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2012-11-30 13:37贾满仓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5期
关键词:中风病急性期中风

贾满仓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7)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西医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死率和致死率比较高,急性期的治疗显得尤为关键。笔者采用自拟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49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患者98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医辨证标准按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纳入标准:(1)年龄在40~75岁,西医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者;(2)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属痰瘀痹阻型;(3)发病4周以内(急性期);(4)经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 41~74岁,平均(51.91±13.56)岁;病程 1~12 d,平均(6.47±1.28) d。对照组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42~73岁,平均(50.42±14.18)岁;病程 1~13 d,平均(5.98±1.45) 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吸氧、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脑保护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破瘀豁痰汤:桃仁30 g,全瓜萎30 g,红花15 g,川芎 15 g,当归 15 g,胆南星 10 g,法半夏 10 g,陈皮 15 g,生大黄(后下)10 g,水蛭、地龙各 12 g,白芍12 g,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两次各取汁150 mL,混合后分2次口服。所有病例均以7 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2)中医中风病证候积分;(3)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的变化;(4)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等)。

1.4 疗效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风病积分方法,主要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评定各项指标均分为5级,正常人为0分,治疗前满分为28分,起点分18分,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以百分数表示。治愈:n≥85%。显效:n≥50%、<85%。有效:n≥20%、<50%。无效:n<20%。中医证候积分标准参考《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4]。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 别 半身不遂 言语謇涩 头昏头痛 恶心呕吐治疗组治疗前(n=49)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2.35±0.65 2.18±0.76 1.78±0.69 1.89±0.76 1.33±0.47*△ 1.49±0.64*△ 0.83±0.32*△ 0.90±0.12*△2.22±0.71 2.16±0.68 1.80±0.69 1.92±0.62(n=49) 治疗后1.78±0.53*1.85±0.55*1.06±0.51*1.09±0.4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 见表3。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mmoL/L,)

组 别 胆固醇 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治疗组治疗前(n=49)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6.48±1.29 2.27±1.32 4.09±0.84 1.13±0.45 5.01±1.03*△ 1.30±0.27*△ 2.73±0.76*△ 1.58±0.44*△6.39±1.24 2.14±1.18 4.07±1.08 1.23±0.55(n=49)治疗后5.96±1.17 1.65±0.81* 3.74±1.81* 1.31±0.57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4。结果示治疗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组 别 血浆黏度(mPa·s)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纤维蛋白原(g/L) 红细胞比容 血小板黏附率(%)治疗组 治疗前(n=49)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2.41±0.92 10.18±2.24 1.28±0.65*△ 7.73±1.95*△2.31±1.03 10.22±2.28 7.39±2.03 2.98±1.24 0.49±0.08 87.71±9.03 4.98±1.28*△ 1.91±0.93*△ 0.35±0.07*△ 65.72±7.44*△△7.28±1.96 2.93±1.25 0.48±0.09 85.81±9.25(n=49)治疗后2.21±0.73 9.71±2.026.79±1.23 2.49±0.98 0.41±0.08 85.34±8.17

2.5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及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亦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 论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属于中医学 “中风中经络”范畴,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肝阳上亢、血瘀痰阻。由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肝木横逆,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日久化火化风,风夹痰浊痹阻脉络,瘀血内生,加之气虚无力推动血的运行而致血瘀,痰瘀互动,痹阻脑络而发为中风。血瘀和痰证是中风病两大主要病理因素,两者常相兼为患,并贯穿于病变发展的始终,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与机体痰瘀痹阻脉络密切相关,故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应以活血破瘀、豁痰祛浊、通经活络兼滋阴息风为原则,自拟破瘀豁痰汤正是秉承这一原则。方中桃仁活血破瘀,全瓜蒌豁痰理气散结,二者同为君药;红花、川芎活血化瘀;当归活血养血,胆南星化痰息风,与全瓜蒌相配增强其豁痰清浊之功,法半夏化痰散结,为燥湿化痰之要药;陈皮化痰理气,六者同为臣药;大黄破瘀通经络;水蛭、地龙破瘀通经活络,白芍滋阴柔肝息风,四者互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活血破瘀、豁痰祛浊、通经活络兼滋阴息风之功。现代药理证实:红花、川芎为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扩张疏通血管、改变病灶局部微循环、降低血黏稠度、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肺动脉压等作用[5];瓜蒌皮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聚集速度,抑制小血管内血栓形成[6];半夏有较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阻止或延缓食饵性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降低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尤为明显,其提取物能显著延长大鼠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时间。有延长凝血时间的倾向,并对血小板的聚集有延迟作用[7];大黄成分中大黄醇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B,主动脉胆固醇含量及升高动脉硬化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水平面抗动脉粥样硬化[8];水蛭还能抑制凝血酶对血小板的作用,抑制血小板受凝血酶刺激的释放,并能使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诸药合用,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降血脂等作用,安全可靠。

[1]戴瑞红.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9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4]全国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0):64.

[5]傅宝君,徐淑娟,薛金贵.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60例[J].上海中医杂志,2001,11(2):11-12.

[6]谌辉.布洛芬、瓜蒌对家兔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循环杂志,1989,(2):143.

[7]李玉先,刘晓东,朱照静.半夏药理作用的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59.

[8]张向红,黎辉.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杂志,2009,18(21):77.

猜你喜欢
中风病急性期中风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基于混沌和替代数据法的中风病人声音分析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