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报告》应重点把握的四个问题

2012-12-05 02:07王焕承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内蒙古报告建设

文/王焕承

学习《报告》应重点把握的四个问题

文/王焕承

胡春华同志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上作的《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报告,是指导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学习这个《报告》,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报告的主题

主题是《报告》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这个《报告》,首先要研究它的主题,弄清楚主题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主题、确定这个主题的意义。

一、《报告》主题的内涵。

《报告》的主题由六句话组成,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这六句话,共分“三个层次”、突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次”分别是:一、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中心任务,即“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三、目标追求,即“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核心”是八个字,即“科学发展、富民强区”。

二、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主题。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政治方面的要求。党代会报告是纲领性文件,必须把政治方面的要求放在首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二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对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完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必须紧紧围绕、始终突出的极其重要的方面。三是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年的艰苦奋斗,内蒙古各族人民较好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大多数群众实现了小康。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必然向高处发展。内蒙古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期望着我们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报告》的主题把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作为核心内容,提出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要求,顺应了各族人民的期待。

三、确定这个主题的意义。

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既是大会的主题,也是内蒙古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主题。报告通篇贯穿了大会的主题,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这些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主题来展开;对未来工作任务的部署,紧扣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来展开。

关于历史方位

历史方位是描绘发展蓝图的坐标。《报告》对内蒙古所处历史方位的判断,是通过对过去一个时期工作的总结,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当前所处阶段的判定这样三个部分来完成的。如果我们把《报告》中带有结论性的话联系起来,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内蒙古所处的历史方位。概括起来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第二句话是“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第三句话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一、为什么说“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报告》主要总结了八届党委任期内的工作。从“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六个方面,对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但如果判断历史方位,五年时间还不能完全体现内蒙古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为此,《报告》把总结上溯到新世纪以来的十年,文字不多,但清晰地展现了内蒙古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发展跨越的历史进程,得出了“内蒙古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的结论。

之所以说内蒙古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主要看三条:一是速度。在工业化起步阶段,速度是很重要的,没有速度就没有总量,没有总量就谈不上实力。进入新世纪,自治区以推进工业化为主攻方向,拉动经济快速起步。从2000年到2010年,全区GDP平均增幅17.3%,2002年到2009年连续8年全国增速第一。用短短十年时间,实现了从起步到起飞的转折。二看实力。用《报告》的话说,就是“全区经济总量由千亿元跃上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百亿元跨过千亿元”。自治区经济总量在1996年达到第一个千亿元(1023亿元)用了50年时间,到2000年时也只有1539亿元。而到2010年已经达到11672亿元,平均每个月创造一个千亿元,每个月再造一个15年前的内蒙古。十年间,全区GDP总量先后超越九个省区市,由全国第24位上升至全国第15位,是我国五个自治区首家、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中第二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省份(四川是第一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先后超越九个省区市,由全国第23位升到全国第14位。用短短十年时间,实现了经济实力由全国后列到中列的跃升。三看结构。工业化过程是农牧业比重下降、农村牧区人口减少的过程,这个过程推进得越快,工业化的进程就越快。十年间,全区一产比重由22.8%下降到9.4%,二产比重由37.9%提高到54%,城镇化率由42.7%提高到55.5%。用短短十年时间,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

二、为什么说“我区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

这是由我区的区情决定的。虽然我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较低,持续发展的时间不长,总体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对此,我们过去常讲两句话,就是“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这次党代会对区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指出“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发展水平不高上”。现在,我们对区情的认识可以表述为:“欠发达的基本区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是主要矛盾,发展水平不高是主要差距”。虽然这些年我区发展变化很大,但不论外界看我们,还是我们看自己,公认内蒙古是快速发展的,但不认为我们是发达地区。原因就是我们总体上还属于西部水平,和中部省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和东南沿海相比差距更大;在自治区内部,盟市间差距也很大,城乡差距也很大,实现由欠发达向发达跨越,没有较长时间是不可能的。像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都是经过20到30年的快速发展才进入发达行列的,东南沿海一些省份进入发达行列也都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内蒙古和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现在发展水平上。《报告》不掩盖问题、不回避矛盾,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要分析了我区发展水平不高五个方面的表现,即产业发展不充分,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条件不适应发展需要,民生和社会建设比较薄弱,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艰巨。

发展不足的矛盾最终要靠加快发展来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差距最终要靠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这一点,对内蒙古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紧迫,这是判断我们处在关键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为什么说“我们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这一结论实际上是对站在新起点、处在关键期的一个总括性结论。这一结论,《报告》是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对应起来进行阐述的,向后回溯十年、向前展望十年,历史方位的判断就比较清晰了。这就是《报告》概括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着力加快发展,较好解决了总量不大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切实解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任务,一届班子有一届班子的责任。如果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内蒙古发展是提高速度、做大总量的话,那么第二个十年就是提升水平、做强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来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推进科学发展。

关于总体要求

《报告》的第二部分,承接历史方位的判断,集中阐述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总体要求。这一总体要求,包含战略思路、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今后五年的战略思路。

这个内容集中体现在《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区工作总体要求黑体字部分,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这个总体要求,除了指导思想、主题主线和六个建设外,加入了内蒙古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取向、战略重点、战略保障和战略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富民优先”这“两个坚持”是战略取向;“加快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多极支撑的城镇体系和健全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三个体系、两个屏障”是战略重点;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战略保障;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是战略目标。

这一总体要求,既体现了中央精神又突出了内蒙古特点,既承接了“十一五”发展思路又着眼未来发展,源于内蒙古的实践,符合内蒙古的实际。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关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在《报告》起草过程中主要考虑了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到九届党委任期到2016年,和“十二五”时期有四年是重合的,而“十二五”规划又具有法定性质,因此主要目标应该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相一致。二是考虑到今年六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分别提出了到2015年和2020年两个阶段性目标,为了支撑这些目标的实现,国家制定了多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我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应该与国务院《意见》确定的目标相衔接。三是考虑到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不宜过多过细,应该选取几个最主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应该是发展主题和中心任务的具体化,因而《报告》主要选取了关系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任务实现的三个方面的最重要的指标:

一是在经济发展上,提出GDP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这实际上是“两个翻番”的概念。因为年均增长在14.5%左右就意味着翻番,一般情况下GDP实际增速都大于计划数;地方财政总收入15%必然会翻番。我区“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是13%,但实际年均增长了17.6%。从产能条件、市场需求等方面看,今后一段时间内蒙古仍然可以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速。实现了翻番目标,届时内蒙古GDP总量将达到2万亿,财政总收入将达到4千亿,我区的人均GDP和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将进入全国前列。

二是在民生改善上,《报告》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各年均增长12%,到“十二五”期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可以概括为“两个达到”。在所有指标中,居民收入指标打得是比较足的。“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12%,意味着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提高到312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9800元。国家预期目标是两个7%以上,届时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19109元提高到268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由5919元提高到8300元以上。即便是国家指标留有余地,按10%来算,只要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12%的预期目标,仍然可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在保障能力上,《报告》提出了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这可以概括为“两个增强”。

三个方面的指标紧扣提高发展水平,对应的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是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具体化。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考虑到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为此《报告》把经验性总结和指导性原则融为一体,形成了《报告》中的“六个坚持”。其中,坚持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首要任务,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主攻方向,坚持保障改善民生是根本目的,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重要保障,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基本前提,坚持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这“六个坚持”联系紧密,既是努力方向也是工作重点,构成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区的基本原则。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关于总体要求的阐述立足五年但不局限于五年,比如战略思路、指导原则,这些都是管长期的。《报告》对今后十年的奋斗目标也作了描述和展望,提出要率先在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走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前列。这些目标和要求,使内蒙古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更加清晰,对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是有力的感召、鼓舞和激励。

关于主要任务

报告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部署,集中体现在三、四、五、六这四个部分,是紧扣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内蒙古展开的。“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讲的是“经济繁荣的内蒙古”,“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的是“人民富裕的内蒙古”,“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双赢”讲的是“环境友好的内蒙古”,“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讲的是“社会和谐的内蒙古”。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部署,《报告》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阐述的也比较清楚,这里重点说明以下几点。

一是《报告》对内蒙古产业建设的目标方向进行了明确定位。

《报告》强调第一产业要巩固提高、第二产业要优化提升、第三产业要发展壮大,把三次产业并列着讲,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准确把握今后产业建设的方向。讲第一产业巩固提高,是要按照现代农牧业发展方向,巩固农牧业基础地位,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讲第二产业优化提升,是要按照构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重点是提升资源型产业层次、提高非资源型产业比重。讲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是要按照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目标,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和结构优化。

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基础上,《报告》有重点地对产业建设任务进行了部署。比如在第三产业发展上,没有面面俱到地去谈,而是突出强调了物流、旅游和金融这三个产业。从发展趋势和条件上看,物流和旅游是最具打造支柱产业潜力的产业,而金融则关系内蒙古发展全局。比如第二产业,主要强调了“两个重点”、“一个方向”。“两个重点”:一个是资源型产业的延伸升级,强调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在做优做强的基础上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个是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路径是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是装备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是打造一批新的支柱产业。“一个方向”:就是推动工业经济集群化发展。这一点对内蒙古尤其重要。从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看,我区产业重型化特征非常明显,从国家定位、自身优势等多方面因素看,这种结构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也很难改变。面对这一现实,推动产业深度发展,必须解决好产业如何提升竞争实力的问题,解决好产业如何降低资源环境代价的问题,解决好产业如何发挥关联带动作用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提高集中度,加快集群化。这方面我区和一些兄弟省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像东南沿海地区目前都在培育万亿元级的产业集群,中部一些省份也在打造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而我们目前只能先发展百亿元级的产业集群,这也体现了我们在产业发展上的实事求是。

二是《报告》对实现“两个达到”的思路举措进行了系统阐述。

《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列了五个题,扩大就业、分配调节讲的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讲的是基本公共服务,这里有两点需要重点把握。

第一个是更加注重运用调整调节手段促进就业增收。在促进就业方面,强调从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入手,寻求促进就业的治本之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是有利于就业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育不足,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布局和学科结构不合理,吸纳就业和人力供给这两方面的问题都比较突出,必须从调整结构入手解决问题。在促进增收方面,强调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这反映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分享水平的施政理念。目前我区不论是财政实力、企业利润还是资源红利都处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在这种形势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适度让利于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建立完善资源开发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都是实实在在的、切实可行的重大惠民举措。

第二个是更加注重通过健全完善体系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过去一个时期,受经济条件限制,我们在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应急特征,往往是随着不同时期矛盾显现程度、社会群体呼声大小、各级政府关注度变化而发生变化,缺乏持续的、规范的、完整的体系保障。依我区目前的发展水平,虽搞不了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但搞基本保障制度、基本公共服务还是有一定条件的。为此,《报告》在社会保障、文化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都提出了健全完善体系的措施,有些方面迈出的步子也比较大。

三是《报告》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举措作了充实完善。

这是《报告》关于发展举措一个大的突破,应该说也是《报告》的一个亮点。关于生态保护与建设,《报告》没有就生态讲生态,而是跳出生态,从“三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内蒙古的生态问题虽然有气候方面的原因,但人类活动特别是开发建设给生态造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农牧业,自治区成立以来,全区牲畜头数增长了十倍多,在册耕地面积翻了近一番。比如工业,煤炭、电力、有色、化工等产业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随着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区一些地方地下水位下降,水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突出,局部地区甚至出现地质灾害。一些我们看不见的比如二氧化碳排放、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沉积等,对环境的影响更为长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报告》立足于可持续发展,从推进“三化”的角度来研究解决生态保护问题,把用发展的办法保护生态的理念具体化为符合内蒙古实际的建设路径。

在这部分内容中,《报告》还把城镇化放在保护生态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谋划,提出要以发展盟市所在地中心城区为重点,打造一批规模适度、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多极支撑的生态型城镇体系。这是从人口和生产力布局的角度研究解决生态问题,是立足内蒙古优势、富有内蒙古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路子。

四是《报告》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举措进行了细化实化。

《报告》在扎实推进和谐内蒙古建设部分,除了讲民主法制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外,用两块内容来讲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这样安排的主要基点,是立足于实现长治久安来部署维稳工作。近年来,我们判断形势一直讲两句话,一句是说我们处在战略机遇期,一句是说我们处在矛盾凸显期。从内蒙古情况看,既有内地省份普遍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也有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问题,我们自身发展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被敌对势力插手利用、制造事端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处理矛盾冲突将成为常项工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报告》用较重笔墨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进行部署,措施比较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报告》第七部分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了部署,突出强调增强党要管党意识、提高管党治党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即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工作,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最后,《报告》还特别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肩负起历史重任,和各族人民一道,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把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随着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闭幕,我区四级党委换届任务圆满完成,党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这样就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内蒙古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猜你喜欢
内蒙古报告建设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可爱的内蒙古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爱在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