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 276000)
高等职业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刘海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 276000)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要求医学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考虑,对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自身的一些特点尚不明确。本文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调查山东医专两校区部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旨在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关注和分析,深化高职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从而推进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医学人文;调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格局下,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1]。医学教育学科的范围涉及广泛,除了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评估和评价、临床教学、继续医学教育等学科外,还包含生物医学伦理学、卫生保健经济学、医学史、医学法律法规等人文学科知识。同时还存在着本应强化但反而被忽视的医德教育问题[2]。
当前对本科生的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已逐步深入,但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考虑,对高等职业院校医学生人文精神教育自身的一些特点尚不明确。本研究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济南两个校区高职专科生为调查对象,对高职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关注和分析,深化高职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规律的认识,为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对象: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济南两个校区2008-2010级入学的学生共计1,600名,每校区800名。其中临床医学系820名,护理系580名,口腔医学系100名,药学系100名,男850名,女750。
调查方法:调查人员由学生处抽调部分学生,经过统一培训,调查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调查采用问卷为主、座谈为辅的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1,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回收率为100%。涉及调查的专业有临床、检验、康复、药学、口腔、影像、护理、麻醉、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等9个专业。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回答,采取班级整体抽样,学生集中当场独立完成问卷的方式进行。
调查问卷的内容:调查表由4大部分组成:对医学人文认识关注度;对医学人文知识的认识水平;对医学人文课程的满意度;对医学人文课程学习的建议。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参与调查的两个校区学生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两个校区学生的一般情况
高职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关注度:高职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关注度较低,对医疗卫生改革的关注:选择偶尔关注的占到85.6%,经常关注及积极跟进的只占4%;对国内外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偶尔关注的占到69%,经常关注的占10%,对医学专业网站、论坛(如丁香园等)的关注情况是:有90.5%的学生不知道丁香园医学专业网站,即使知道也很少去浏览。
对自身医学人文素养的认识水平:所占比例依次为,非常高(7.5%);比较高(15.5%);一般(43%);不理想(34%);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对人文知识没有兴趣,进入高校后医学课程繁重,更没有时间和精力补充人文知识的欠缺。
是否愿意抽出时间读人文书籍?十分愿意,觉得那是一种享受(8.6%);愿意但只是偶尔,因为没有时间(16.5%);觉得浪费时间(32.5%);不清楚,不了解什么是人文书籍(41%)。
希望人文课程的师资组成:结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12.5%);临床医生(16.8%);临床工作经历的人文学科教师(33.6%);人文学科与临床医生共同组成(35.6%)。
您希望通过何种方式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医学基础或临床课程中穿插人文知识(52.5%);课外活动(20.5%);人文课程学习(15.5%);临床实习中穿插人文关怀(26.5%)。
21世纪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健康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现代医学高、精、尖技术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保健需求的同时,人们对医学的批评也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医患矛盾和冲突、人民群众的不满。究其原因,医疗服务过程中片面强调医疗的技术性,忽视医疗服务的人文性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些问题不是医学技术自身能够解决的,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解与阐释[3]。尽管目前在一些医学院校也相应增加了一些人文学科课程,如医学史、伦理学、法学、文学等。但原有的专业教育模式难以突破,人文教育理念在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难以体现。医学人文学科(Medical Humanities)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群在医学教育中如何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发挥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表现为三低:关注度低,认识水平低,自身人文素质低。但大多数学生认同提高医学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课题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医学生课程设置特点,认为加强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应从如下三个阶段着手。
第一阶段:在第二学期开设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同时举办3-5次医学人文教育讲座,以培养学生早期的医学人文意识和兴趣。掌握医学人文知识的基本概念,对当代社会涌现的先进医学人物的事迹进行介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第二阶段: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已经开始了临床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诊断学、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过程中,临床教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文教育素材,富含人文精神。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程学习阶段,首次接触病人,临床教师应该将医学科学中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中,用医学的人文精神培育、感化医学生[5]。在临床课的理论教学中穿插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比如在讲解诊断学体格检查方法中的触诊、听诊等技巧时,介绍华益慰、裘法祖等的事迹,暖热双手及听诊器等细小环节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以早期临床见习和临床医疗实践作为教育载体。利用见习实践进入附属医院,学习人际交流沟通技巧、培养观察和思维能力,成立学习小组,开展调查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兴趣,为丰富和修正第一阶段的知识积累相应的专业素材。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利用医院实习的机会,各个专业科室的轮转,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基于临床真实病例的系统化训练模式,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然后提供模拟的医学情景或临床真实案例,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对于一位尿毒症患者,目前需要透析治疗,但是病人经济条件差,作为一名医生,你如何了解病人的家庭支持,如何有效地与病人沟通?公认的众所周知的例子。
把这样的教学环节体现在每一次授课过程,同时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及授课教师自身的医学人文知识培养,通过医学生对教师的反馈显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不仅仅是他的专业知识讲的好,他所体现出来的个人魅力、人文素养及亲和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策略上,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考核标准。还要及时对每一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评估。主要是对学生评估,这是医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评价和评估是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关键问题是在开始阶段设置的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更重要的是,从评估和评价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如何用于提高教学活动质量。我们的愿望就是创造一个合理的教育学评估环境。它能反映学习者和社会的需求并能被科学地证明是可信可行的。我们提出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考核:①基础理论知识考核;②临床真实病例的医患沟通;③学前问题思考,抽查学生口头回答,或者有书面作业及对问题的回顾。
总之,人文思想的养成需要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的思考、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中不断感悟和体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的帮带教。如何有效的对临床医学生实施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人文精神教育贯穿于整个医疗教学活动中,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1]庾晨春.对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现代中医药,2006,26(5):73 -74.
[2]施红译.医学教育精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Irayda J,Aurelija B.The approach of medical students towards studie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J].Medicina(Kaunas)2007,43(7):580 -586.
[4]Evans HM,Macnaughton J.Should medical humanities be a multi- disciplinary or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J].Med Humanit,2004,30:1 -4.
[5]胡燕军,谢 幸,黄丽丽.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临床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7,6(5):390-391.
G40-012
A
1006-2769(2012)01-0146-03
2011-10-24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0WH88)
刘海军(1980-),男,山东章丘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诊断学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