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对重庆市普通高校的实证调查

2012-12-05 05:26孙渝莉赖炳根蒲清平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孙渝莉,赖炳根,蒲清平

(1.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重庆 400074;2.重庆大学 a.党委学生工作部;b.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重庆 40004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自这一历史任务提出以来,高校思想理论界和学术界迅速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通过理论探讨、学术研究、实践深化等途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与深化。然而,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关于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往往围绕大众化内涵、现状描述等问题进行,而忽略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策略、方法等研究。基于此,为了系统掌握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1000余名大学生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掌握、认同及实际运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以此探讨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性的原因,最终提出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工具设计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设计调研总体纲要,设计开放式问卷收集相应的测试指标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拟定“高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及实践路径效能调查问卷”,经多次试测、专家修改,达到合适信效度、有效区分度后用于正式调查。本问卷主要分为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运用现状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的效能调查两部分,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及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因素。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随机抽取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三所高校10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覆盖了文、理、工、艺术等学科。运用自编问卷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82份,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96.5%。调查对象中,男女生分别占样本总量的55.6%和44.4%,党员、团员及群众所占比例分别为7.3%、82.3%和10.4%;大一到大四本科同学分别占 45.2%、36.8%、16.7%和1.2%;专业分布中,文科占 23.1%、理科占32.2%、工科占32.6%、艺术占12.1%。样本具有较强代表性。同时,调查过程中辅以小规模访谈,确保数据调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统计方法

全部问卷通过核查整理,重新编码,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包括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方差检验。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状

1.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并不理想。31.4%的同学比较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35%的同学比较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内容,34.6%的同学比较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29.2%的同学比较了解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30.5%的同学比较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

上述结果显示:第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体系了解、掌握程度不高,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内容比较掌握的比例仅为35%。第二,多数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体系都有一定认识和了解,说明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有一定成效,强化高校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用是可行和有效的。

2.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同情况

调研发现,近50%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示认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示能够认可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其中,认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主流价值体系的比例达到了70.70%。同时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指导、行动指南和价值标准有意义,84%以上的同学认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以上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这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反应了多数大学生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信心。当然,大学生认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仍有少部分同学对此持消极和完全否定态度。5.7%的大学生认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全没必要,3.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生最高信仰,3.5%的大学生完全不赞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主流的价值体系。第二,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态度处于模糊阶段,他们接受和认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态度介于认可与不认可之间。因此,这部分同学有比较大的可变性,如果教育方法得当,教育路径合理,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课题。

3.大学生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果的内化和实践情况

从本次抽样情况看,虽然大多数同学认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在内化及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效果并不明显。其中,约60%的大学生基本和完全不阅读相关著作,日常生活中很少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较少涉及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相关问题。而且参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热情不高。抽样对像中,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党校培训、红色经典讲座的比例仅为42.4%,愿意参加红色社团、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活动的比例仅为49.7%(表1)。

表1 大学生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情况表

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和践行理论成果是大学生成功内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果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调研结果表明:第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及论断关注度及学习度不高。而且通过座谈进一步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往往是因为课程考试需要而被迫学习,主动学习意愿不够,致使多数同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第二,大学生对践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意愿不太强烈,由于学习压力、形式单一等原因,大多对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不了解也不感兴趣。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效果与进度。

(二)不同类别大学生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考察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生类别之间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我们以性别为类别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认知和理解、态度和内化、践行目标及行为方面,均不存在典型的性别差异,然后分别以政治面貌、年级和专业为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均值进行事后比较。

1.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为了解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我们以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群众为考量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不同政治面貌类别大学生在各评价维度上的差异。

表2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在马克思大众化教育效果的认知理解、态度内化和践行目标及行为三个评价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在践行目标和行为上有极其显著差异,每个维度上均是党员高于团员,团员高于群众。这说明大学生党员在政治觉悟、理想信念、信仰抉择、践行马克思主义成果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同学。不过也发现,学生党员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均值仍然不高,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不断拓展其教育方法及手段,进而改善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效果。

2.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认知和理解以及践行目标和行为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事后比较发现,在认知和理解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在践行目标和行为维度上,大一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可能的原因在于大一学生对大学生的信仰抱定一个积极的期待,也希望能够在政治觉悟上有更好的表现.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由于课业负担加重,马克思主义教育策略单一化、吸引力不强等原因,使很多同学逐步放松在政治上的追求,致使无法有效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教育效果反而下降,这同时也说明改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策略、始终保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已经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3.不同专业背景大学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表4 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效果上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学科类型学生在认知理解和践行目标行为两个评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在认知和理解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理科类高于工科类,工科类高于艺术类,文科类得分最低。可能的原因是理科类的学生抽象思维更为优越,更易于接受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知识。而文科类学生更愿意掌握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可视化效果明显的知识,不太愿意接受刻板的理论。在践行目标行为维度上,艺术类学生得分最高,理科类和工科类次之,文科类得分最低。这主要是基于专业背景差异的原因,艺术类学生更加容易将系统的理论以艺术的形式确定为目标,诠释成行为。而文科生则无法迅速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成依托生动和丰富的艺术载体而存在的知识,因此,文科学生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消化,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理论的精髓,才可能内化和落实到实践行动中。

三、基于调研结果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要面向大众,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群众化;二是采用通俗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知识为群众所认知、理解并转化为行动指南[2]。根据这一理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还有待提升,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未达到预期效果,而究其核心原因在于吸引力不足。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渠道狭窄

有效的教育渠道是提升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关键措施。调查发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占受访对象的52.1%。而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的总影响力还不到50%。换而言之,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而符合90后大学生学习、思维特点的新媒体及可视化媒体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立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渠道并未有效构建。这要求我们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新渠道,结合学生特点,抢占新媒体、优化宣传平台,全面建构立体化的教育渠道。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策略老化

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大幅度提升相关课程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调查发现,39.6%的学生认为教育策略不当,32.1%的学生认为教育手段太单一,22.4%的同学认为教育内容过时。因此,教育策略不当、教育方法单一依然是高校马克思大众化效果不佳的首要原因。这敦促我们以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兴趣点为着眼点,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学生主动学习的持续动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普及性不强

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主要集中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重大纪念日活动、红色纪念地体验活动、观赏思政教育电影和电视剧等渠道。调查中,近60%的大学生听过先进人物事迹报告,近70%的大学生观赏过教育电影或电视剧,超过65%的大学生参加过重大纪念日活动,约63%的学生参加过班团组织的红色纪念地体验活动。从普及情况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的多样化目标已经初步达到。但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实践路径的实际效果。调查发现,这些实践路径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如从先进人物报告会满意程度看,仅7.9%的学生表示对报告会效果非常满意,而有47%的学生表示效果一般。这需引起我们重视,更需要促使我们创新实践路径的实施策略,解决开展方式不灵活、学生满意程度偏低等问题,不断提升实践路径的质量和效果。

四、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

高校在传播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繁荣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的重要阵地[3]。因此,高校应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和使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4],以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及实践情况为依据,强化传播主体、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方法、关注传播受众、优化传播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兴趣点,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5],使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信仰依托、思维依据和行为指南,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和发展。

(一)强化传播主体,确保传播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继续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而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质量不佳、学生满意度不高、学习比较被动的现实,必须着力建设一支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忠实信仰者、有效传播者、主动践行者构成的且熟悉当前学生特点的高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从源头上保障理论传播质量,确保传播效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推进队伍建设过程中,在坚持一贯的“严格进入、高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更应重视队伍的教育和培养。第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就是结合当前90后大学生的特点,研究社会热点、难点,大力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更新观念则要求改变教师单纯授业的错误观念。为师者,不仅要具备授人与渔的能力,还同时必须具备授人以道的能力,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事态度、思想作风、思维方法教授给学生。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督促自身不断开拓视野,及时把握新时期学生学习特点,确保课程教学实效性[6]。第二,构建思政教师系统培训机制。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校本培训计划”、“社会体验计划”、“进修访学计划”等方式,及时补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内容,解析不同时期学生特点,研讨务实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知识传播能力,提升全体同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度、认可度和执行度,不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

(二)优化传播内容,彰显内容感染力

内容是知识的载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可视化呈现形式。调查发现,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遍持认可态度,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不高,致使同学们难以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优化其传播内容,及时更新最新内容体系,不断推进理论知识的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7]。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感染群众。

第一,及时更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实践中必须不断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内容、新成果、新进展及时补充到教育内容中,以新观点、新成果吸引学生、留住学生。第二,不断推进理论成果的具体化、形象化。实践中必须强化理论的内容体现形式,努力将深奥的理论用朴素、简练、生动的语言表现,用大众化的语言、通俗化的典故事例、具体化的可视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阐释和宣传,实现科学理论易于为大众所理解、所把握,实现科学内容的普及和宣传。

(三)丰富传播方法,突出形式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传递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7]。构建立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渠道,是新时期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创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化和全程化的有效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我们丰富传播渠道,拓展教育形式,持续保持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渠道的吸引力,实现普及过程贯穿大学学习全程、参与程度稳中求升的教育目标。

方法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必须创新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方法,努力设计形式多样、过程生动活泼、育人潜移默化的传播方式,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科学。第一,创新授课方法,发挥思政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新形势下推广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变单一说教式教学为辩论式、交流式、案例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性。第二,合理整合、有效利用多样化传媒载体。充分整合校园内部现有传媒平台,通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宣传马克思理论核心内容和经典作品,以可视听的形式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马克思主义著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形成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习惯[9]。第三,适应时代发展特征,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时代发展孕育了能够贮存、加工、传播大量信息的新媒体教育平台,这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教育工具。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熟悉新媒体、热衷新媒体的特点,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新媒体的使用有机结合,以网路平台、手机平台等新传播方式激活大学生的认知模式,适应学生行为特征,满足学生认知需要,逐步打造集互联网平台、手机平台于一体的宣传普及方式。

(四)关注传播受众,激发受众兴趣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将理论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因此,大众化成功的核心便在于大学生能否自觉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我认识,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既是传播链上的受众,同时很多时候又成为了传播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播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大学生的自身诉求和认知特点。第一,结合学生利益诉求,满足学生合理需要。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应尽可能考虑学生合理诉求,尽可能调研学生意愿,开展学生乐意参加的教育讲座、实践锻炼、观摩活动,实现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转变。第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既是传播受众又是传播主体的地位,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教育活动、自己实施教育活动,以大量朋辈互助、志愿服务、标兵宣讲等形式,用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教育自己,用优秀的学生榜样教育学生,用学生的优秀事迹引导学生,消弭学生抵制情绪,拉近宣传距离,逐步大幅提升大众化的质量和效果。

(五)优化传播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良好的传播环境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推动力。因此,高校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学生人生观的确立、人格的养成、修养的提升无不深刻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将校园环境建设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教育体系,将日常管理、社会活动、文化发展统一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个中心之上,做到显性教育督促、隐性教育影响。使学生品格在良好的传播环境中得到陶冶和熏陶,逐步在潜移默化中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然,仅仅优化校园环境仍远远不够,大学生终究是社会的一份子,虽然身在校园,但始终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社会各界还必须重视大学生宏观教育环境的塑造,确保教育的全面性。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有信心。我们应该抓住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全面净化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消除社会不良因素,积极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理论、践行科学理论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创设良好成长环境。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01)

[2]王恒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J].当代中国与社会主义,2011(2):96-100.

[3]邓福蓉.科学发展观视野的中特理论体系宣传创新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0-123.

[4]陈小林.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2(7):22-23.

[4]王力尘.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44-45.

[5]潘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关系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8):9-11.

[6]荆钰婷谭劲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与方法创新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101-105.

[7]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

[8]冯刚.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35-38.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