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县农村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治理对策

2012-12-08 15:14:20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腾冲县粪污粪便

刘 霞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云南腾冲679100)

近年来,随着腾冲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畜牧业在农村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在品种改良、规模经营、科技普及、商品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逐渐发展成为腾冲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不但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农村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养殖业发展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畜禽粪便会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养殖场恶臭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使得畜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等不断蔓延;加之许多养牛养猪户将牲畜粪便乱堆放,这些粪便随雨水被冲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水中污染水质;此外,有的养殖户将畜禽死尸丢入河流中造成河水污染。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但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有效控制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和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1 腾冲县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情况

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腾冲县启动养殖业污染调查,调查规模化养殖场3个,养殖小区2个,各种养殖专业户230户,并对全县18个乡 (镇)221个村办事处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全县畜禽粪便年产生量1.73万t,处理利用量1.21万 t,排放量49.09 t,流失量0.346万t;污水产生量1.44万t,处理利用量1.008万 t, 流失量0.288万 t; 化学需氧量 (COD)3 595.15万 t, 总氮 21.795 t, 总磷 39.84 t, 铜 7.98 t,锌7.77 t。致使地下水硝态氮和细菌总量超标,严重污染了环境、水质、土壤、空气。经过处理后对环境污染降低70%~72%。

全县秸秆产生量15.12万t,丢弃量0.68万t,田间焚烧量2.74万t,还田量0.72万t,堆肥量3.58万t,饲料量5.89万t,其它1.53万t。焚烧秸秆可造成空气污染。

不同区域畜禽粪便污水排放情况:

龙川江流域:污水量4 751.137 t,其中猪4 007.557 t, 奶牛 118 t, 肉牛 625.58 t。 粪便量7 590.202 t, 其中猪 2 655.815 t, 奶牛 256.988 t,肉牛909.8 t, 蛋鸡212.999 t。

大盈江流域∶污水量12 240.023 t,其中猪9 284.686 t,奶牛1 719 t,肉牛1 236.337 t。粪便量13 544.871 t, 其中猪 3 698.66 t, 奶牛 3 607.106 t,肉牛1 797.518 t, 蛋鸡1 886.684 t,肉鸡2 554.903 t。

2009年末,全县有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9个,其中朝阳、玉璧、平山、红云为万头生猪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63个,全年出栏8.9万头。肉鸡标准化养殖场3个,鸡舍面积3 000 m2,全年出栏15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场2个,鸡舍面积3 500m2,全年鸡蛋产量450 t。

2009年全县牛存栏139 306头,每头日产粪便13 kg,总产粪量66.10万t/年。鸡、鸭、鹅禽类共存栏1 866 020只,每只日产粪便肉鸡0.15 kg,蛋鸡0.12 kg,鸭、鹅类0.15 kg,总产粪量为10.21万t/年。猪存栏572 544头,每头日产粪便1.35 kg,总产粪便28.21万t/年。羊存栏55 739只,每只日产粪便0.45 kg,总产粪便9.1万t/年。总计每年产生畜禽粪便113.62万t。在这些粪便中,粪占所有粪便总量的60%即68.17万t,其中利用57.94万t(占85%),流失挥发10.2万t;便占所有粪便总量的40%即45.5万t,其中利用9.1万t(占20%),其余36.5万t挥发和流失。这样粪和便挥发和流失46.7万t,占全年畜禽粪便113.62万t的41.1%

2 腾冲县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2008年腾冲县畜禽养殖业虽然发展很快,但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很少,大多是散户养殖。即使是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粪便污水的处理也不规范,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完善的养殖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污水粪便未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地面或土沟里,随意堆放的粪便经风吹雨淋流入河里对水质及周边环境卫生造成很大污染。

据统计,2009年腾冲县畜禽存栏量中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约占全县总量的0.7%,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畜禽存栏量约占全县总量的99.3%。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年产生畜禽粪便量约0.79万t,其中70%的畜禽粪便用作农家肥,1%左右用于制沼气,剩余部分在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附近露天堆放;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距离居民区较近,除部分人畜粪便用于沼气和堆肥 (<10%)外,大量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随雨水排入沟、河中。

2.1 污染空气,传播疾病

畜禽粪便对空气的污染主要包括恶臭、有害气体和携带病原微生物的粉尘。恶臭和有害气体主要是由于畜禽对饲料养分消化不完全,特别是蛋白质饲料的利用不完全,未完全消化的饲料养分随畜禽粪便排出体外后,经厌氧发酵产生氨、二甲基硫醚、硫化氢、甲胺、有机酸等恶臭有害气体。恶臭环境不仅成为蚊蝇滋生的场所,而且还严重影响大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对畜禽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也有影响。同时,畜禽养殖场排出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的粉尘,这些粉尘通过空气传播到周围环境,扩大其污染和危害范围,成为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传染源。虽然大部分粪便经收集后可出售给菜农或其他农场,但随意堆放的畜禽粪便在堆放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恶臭气体,给蚊蝇的滋生提供了场所,特别在雨季粪便随污水肆意横流,既污染周围空气,影响空气质量,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此外,这些污染物对人和动物有刺激性和毒性,有的物质损害肝脏、肾脏,长时间吸入恶臭物质可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降低代谢机能和免疫功能,从而影响养殖场员工的生活和工作。农村小养殖场及散户养殖,对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十分简易,畜禽粪便未经腐熟便进入土壤,或死禽乱丢在村边、沟河里,对水系等自然环境影响极大,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蛔虫、绦虫、钩端螺旋体等都与之有直接关系。

2.2 污染水质

畜禽养殖污染是腾冲县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也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在许多村子,河里死禽漂浮。畜禽死尸、粪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病原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等,是营养非常丰富的有机肥,又是严重的污染源,这些高浓度未经处理的粪污经人为冲洗和降雨冲刷,大量的营养元素会流入池塘和江河湖泊或渗入地下水,使水体富营养化,氧溶解度降低,水质恶化,严重时水体发黑、发臭,失去使用价值,并造成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的将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此外,如污染地下水则使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极难治理和恢复,影响人畜饮水,导致疾病传播等。从腾冲县面积、人口数量和畜禽业养殖规模比较,腾冲县进入水体的粪便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农村明显高于县城。

2.3 污染土壤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畜禽粪污通过污染水源流经土壤造成水源性土壤污染。粪污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等有机物,畜禽粪污 (尿)渗透性极强,渗入地下后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其中含氮有机物分解为氨、胺和硝酸盐,进入土壤后通过自然净化大部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如果污染物排量超过土壤本身自净能力,便会出现降解不完全和厌氧发酵,产生恶臭的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引起土壤成分和性状发生改变,破坏了土壤的基本功能,导致土壤空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长期使用畜禽粪便污水灌溉会使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危害农田。另外集约化养殖使用大量饲料添加剂,滥用各种生长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和药物在畜禽机体内代谢后,随粪尿排出在土壤中积累,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如Cu、Zn的含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而且对水质造成污染,使原来可以喝的水现在不能再喝,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3 治理畜禽粪便污染的对策措施

3.1 科学规划,规模养殖

目前腾冲县农村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规模小、饲养分散、乱建养殖场、农民防疫意识淡薄、互相协作和技术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并且人畜禽混居等现象普遍,一旦一户发病,很难控制疫情。因此,一是对散养户的畜禽要进行圈养,防止畜禽流动造成疾病传播和畜禽交叉感染;二是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养殖,提倡分散建场,场与场之间、户与户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三是规模养殖场要远离城区、居民区、饮水源区、风景名胜区以及交通要道;四是鼓励和促进规模养殖场向农田、果园、苗圃、蔬菜种植园和经济果木林地转移,布局要合理,要使土地对畜禽粪便的消纳利用能力相配套,均衡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要防止农牧脱节,使所有种植用地都能保证用上优质有机肥,充分发挥土地潜能,生产绿色农产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要注意不能让畜禽粪便对土地造成超量负载,引起负面影响。

3.2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

农村畜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配套设备简陋,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随意排放,造成蚊蝇滋生,疫病蔓延;污水下渗,地下水质恶化,使农田灌溉水和人食用水污染严重,致使农田很难产出合格的农产品,并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因此,对农村养殖环境的污染应加以统一治理。一是对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和污水要统一存储,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杜绝乱排乱放现象,做到达标排放,综合利用,在为农业提供优质可靠的有机肥源的同时,实现污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散养户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提高新建养殖场的审批标准,严格根据 《动物防疫法》、 《畜牧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畜牧养殖业管理技术办法》、国家环保总局 《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管理法规要求,引导新建养殖场向养殖小区转移,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标准,实现养殖场由污染区向绿色区、生态区的转变。

3.3 加强兽医的监督管理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受传统饲养观念和饲养方式的影响,大多数饲养者仍然凭经验进行饲养,很少进行科学养殖知识的学习,因此,养殖的科技含量低,畜禽产品很难达到出口标准和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因此,要求监管兽医定期到每个村的养殖场 (户)进行监管和指导。首先,监管兽医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对饲料生产行业和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按照农业部 《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和 《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的要求严格把关,严禁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对农村每个养殖场 (户)所用饲料进行严格监管,要求所用饲料必须符合兽医卫生无公害标准,保证养殖业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其次,要对畜禽饮水进行分析化验,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坚决不用。第三,加强对饲养场 (户)定期消毒的监管,要求饲养场 (户)必须定期消毒,消除传染病存在的外部环境。第四,对农村畜禽疫病防治用药进行监管和指导,做到从严掌握,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期限,执行商品畜禽的休药期规定,杜绝畜禽药物残留,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 加大对农村养殖业的扶持力度

由于农村养殖业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在初期阶段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差,政府应采取鼓励措施,在政策、科技、投入、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那些养殖品种优良、养殖设施精良、饲养管理科学、经济效益好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积极扶持,使其在更高层次上不断跨越,做大做强,形成优势群体,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对那些设备简陋、品种落后、污染严重、没有竞争力的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引入竞争和联合机制:一是要加强科技培训,更新传统观念,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提高科技含量和质量意识,促进良性循环;二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让、资产入股、合伙经营等方式实施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把有限的存量资本向高级管理者和社会能手聚集,使优秀的养殖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让畜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安全化生产的方向快步推进。

3.5 合理使用饲料

相关研究表明,饲料蛋白质每降低1个百分点,氮的排出量减少8.4%;粗蛋白质降低2个百分点,氮的排出量减少20%。因此,在日粮配制上要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料营养价值搞好营养调控。按照可消化氨基酸含量和理想蛋白模式合理配制日粮,使日粮中各种氨基酸含量与畜禽的营养维持及生产需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分排泄量,特别是氮、磷的排泄,减少环境污染。实践证明,按可消化氨基酸和理想蛋白模式计算配制的产蛋鸡饲料,可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2.5%,鸡粪中氮的排泄量降低20%,而蛋鸡生产性能不受影响。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平衡氨基酸日粮,可使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3%,日粮中粗蛋白质每降低1个百分点,氮的排泄量约降低8%,畜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不受影响。据试验,在猪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使其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降低2%,猪粪尿中排出的氮可减少25%。

3.6 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中草药、矿物质等饲料添加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利于畜禽健康,减少粪污中有害物质的排放。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既可减少饲料中磷的含量,又可使磷排出量减少。日粮中磷含量每降低0.05个百分点,磷排出量减少8.2%。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提高畜禽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率,使饲料中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被释放出来,降低畜禽粪尿氮的排出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要注意合理用量,用量过低效果不明显,用量过高适得其反。有些添加剂如盐酸克伦特罗等,虽然能促进畜禽生长,但因残留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危害人类健康,应严禁使用。

3.7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3.7.1 高温堆肥

畜禽粪尿含有丰富的N、P、K等多种营养元素和大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若充分利用可变废为宝,减少污染。粪污无害化处理可采用高温堆肥法,通过厌氧发酵可使粪便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降解为植物能直接利用的各种营养素。粪污在发酵腐熟过程中,通过高温还可杀死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将无害化处理的粪污施入农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

3.7.2 生产沼气

沼气是甲烷 (60%~75%)、二氧化碳 (25%~40%)以及少量硫化氢、氢、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混合体。利用沼气池对畜禽粪污进行厌氧发酵,不但可以杀灭病毒、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卵,而且还能生产优质安全的有机速效肥,沼液、沼渣还田还土可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粮、菜、果和各种经济作物。生产出的沼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农村用途很广,可用于炊事、照明、育雏、诱蛾、发电等,解决了农村燃料短缺和大量农作物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3.8 发展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给畜禽养殖业的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要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行 “畜—沼—果”等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使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分层的多级利用,做到无污染排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问题。国外畜牧业养殖场一般都是种养结合的一体化农场。畜禽排出的粪污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取暖,沼液、沼渣作肥料施于饲料作物和牧草,饲料作物和牧草又用来饲喂畜禽。推广生态立体循环养殖的生态畜牧业,不仅可以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使物质循环再利用,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有关部门要加大畜牧业对环境污染严重性和危害性的宣传力度,提高畜禽养殖者的管理水平和农民的环保意识,要把畜禽粪污防治纳入法制轨道,把防止畜牧业污染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农村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朝着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1]江希流,华小梅,张胜田.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存在问题与防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4):61~64.

[2]朱荣.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96~97.

猜你喜欢
腾冲县粪污粪便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移植粪便治疗克罗恩病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腾冲县九所完中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
关于粪便类药物的思考
世界中医药(2010年2期)2010-11-13 02: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