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文:让13亿人满意有多难

2012-12-06 05:24鲍芳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韩庚李咏抗压

鲍芳

谁有资格站上巨人之肩

在成为“龙年春晚总导演”之前,哈文早已拥有一系列值得骄傲的成就——骄傲到即使以八卦为噱头的报道只把她的私人身份拿出来当标题,她也毫不在意。甚至,她会抢在你之前打趣自己的高知名度:“你不用说得那么婉转,我知道,开始就是因为我是李咏的老婆,其次才是因为我导演了春晚。”

在一系列娱乐节目为公众所知之前,哈文早已凭借新闻节目在央视崭露头角。早在1996年,她便以《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从这一年起,她连续五年担任央视“3·15”晚会导演,在那个惯来被认为是男人天下的领域里,已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连哈文也不敢说,自己在起步时便对成功已成竹在胸了。“做电视风险非常高,后面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你也没有办法做到一切都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我知道一点——无欲则刚。”

在通往巨人之肩的路上,哈文为自己的行事风格确定了九个字:想清楚,说明白,做精彩。“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明白,只有说明白了才能做精彩。我们有充分的调研,有数据,有判断,在哪个时候,中国人开始展示自己个性里张扬的一面,老百姓也想上舞台秀出自己的精彩。从我的职业角度判断,《非常6+1》是真正实现老百姓梦想的。那个时候它是引领风潮的,不像现在这样的节目到处都是。一招鲜,吃遍天。把准了社会的脉,把准了观众的脉,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事业上的伙伴。生活中的伴侣

李咏在自己写的书里曾透露了一个很有趣的小细节:“我经常穿得花花绿绿的晃到她办公室里去。她一抬头,‘哟嗬,今儿用的什么香水?组里同事都知道,李咏来了有两个标志:一是楼道里弥漫着香水味儿,二是哈文办公室里传来她肆无忌惮的笑声。”

对观众来说,李咏显然是更熟悉的人,对于他们爱情与婚姻故事的描述,也多半是从李咏那里“出口”。在(《咏远有李》中,李咏写的《吾妻哈文》算是彻底交代了一下他们的恋爱故事。无论是当年在大学里男扮女装溜进女生宿合讨好哈文,还是恋爱时期的两地分开,以及婚后两个人的相处故事,那绝对是细节详尽,有情有趣。但是想从哈文嘴里听到这些故事,基本没门,她完全是抓大放小的豪情:“我们是合作关系,不是领导和被领导。再说,李咏要写什么我从来不管,都是成年人了,想说什么说什么。”

龙年春晚“第一女主角”

春晚导演压力有多大,一切想象尽在情理之中,但那不是哈文。“每个人抗压能力不一样,有人一压就垮,我是抗压极强的人,越压我,弹性越大。…就春晚这事儿,谁都能张嘴评论一通,我要是个纠结的人,早得疯了。但我绝不纠结。你说,如果直播中突然出现了一个黑画面,或者哪块舞台该上来没上来,那是我的问题,我真的会睡不着觉。可是你说演员走路摔了一个跟头,或者谁感冒发挥不够好,也是我的问题吗?我只负我该负的责任。责任尽到了,无愧于心。剩下的,其他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吧!”

不管是多挑剔的观众,也得承认哈文的责任尽得十分到位。从筹备开始,她带着团队拿出搞科研的精神,开了八场座谈会,不断记录、提炼、总结。龙年春晚,果真做到了广告零植入。“大家都说今年的视频画面复杂漂亮,那是真花工夫啊。韩庚一个三分钟的节目,后面的画面一点点全是手绘,三个月的制作,和韩庚一次次磨合,有一点打不准也不行。”

从央视春晚筹备起半年多的时间,这位一睁眼就想到女儿的妈妈,几乎没在孩子睡着前回到过家。至于进了组后,那更是只能在电话里和女儿聊几句。“到最后特别忙特别累的时候,我跟任何人说话都很快,你要听见我语调温柔地聊天,那肯定是在接法图麦(哈文女儿)的电话。”

(林雅摘自《时尚芭莎》201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韩庚李咏抗压
基于PACTE翻译能力模型的 “元宇宙+口译抗压训练”教学设计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与研究
咏哥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快乐
严而有爱的教育
抗压能力不是举重表演,而是抗洪工程,要疏导
韩庚 纪念特辑
预制方桩抗压抗拔性状对比分析
明天会“庚”好
喜欢韩庚,需要理由吗
哈文眼中的老公李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