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2012-12-01 04:02:12任秀娟
武术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温岭市武术中学

任秀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任秀娟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武术散打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对抗性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温岭市7所中学武术散打开设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武术散打专业教师很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武术散打所需的器材不健全,都制约着武术散打在中学的正常进行。但值得高兴的是,学生对武术散打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证明了武术散打进入中学有很大潜力。

温岭市 武术散打 现状 调查研究

前言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自卑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是两人在一定规则范围内,以踢、打、摔、拿为主要进攻技法手段,具有很强对抗性的体育竞赛项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散手之所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决定的。散手的技法是以增强体质,交流技艺,防身自卫,提高技术水平为出发点,从传统武术徒手搏击术中取舍动作,使散手成为体育,即寓技击术于体育之中。散手运动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相互对抗的形式来表现,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性。通过学习和训练散,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散手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散打有这么多的好处,然而青少年对散打的了解很少。在中学体育课中开设散打课很有必要性,使散打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了解散打、热爱散打。随着武术进课堂的日益深入,加快了武术进课堂的速度,但武术散打与武术套路相比进课堂的速度缓慢,而练习散打有更多的益处,不仅可以防身自卫,也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质。有许多学生已经认识到散打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但武术散打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武术散打教师与其他体育项目教师比起来,武术散打专业教师匮乏,教法单一,教师教授起来很累,无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以调查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为温岭市加快武术散打进课堂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课开展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学校图书馆、利用中国期刊网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有关中学散打课开设的期刊论文、杂志,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分析。

1.2.2 问卷调查法

对温岭市七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用以了解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向学生总计发放220份问卷进行调查,回收209份问卷,其中200份有效,有效率为90.91%。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实地考察及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阐述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笔者相应的建议。

2 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开展现状

2.1 温岭市中学武术散打教学开展的基本情况

2.1.1 散打课开展形式

此次所调查的7所温岭中学,有4所学校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散打课,还有3所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不管是哪种形式,学校散打课的活动形式,都是把散打教学安排在体育课中,由体育老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散打教学活动。

2.1.2 师资状况

专业武术教师缺乏是影响温岭市中学散打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学校武术方面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片面地选择三大球类与田径专项方面的人才,其他专业的人才不受关注,所以武术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2]现在中学武术课教师大部分仍是一般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并非练习或学习散打专业出身。由于教师自身没有经过非常系统的散打专业训练,因此对散打的理解不透彻,动作不规范,教学方法运用不好,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这样就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通过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扩大专业理论知识面,以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3]

2.1.3 场地、器材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开设散打课的7所高校中,有专用上课场地的1个,有室内上课场地的2个,其它均是室外场地。散打课中所需用到的基本器材,如手靶、脚靶、护具等设施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可以保障基本教学。但缺乏保护性器材,如散打中的摔法,在学习中容易受伤,通常应在地毯上或者软护垫上进行教学,然而没有室内场地,导致无法配备相应的器材设施,不能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照成不便,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打法,而无法深入学习散打的摔法,这就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散打运动所拥有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等特点具体体现出来。

2.2 温岭市中学课程中武术散打教学内容

2.2.1 武德教育

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传统武术人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理念,也就是传统武术人愿意持宁的生活和愿意遵循的行为原则。[4]“未曾习武先修德”。学习武术首先要学习武德,武德教育是散打教学的重要内容。7所中学都把武德教育作为武术散打学习的第一课,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倡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正确的武德观念指导自己日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临危不弱、见义勇为、自强不息等精神。培养他们为国争光,发扬祖国灿烂文化,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等;不以武伤人、不以强凌弱、见义勇为等等的一些观念。教育他们要有宽广的心胸,以礼待人。这些都可以在课堂上学习散打礼仪,教学生们相互行抱拳礼,并要求上下课时教师、学生之间相互要行礼,课后写一篇学习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现代武德的真正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2.2.2 主要教学内容

中学是巩固基础的重要时期,又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时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基本功、基本技术上,尽量减少力量素质、实战对抗和打沙袋等内容的训练。随着生长发育过程的成熟,逐步过度到全方位的学习和训练阶段。在调查的7所学校里,教学内容大体相同,主要目的是以散打的健身功能为主线,把散打的基本拳法、步法和简单的组合动作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们学会手脚协调配合,以帮助提高学生基本技术水平。在对观摩散打课的过程中发现,训练方法单一、训练量太大、教学内容专业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层次感差,缺乏针对性导入练习。老师要因材施教,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分组教授。只有温岭市实验中学在教学方面做的非常好,原因是教师通过语言和身体动作调动课堂气氛的能力很强,又运用游戏教学法,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学习效果很好。

2.3 中学生对武术散打认识的现状调查分析

表1 中学生对武术散打认识途径和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

2.3.1 认识途径

中学生对武术散打认识途径调查统计表(见表1),25.2%的学生主要是观看影视武打影视了解散打,62.5%的学生是通过观看散打比赛认识散打的,7.3%的学生是通过阅读武术书籍了解散打的,还有5%的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或方式认识散打,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观看散打比赛和武打影视认识散打的,能够主动通过阅读武术书籍,了解散打的同学较少。可以看出,散打比赛和武打影视在社会上的传播,对学生认识散打起到了还大的作用,尤其是散打比赛占着很大的比重,像《武林风》、《功夫王》、《武术传奇》等,以散打比赛为主的栏目,是大多数群众认识散打的重要途径。从学生们认识散打的途径,可以意识到武术散打在普通中学的传播不容乐观,在国家提倡民族文化建设的今天,散打运动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在中学生中的开展尤为重要,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进一步的策略。

2.3.2 了解程度

中学生对武术散打了解程度调查统计表(见表1)。可以看出,有25.6%的学生对散打非常了解,38.4%的学生对散打只是基本了解,而20%的学生表示对散打了解很少,有16%的学生明确表示对散打不了解,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散打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散打和打架斗殴、以强凌弱联系起来,这不仅扭曲了散打运动的实用价值和防身自卫为起始的练习动机与效能,还严重阻碍了武术散打在学校中的推行。

2.4 温岭市中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动机

表2 学生学习武术散打的动机(n=200)

动机是推进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5]因此,积极的动机是学生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能够主动的、有意识地进行散打运动的学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会很顺利,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将有很大的提升。

从表2我们看到,认为散打能够“强身健体”而学习的占56.5%,这些学生多是身体素质较差,自身的运动能力也不如学习别的体育项目的同学,但是他们确实对散打比较喜欢,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认认真真,基本上能够完成任务,认为散打能“防身自卫”而学习的学生占19.5%,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对散打十分喜爱,课堂上学习积极,课下也经常练习散打,因而他们对散打技术的学习比其他同学要快且牢固,在课堂上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认为散打“简单,易学”的占7%,这些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低,在学习散打课程时因听别的同学说散打好学,便产生了一种投机的心理,选择了散打课。而对散打“好奇”的占17%,这些学生大多对散打运动接触地比较少,多是从电视、小说或者报刊上认识、了解散打的。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很多学生开始认识到了散打的价值,并真心愿意把散打学好。

2.5 散打课对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影响

2.5.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散打的练习,能有效锻炼和增强肌肉的弹性、韧带的柔韧、关节的灵活性及机体的力量、耐力和速度等素质。进行散打锻炼时,血液循环加速,以适应肌肉活动能量消耗的需要,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善上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进行散打运动可以使骨骼变粗,骨密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的不同更加整齐和有规律,训练时与脚靶、拳靶和沙袋的碰触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提高了骨骼抗弯、抗压、抗折和抗扭转性能力。武术散打的对抗性使得习练者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战术进行不同的应对,思维灵活多变的过程中,锻炼了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主动调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就提高了神经系的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和应变性。经常参加散打锻炼可以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特别是做一些拳法练习,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

2.5.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散打中的对抗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散打练习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使灵活性更强,身体更加强壮,产生自我认同感,增强自信心。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散打运动能逐步增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品质,有效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意志,克服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良性应对机制,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有愤怒和不满时,如果意志消沉时,如果情绪低落时,踢脚靶和沙袋是习练者健康合法有效的宣泄方式,对他人无害又可以为自己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最佳的发泄物,遭受挫折后郁结的不健康情绪和心理可以成功转移,避免冲动产生过激的行为,可以适度宣泄由于紧张的工作、学习而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6]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温岭市中学开展武术散打课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专业的武术散打教师,体育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散打训练;训练方法太过单一,教学方法运用不合理,很难提高学生兴趣;缺乏散打必需器材,在调查的7所中学中,有4所学校散打训练是在室外操场水泥地面训练,很难保证学生人身安全;没有具体标准的散打教学大纲,很多老师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大多数老师根据自己对散打的理解,来进行教学。这些问题阻碍着武术散打在中学的发展。值得高兴的是学生练习散打的动机很明确,大多为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而认识到了散打的价值。学生们对散打有浓厚的兴趣,证明了散打向中学推广的潜力很大。

3.2 建议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就要加大对散打教学的资金投入,招聘专业的散打教师教学;配备必需的器材设施,提高教学软件与硬件设施,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进一步加强学校散打课的普及与提高,促进散打运动更好的开展,以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聘请专业散打教师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项目;提高武术散打在学校中的技术理论,便于学生全面的了解散打运动;主抓学校体育方面的负责人要理解和支持散打教学工作,为此项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编写符合中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散打教材,规范中学散打教学的学习内容。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林育建.福建省中学武术师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8):111-112.

[3]赵 昆.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分析[J].教育学传媒研究,2010(12):183.

[4]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1.

[5]吕振宇.普通大学生学习散打的心理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2007(4):55-56.

[6]王 路.散打教育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18):229-230.

[7]张胜久. 河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散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11).

[8]周田芬. 上海市青少年散打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8(12).

[9]李 枫.对散打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J].考试周刊,2011(8).

[10]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3).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Sanda Development in Wenling Middle Schools

Ren Xiujuan
(Henan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 Henan 450000,China)

Sanda as a kind of traditional Wushu sport,has practical value.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the paper does the survey of Sanda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seven middle schools of Wenling city,and finds that:Wushu Sanda teachers are short,Their teaching methods are tedious,and teaching facilities are not enough,all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anda.But students have higher interests for Sanda,which shows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Sanda in middle schools.

Wenling city Sanda current conditions survey

G85

A

1004—5643(2012)08—0070—03

任秀娟(1979~),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区域武术发展。

猜你喜欢
温岭市武术中学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在多解中学创新
洗手帕
小布老虎(2017年2期)2017-07-31 17:14:36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政协协商纳入地方党委决策程序的制度创新——基于温岭市专题政治协商的实证调查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他是最美关工人——记浙江省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俞明德
中国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39:57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