种群数量、种类和面积等基本信息。并采集相关物种的标本、拍摄相关图片资料,用GPS定位仪进行定位等数据信息。
3.4.2 明确调查目标
明确调查目标,通过开展实地调查,全面掌握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群分布和濒危状况,依据全面、可靠的调查资料,建立完善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4.3 正确把握调查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开展调查的过程中,调查区域、调查范围要具有全面性,以获得被调查资源物种的详细数据资料。
(2)真实性原则。在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中,所获取物种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要真实,不能弄虚作假。
3.4.4 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各地农业野生植物分布特点,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和指标,明确组织分工和责任,明确调查时间、物种、方法、地点,按时完成相关调查工作。
3.4.5 抓好调查技术措施
根据上级的计划安排和实施方案,对所需调查物种,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综合收集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查明所调查物种的分布、数量等情况。
(1)走访调查。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在调查区域内通过对当地实际情况了解,采用市场调查和经验丰富的群众、技术人员、有关专家等进行走访咨询,了解当地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种群数量等相关信息。
(2)野外调查。根据文献调研和走访调查结果,对所涉及的调查物种,制定相应的调查路线,进行实地调查,并采集相应标本及图片资料,邀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
(3)做好调查内容。做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物种分布面积、生态环境、种群数量、濒危状况、保护与利用状况调查。
(4)完成调查资料。完成调查物种的定位、标本采集、图片拍摄及相关调查表和文字材料等工作。
3.5.1 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是给子孙后代储备基因资源的一项伟大事业。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向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宣传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知识,帮助他们了解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努力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参与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运用各种培训教育手段,对行政执法人员做好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执法人员要做到准确理解和掌握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法》的规定,按照 《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法》中的管理程序要求,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
3.5.2 加强保护力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有效地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原生地,建立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区,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