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奇葩绽北疆

2012-12-04 07:12常河王玉凤
活力 2012年16期
关键词:农场旅游发展

常河 王玉凤

锦河农场把“场地共建”、“抓城、兴旅”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现代旅游理念,将旅游业的发展提到工作的重要位置。目前,锦河农场以自身的特有资源禀赋、地域特征和人文文化为基础,坚持践行科学发展观,最终确立了旅游产业拉动、蔬菜产业带动,三二一产业联动的农场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通过“永不言败、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的锦河精神,如今,农场已形成了以锦河农垦旅游镇为平台,以大峡谷山水旅游为龙头,以闯关东、知青影视城为文化底蕴,以蔬菜休闲采摘观光园、柳编工艺、桦树皮工艺、山野菜加工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全面推动了锦河农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代旅游转型发展 厚积薄发

锦河农场始建于1959年,场域面积239万亩,耕地16.18万亩,林地184万亩,人口8682人。下设4个管理区、15个居民组。建场以来,由于耕地面积少、自然条件差、经济结构单一,累计亏损1.53亿元,成为垦区最贫困的农场之一。近年来,锦河农场在场长王毅等场领导的带领下,围绕旅游产业不断深入挖潜,场域经济逐步走出困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锦河农场地处小兴安岭东南麓、黑龙江南岸,南有著名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东有历史文化古城瑷珲,北临黑龙江,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场部距离边境口岸城市黑河仅12公里,地理优势明显。近年来,锦河农场把握地缘优势,与黑河市进行多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打造黑河周边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影视基地景观融合在一起的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新鲜、更富生态、更有意义的文化之旅,大大提高了锦河农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锦河农场,自然优势得天独厚。这里自然景观优美独特,锦河大峡谷自然景观极具观光、游憩功能和科学价值,其他的山林、河道、河滩对景区环境进行了充盈和衬托,山神府村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型旅游资源,这些均属上乘的一级旅游资源。在这里游客可以实现“春看百花、秋赏叶,夏季漂流、冬嬉雪”的美好愿望。为深入挖掘其魅力,锦河农场还专门聘请专家为锦河大峡谷量身设计开发方案,通过参加展会,举办杜鹃文化节,央视频道拍摄旅游专题片,制作旅游网页,加大旅游产业宣传力度,显著提升了锦河大峡谷的知名度和人气指数。

锦河农场,人文优势尤为显著。这里是多位政治、经济、文化名人的第二故乡,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东辉、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著名作家贾宏图、梁晓声、著名记者周确等都曾是锦河农场的知青,他们留下的足迹和精神是锦河农场宝贵的人文财富。2008年以来,农场实施了合理布局、重点投入、分步实施的发展举措,先后建设了老金沟、朱家大院、黑丫头酒馆、锦山公园、《毛岸英》、《知青》影视基地等景区景点,锦河农场的人文优势更加明显。

锦河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这里为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硬件水平,加大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峡谷新建景区大门两座及宽阔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新建了延伸到峡谷底的木栈道2.6公里,购入旅游观光车5台,完善野生动物狩猎场建设项目,围绕栈道延伸开发景点丰富观赏内容,建设并完善游憩休息设施和服务网点设施,建设并完善公厕、垃圾回收处理等卫生环保设施,并建设完善公共标牌和导识系统。

锦河农场,资源保护治理水平高。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锦河旅游业发展的亮点之一,为保证这一优势,锦河农场在提高资源保护治理水平上下工夫。锦河大峡谷景区种植云杉60株、樟子松1200株、糖槭600株、花灌木10万丛、三叶草坪7.6万平方米,对景区的车道、游道两侧进行绿化和景观石建设,美化景区环境。此外,锦河农场还启动了石金河流域治理开发项目,把流经场部区域内的石金河与滩涂地开发成由河流与湖泊构成的风景水系,与层峦叠翠的南山组成一部山水画卷,把锦河镇变成大界江边美丽的北国滨水城镇,从而自然形成了耀眼的滨水景观和绝佳的漂流风景线。

基于上述旅游发展基础,2008年至今,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纷纷到锦河农场调研,对农场发展旅游产业给予高度赞扬,为此,锦河农场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促进职工增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支柱性产业,实现成为中国农垦的北极村、黑河口岸城市的后花园、全面开放的国际旅游小镇、中国东北四季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目标。

在旅游业发展上,锦河农场千方百计提升旅游知名度。面对地处偏远,没有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和基础的现状,锦河农场独辟蹊径,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支柱和先导产业。首先,农场积极推进影视基地建设。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为锦河农场提供了第一个旅游发展契机,农场敏锐地把握住了《闯关东》在我省拍摄的机遇,经积极争取将外景基地落户在锦河。此后,《毛岸英》、《焦裕禄》、《知青》等先后7个影视剧外景基地选在了锦河。通过这一系列在全国热播的影视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锦河、了解锦河、并专程到锦河来旅游,《闯关东》影视基地,“老金沟”、“朱家大院”、“黑丫头酒店”等外景地也相继迎来旅游高峰,锦河农场成功地迈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农场还充分利用《闯关东》、《大院子女》在农场拍摄的景点,鼓励职工开发农家院、冷水鱼、山野菜、特色羊、生态鸡等有机特色生态养生,将旅游经济蛋糕做大做强。此外,锦河农场还巧借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锦河农场具有十分强大的人脉优势,包括著名作家梁晓声、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著名经济学家樊刚等都曾经是锦河农场的下乡知青。通过在媒体上介绍这些名人在锦河农场工作生活经历,以及跟踪报道这些名人重回锦河考察新闻轶事等等,使锦河农场名字不间断地出现在媒体上。同时,锦河农场也利用哈洽会国内外商旅云集的有利时机,每年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全面提升锦河农场的知名度。

在活动方面,锦河农场杜鹃文化节已经成为锦河旅游发展的助推器。锦河杜鹃花文化节独具特色,一方面文化节时间选择在春天,着重打造春季旅游,在我省夏秋冬旅游日益红火的情况下,这无疑是突破我省春季旅游瓶颈有益举措。另一方面文化节主题定义为赏花,旨在挖掘人们内心的浪漫情怀。无论是我省冬季冰雪运动游,还是夏季生态养生游,外在体验比较多,而赏花游是注重人们内心感受。差异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体现了锦河农场的眼光和智慧。

在旅游业的稳步发展中,锦河不忘提升旅游品位,循序渐进的丰富旅游产品。借助电视剧《闯关东》热播,锦河农场多方筹措1100万元,对《闯关东》主要外景进行了重建,低成本进入旅游产业。目前,《闯关东》影视基地已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综合经济收入近300万元。省文化厅还批准将《闯关东》影视基地改扩建成为《闯关东历史陈列馆》。全面开发锦河大峡谷。锦河大峡谷位于黑河市黑龙江支流石金河段锦河农场境内,谷长10公里,深100多米,景区总面积25.13平方公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按照省委书记吉炳轩和省长王宪魁指示精神,锦河农场通过采伐人工林置换和融资的方式,建设完成了6440米景区栈道。按照景区功能布局,今后还将重点推进旅游景观区、旅游度假区、休闲地产区三部分建设。为了科学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能源,构筑锦河旅游名镇新优势,在完成锦河旅游镇规划的基础上,他们还进行了地热温泉资源勘探开发,主要用于锦河城镇供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开发温泉度假旅游业。同时,对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的老街区、危旧房及配套基础设施,锦河农场筹资8000余万元进行了重新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城镇服务功能。新建客运中心及附属设施,开通了黑河至锦河的旅游客运班车,满足游客需求。在锦山公园附近新建了59栋、面积11.6万平方米的风格各异的职工高档住宅、别墅群,以及占地65000平方米的湿地休闲文化公园。对主街两侧居民住宅统一更换了彩钢瓦、粉刷了墙体,改造了立面,修建场部主辅路面10.2公里、安装了路灯、主路两侧栽植侧绿化带4000延长米,锦河农场还将实行旅游产业联动机制,将发展旅游业与发展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促进旅游产业升级。进一步完善场部蓝莓基地、果蔬基地、科技示范带、科技园区和现代农机发展中心,打造集观光、度假、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示范带,给游客创造出清新、自然的旅游感受。

锦河农场的发展之路,始终与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知青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好地将知青回馈第二故乡的情结与锦河农场的振兴发展联系起来,知青已成为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的纽带。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台办主任王毅非常关心锦河农场建设,多次到锦河农场考察。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以及济南市委书记王敏、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等对锦河农场发展旅游产业均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年来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每年都派摄制组到锦河拍摄专题节目,在山东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免费为农场旅游宣传造势。今年锦河农场举办的杜鹃花文化节,山东省以及济南、青岛、潍坊三市均派出由广电媒体、旅游局、旅行社组成的高规格团队前来参会,并考察踏线。目前,黑河市、锦河农场正在积极争取开通黑河至济南、青岛空中航线,姜大明省长明确表示,可以用山东航空公司首先开通黑河至济南的航线,为了减轻黑河市的负担,培育期给航空公司的补贴山东方面可以出一半,航线开通后锦河农场的发展将更加如虎添翼。

锦河农场的旅游业在逐步成为主导产业的过程中也引领带动了锦河农场相关产业的发展。景区为40多人提供了长期就业机会,120多人成为季节性就业人员,景区服务人员人均年增收近万元,农场三年共引进大学毕业生67人,充实到旅游行业和基层管理队伍。为了满足游客购物的需求,锦河农场对天运山产品公司实行股份多元化改造解决资金难题,扩大了山产品、中药材的产量。每年对韩国出口创汇近600万美元。引进了木制工艺品厂、绿色农产品加工厂丰富了旅游购物品种。同时,建成了以采摘观光为主的葡萄大棚40栋、无公害蔬菜大棚94栋。农场计划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投资1.3亿元,建成100栋暖棚、1000个冷棚、10000亩裸地蔬菜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年产水果、蔬菜2.5万吨,将有力地带动旅游餐饮业的发展。

锦河农场利用距离口岸城市黑河比较近的区位优势,于其共建打造锦河旅游新亮点。当前正在推进锦河旅游与黑河市旅游合理规划整合,实现共赢发展。市场制定共同的市场开发战略,塑造同一个旅游品牌,围绕共同的目标分工合作,全面整合市场的旅游资源,科学组合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共同打造对俄边境旅游集群;爱辉历史陈列馆、中国旅俄华侨纪念馆、锦河影视基地、知青博物馆为主体的文化旅游集群;五大连池地质旅游、锦河大峡谷旅游等自然风光游集群。目前,黑河市、锦河农场旅游共建工作已全面启动,爱辉区与农场共建6.9公里水泥路,为打造集观光、采摘、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奠定了基础。在《闯关东》影视文化旅游区外侧,爱辉区修建了占地面积3500亩的浆果基地、垂钓园。

锦河农场发展旅游业,走了一个艰苦创业的历程,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也闯出了名气,聚拢了人气,增添了干事创业的士气。2006年至2011年,农场生产总值由4313万元增长到1.87亿元,年均增长35.19%;人均收入由4422元增长到1.39万元,年均增长25.91%,虽然与全省农垦先进地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切切实实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农场被农垦总局确定为垦区旅游名镇。

锦河农场旅游业发展如此迅速,必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几大景区均魅力非凡。为充分展示闯关东文化,供国内外游客观瞻,锦河农场依托电视剧《闯关东》的大量外景地,建设以影视文化、山水风光和关东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北方旅游度假景区。

景区一:朱家大院。锦河农场闯关东影视基地景区之一的朱家大院,再现了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一家不仅开发了自己的土地,而且展现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充分地展示了当时的农耕文化。

景区二:老金沟。在影视基地老金沟建设过程中,锦河农场秉承文化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各种历史“印记”。一切景物都是真实可见的,木质结构的淘金溜槽,由一个传动装置将河沙运到高处,在转动扫帚的拨扫下,水卷着沙石顺溜槽流下,沉淀后的细沙金再用金簸箕淘,真实再现了当年金把头们淘金的场景,充分展示了淘金文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

景区三:知青影视城。知青影视城是电视剧连续《知青》的拍摄外景地,是著名编剧、曾是锦河农场知青的梁晓声继《年轮》、《大院子女》、《今夜有暴风雪》等之后,又一部以知青为题材的力作。影视城真实地展示了从1968年到1978年十年间中国两千多万上山下乡知青的命运和成长过程,再现了知青在北大荒的经历。

景区四:锦河大峡谷。锦河大峡谷谷长10公里,深100多米,生态原始完好,是位于中俄大界江边罕见的神奇自然地理景观,尤其是河谷形成的欧姆符号与世界名表“欧米伽”的标志惊人的相似,令人拍案叫绝,在国内外实属罕见,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享有“锦绣山河,兴安典藏”的美誉。自2008年发现之后,锦河农场先后投资2500余万元,将其建设成为了今日的锦河大峡谷景区。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五月的锦河大峡谷,是杜鹃花傲然绽放的时节。“春来杜鹃花似海,夏日泉畔松涛声。”走在大峡谷的木质栈道上观赏杜鹃花,沟谷之中,满山遍野万紫千红,它们有的在石缝中顽强的生存着,绽放着妩媚身姿,让人无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置身其中,身心被这粉红与翠绿相间包围,你才会真正体味到林海的博大,花海的瑰丽,大自然的迷人。“杜鹃花海”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前来观光,为了促进旅游的发展,锦河农场每年5月初都将举办锦河大峡谷杜鹃文化节,届时欢迎国内外游客前来欣赏杜鹃之美。

锦河农场围绕旅游镇建设,未来的锦河将是以锦河镇本身作为一个旅游吸引物来规划设计,通过科学治理和开发石金河,依托南北两山,围绕滨水景观开发建设把锦河变成一个美丽的北国滨水小镇,规划以山水立镇,让风景人文如画,打造景观美与文化美,提升和塑造品位。将整体规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把发展的蓝图绘制得很清晰。另外,锦河农场还将加大力度配全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功能要素,系统地规划了知青、闯关东的等文化园区,以及中式现代风格游憩商业区、体育休闲区、山居休闲度假区、沙滩浴场度假区、温泉度假区、新生活家园区等。这里将锦河建设成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导产业,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洁能低碳、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富庶的国际旅游名镇。锦河农场还将利用五至八年的时间将该场建设成为一个集山水风光游、森林生态游、健身养生游、野外生存拓展、关东文化游、知青文化游、旅游镇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旅游景区,使之成为北国特色旅游的新亮点,实现锦河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农业多管齐下 亮点纷呈

农业是农场的基础产业,锦河农场地处垦区最北部,场域面积239万亩,耕地16.18万亩,从地域整体发展出发,近年来,农场围绕“双增”抓调整,围绕“三提”抓标准,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三管齐下发展特色农业,成效显著。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亮点一: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玉米先行。 2012年锦河农场完成种植面积16.18万亩,高产高效作物达到11万亩,其中玉米7.14万亩,占种植面积44.13%,是秋收的重点,为打好玉米秋收攻坚战,锦河农场提前行动,周密部署,全方位确保玉米秋收的顺利进行。新进了三台约翰迪尔S660收获机,提升玉米科技化收获水平,新建了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的水泥晒场,新建装载能力300吨和100吨的烘干塔两座,提高秋收玉米质量。新修了139公里农田路,保证玉米运输通畅。此外,这个农场还组织农业、农机、粮食等部门组成了专项检查小组,开展农机具检查验收工作,选派懂技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现场帮助指导职工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高标准检修到位,使收获机械达到良好状态,及时出征展开玉米收获战。

目前,锦河农场种植的7.14万亩玉米整体长势良好,田间管理也在有序进行,丰收在望,预计职工今年玉米整体收入将达到5000万元。

亮点二:低碳环保、绿色高效、种薯受宠。锦河农场在种植结构调整上还坚持构建以智能化、低碳化、功能多元化为特征的绿色农业体系。马铃薯种薯的种植更好的实践了思路。农场具备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的轮作体系、便利的交通运输等优势,可以将种薯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普通商品薯的亩效益在500元到700元之间,而马铃薯种薯的亩效益最高可达1000元,百亩示范种植基地最高产量可达到4.17万吨。农场自2011年成为八一农垦大学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后,马铃薯种薯正以其独特的经济优势赢得职工的青睐,逐步成为职工的致富新宠。目前,已经有尤金、早大白、延薯4号、克新17等近10种马铃薯种薯先后在锦河农场种植,经过反复田间实验,农场克服了品种单一、药剂成分不足、种薯纯度不够等多项困难,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病害防治体系,得到了农场职工的认可。

今年,国家科技部马铃薯轮作体系及种薯区划研究课题项目已落户在锦河农场,为种薯繁育的发展提供技术保证,未来锦河农场还将扩大马铃薯种薯的种植面积。农场今年种植马铃薯种薯5000亩,预计可为职工新增收入400余万元。

亮点三:林下经济、特色草药、前景可观。锦河农场在农业发展上一直坚持以“扩玉蔬、稳麦豆、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为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提升农场农业品质,锦河农场以发展中草药种植为特色,逐步拓宽职工增收渠道。

锦河农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170万亩天然次生林,具有发展林下参和中草药种植得天独厚的优势,林下参每亩效益可达60万元,棚参每亩效益可达20万元左右,黄芪、桔梗、丹参等亩效益也可达到2000-4000元,近年来农场一直与辽宁桓仁正植中药材公司合作发展种植人参、黄芪、丹参、桔梗等特色中草药。这个农场种植的20个品种150亩药材示范园、2000亩黄芪桔梗长势良好,丰收在望。2013年,锦河农场将建立100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引资500万元建设中草药饮片粗加厂,2014年还将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规模,再投资1500万元建设规模型中草药加工厂,实现中草药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

目前锦河农场对林下参、中草药的种植模式、栽培方法、土壤苗前药物处理等已进行了多次试验和试种,具备进一步推广种植技术和扩大面积的基础,中草药种植前景可观,锦河农场将继续向前推进此项事业,打造成为中国北方知名的品牌中草药种植基地。

亮点四:打破常规、新购农机、夯实基础。近年来,为了在农业生产上寻求新的发展,农场领导下决心打破阻碍农业发展的瓶颈,在玉米种植取得实效,农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基础上,打破以往守旧思维模式,发展设施农业,激发职工购买机械的积极性,淘汰陈旧的农业机械,利用国家惠农政策,更新机车,实现农场在农业生产上的跨越式发展。农场共投入5200万元更新农机,购进大批进口机械,纽荷兰9690四百马力机车一台,克拉斯265机车一台,195马力以上机车13台,国产轮式180马力机车14台,进口迪尔S660三台,3518联合收割机2台,1076联合收割机6台,3316联合收割机20台,进口精量播种机7台,小麦10厘米播种机24台,少耕整地机8台,液压重耙24台,配套农机具96台套。使农场农机总动力达到2.6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通过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为各作物的春播、夏管、秋收、整地质量提供保证,2010年被总局评为农机标准化农场。

随着锦河农场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农场农业发展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未来锦河农场还将继续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将规划设置生态工业园区和科研园区,带动绿色高效农业和加工业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兴农,发展对俄出口高效蔬菜、养殖、种植业和出口加工业的特色农业道路,成为振兴锦河农场经济的新引擎,努力实现粮食增产、 农业提质、 职工增收、企业增效以及产业延伸,为锦河农业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绿色工业快步前进 潜力无限

近年来,锦河农场在工业发展上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切实抓好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总局强工攻坚战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打造工业园区平台,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和精品名牌创建两大工程,为完成工业各项指标奋力拼搏,经过几年的探索,农场工业快步前进,围绕天然无污染的工业道路发展潜力无限。目前农场建有“五大”工业体系,即以野生蓝莓为主的野生浆果加工,以来自天然的蕨菜、木耳、蘑菇等为主的山产品加工,以韩国角瓜等为主的有机绿色蔬菜加工,以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加工和以柳编及桦树皮工艺品等旅游产品生产,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

锦河农场在落实工业任务时坚持内培外引的方针,双管齐下,有效促进工业向前发展。内培方面,做大天运山产品公司、瑞达面粉加工厂,使之达产达效;扩建酒厂,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

实施精品创建,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天运山产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首先帮助天运山产品公司股份制改造后企业管理的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工作,充分发挥新机制的优越性,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和档次。其次帮助其在境外注册销售公司,实现产品直接出口销售,建立健全国内外销售网络,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效益最大化。随后,积极协助企业加大蕨菜的采集和收购力度,确保蕨菜加工和出口所需原料。主要是积极鼓励和引导职工大力开展山野菜的采集与加工,把山野菜的采集与加工,作为增加职工收入的一项主要工作。力争使干蕨菜的生产量达到300吨。实现出口创汇人民币3600万元;最后,充分发挥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蔬菜和中草药种植规模。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白萝卜、角瓜、油豆角、马铃薯等蔬菜和中草药种植基地发展。力争实现各类中草药饮片生产量达到150吨,实现出口创汇人民币1000万元、各类干蔬菜和山珍产品生产量达到200吨,实现出口创汇人民币1600万元。为了提高浆果类以及蔬菜储存能力,使干蔬菜年产量提高到200吨,积极协助天运山产品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冷库1000平方米。

强化管理,开拓市场,促进锦河瑞达面粉加工厂健康快速发展。农场协助和帮助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使企业向优质、低耗和高效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生产资金不足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加大产品的绿色技术含量的投入力度,推进产品提档升级,促进产品销售,协助锦河瑞达面粉加工厂新上一条面条生产线项目,计划投入资金80万元,购入面条成套设备1套,改造厂房500平方米。促进瑞达面粉加工厂增加生产项目,力争年生产面粉达到7333吨,可实现销售收入1980万元。另外,农场还将吸引外部资金和干部职工入股等多元化投资300万元,扩建现有新华白酒厂。

外引方面,锦河农场目前已引进并已开工建设的企业有,黑龙江省备案农垦关东饮品有限公司和正亿制砖有限公司(免烧)。正在推进落实工业无污染水泥厂、豆制品加工厂、中草药饮片加工厂、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厂五项工业。

黑龙江北安农垦关东饮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厂房面积4500平方米,注册资金500万元。公司使用的生产线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全自动操作一体机,与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共同研发生产的红酒、冰酒、干红、蓝莓果汁等系列产品。关东饮品有限公司前景良好,近期收购周边原料、外调原料70多吨,准备生产蓝莓冰酒,并在逊克农场种植蓝莓基地1000亩,有效保证公司的生产原料。该公司今后不仅每年上缴利税上百万元,同时为解决锦河农场剩余劳动力作出具大贡献,已安置就业人员34人,还将继续扩大招工人数,预计招工70余人。公司自投产以来已生产蓝莓系列果汁100余吨,“锦河大峡谷”牌系列产品已开始供应上海、温州、北京、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各大超市和高档酒店。近期,公司还准备将产品投入到俄罗斯,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投入资金6000万元,筹建蓝莓酒庄、野生浆果观赏园等,以达到年生产各种食品2000吨、果品800吨、年销售收入1亿元的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另外,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投入资金5000万元的锦河正亿烧结砖生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设于锦河农场第一管理区第一居民组,在闲置的二砖厂现有厂房、场地的基础上,引进资金1200万元,投入两条生产线,生产后年产9000万块烧结砖,为农场解决员工就业100人,如同企业性质一样为锦河农场工业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锦河农场工业正健康有序地发展着,今年计划发展销售收入1.24亿元,增加值2740万元,利润3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8.9%、30.1%、30.4%,锦河农场工业正在以其良好地发展潜力走向农垦强工攻坚战的胜利。

多彩文化交融碰撞 繁荣似锦

锦河农场为职工群众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保证职工业余活动正常进行,锦河农场先后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开放了舞蹈室、成立了歌唱班、秧歌队等业余文化队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都能在活动中心里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室外配有灯光球场、老年文化广场,健身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职工群众自发前来放松心情。这个农场还充分利用七一、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自编、自导、自演的广泛性群众娱乐活动,全年全场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30余场,群众参与度达到90%以上。农场相关部门还整合社会人才资源,在全场建立文艺人才库,整合全场四个管理区、十五个居民的文艺节目资源,建立节目资源库,根据职工群众需求,统筹安排全年的文化活动,今年,农场先后举办了庆祝“三八节”文艺演出、“五四青年科技水平大比拼”、“迎七一、颂党恩”红歌比赛等多项活动,曾获得农垦北安管理局“富民强场杯”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第二届“仙骊菜业杯”文艺汇演优秀组织奖等奖项。此外,锦河农场十分注重对职工文化内涵的培养,设有图书阅览室两处,分别为职工群众提供所需书籍,图书馆现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类书籍2万余册,农场还投资24万元,设置文化标牌33块,启动了湿地文化公园改造项目,计划建设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型文化广场,购进各类体育健身器材,为职工群众提供最佳的生活环境。

如今的锦河初步形成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良好局面,逐步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工业发展专业化、旅游发展国际化,探索出了新的农场发展思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深信,锦河农场在王毅场长的带领下,农场党政班子领导将继续以北大荒精神为动力,闯关东精神为起点,知青精神为抓手,影视文化、品牌文化、群众文化为依托,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以“永不言败、奋力拼搏、锲而不舍”的锦河精神促进农场各项事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绽放在祖国北疆的一朵奇葩。□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农场旅游发展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旅游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丰收的农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