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楠楠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体育强国视野下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与提高
曹楠楠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迈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在举国体制引领下,中国竞技体育在70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群众体育发展不容乐观。目前应以体育强国战略为契机,通过体育强国战略体系建立,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共同发展。健身俱乐部作为一大体育产业支柱,是协调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和谐发展的良好中介。文章从健身俱乐部的角度来探索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发展,并试图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体育强国 群众体育 健身俱乐部
体育强国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的体育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且一直认为体育强国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涵。体育强国涵义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奥运竞技为主旨的单维体育强国理解→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体育强国内涵→综合发展的多维体育强国内涵。虽然在当前还没有明确体育强国标准,但是不难发现体育强国建设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使民众体育需求更多元化,多种多样与体育有关项目走进人们生活。因此,对体育强国理解应该是多维的,体育强国一个重要标志是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是指广大社会成员自愿在余暇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健康水平,进行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丰富文化生活,在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促进社会物质、精神文明进步的社会文化实践,进行与身体活动有关的且具有鲜明娱乐色彩的体育活动。群众体育关系到人民健康发展状况。
俱乐部是英文“club”的音译,通常作为一种组织制度来解释,如”为参加某一特定活动而聚在一起的人群或社团或未付费成员提供服务的商业性组织。我国俱乐部分为商业性俱乐部和公益性俱乐部两种,本文所讲的是商业性健身俱乐部,是指为大众健身、休闲、娱乐等需求,经营者以商业型健身设施为活动场所,依靠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运转的俱乐部,其经营目的在于营利,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以提供体育服务为健身俱乐部的核心产品,以有效营销为俱乐部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以盈利并获得利润为俱乐部生存发展的根本目标。
田麦久在《“竞技强国”论析》中曾经指出,世界级赛事比赛成绩是对国家(地区)竞技体育水平发展状态评价的主要指标。奥运会是最高水平最具代表的世界级赛事,人们惯于用奥运会上一个国家取得的奖牌总数和金牌榜排名来评价国家的奥运会成绩,去判断国家或地区的竞技体育水平。
表1 中国历届奥运会成绩
从表1可以看出,自从我国首次组团参加奥运会至今,我国奥运会成绩的确取得的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我国竞技体育成绩已经处于第一集团行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举国体制的指引作用。在举国体制的指引下,我国竞技体育实现了重大突破,但高投入低产出、弱势项目发展、竞技项目市场化低、教练员与运动员文化素质等问题是我国举国体制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才提出发展群众体育,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而西方美国、德国,东方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了发展群众体育的号召。我国群众体育可谓起步晚,发展时间短。1995年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且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民体育意识逐渐增强,对于体育需求也迅速增长,但纵观我国目前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据2007年我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3.4亿人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了28.2%,处于中等水平。与日本、芬兰、美国等相比还处于中下水平。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万个,平均每十万人拥有体育场地设施65.8个(见表2),相比较以前有了增长了31.6%,但与日本、芬兰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而且随着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日益增加,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缺乏且质量不容乐观。
表2 中日等国拥有体育设施数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健康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人们“花钱买健康”消费观念也已逐渐确立。健身俱乐部能为会员提供良好健身服务和完善的健身设施,受到人们的青睐。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就提到我国健身服务业尤其是健身娱乐业占体育产业比例太低,西方体育服务业比重超过了60%,我国发达的几个省也仅在20%左右。近几年来,我国健身服务业经营实体迅速增加,但也不乏一些服务质量及硬件设施差的场所,而且有一部分还出现了亏损状态。相比较美国的健身服务业,我国健身服务业并未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针对健身俱乐部开设项目及受众人群来看,我国健身俱乐部的市场定位还不是很成熟,有待加强。
对于我国目前的体育事业来说,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建设体育强国应充分发挥两者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做到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赫尔辛基奥运会后不久,中国组团考察了苏联的体育体制,从此中国开始实施举国体制之路,集中主要物力财力办竞技体育。熊晓正曾指出:“今天我们讲的举国体制主要是竞技体育赶超发展体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从落后转为体育大国,必须采取非常规策略,因此不会把所有东西全面展开,只能采取缩短战线,保障重点策略,这对于竞技体育发展也确实起到了作用。”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陈镜开,中国成功举办08年奥运会并获得金牌数第一的成绩等,这些都很好的证明了举国体制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从初始意义上举国体制“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来看,举国体制包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作为优先发展的项目,理应在其充分得到发展的同时发挥自身辐射作用,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物质基础,而专业的指导则是体育活动良好开展的物质保障。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年底,我国各类场地850080个,相比建国初4982个有了很大提高,但与群众锻炼所需场所还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开展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现今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远未达到群众体育需求。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为群众体育发展做好技术保障。
此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群众大多乐于观看体育运动而不愿参与其中,体育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大多数人已经形成了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是专业运动员的体育,而非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体育。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群众体育的发展,降低了群众参与体育运动兴趣。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上,国家作出决定:体育比赛中的项目设置要与奥运会项目设置相接轨,除保留中国传统的非奥运项目武术外,其他非奥运项目均不在进入全运会。由此以来我国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进入了发展不平衡阶段。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把奥运金牌数作为评定政绩的标准之一,这也使得各部门重视奥运项目的发展,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中的非奥运项目却被搁置一旁。与国外竞技体育优势项目都是建立在深厚群众体育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鲜明对比。
2000年曾对我国城市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仅10.3%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持满意态度,51.8%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持不满意态度。场地设施过于拥挤导致群众不愿去健身,然而随着健身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大型、中型、小型健身俱乐部在我国迅速建立起来,规模日益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居民健身场地缺乏的现状。
健身健美运动在国外有二百余年历史,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体育健身产业蓬勃发展,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和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健身俱乐部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目前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分散的室外健身,相对来说,健身俱乐部有专业场地、专业器材和行之有效的锻炼效果及有组织、有专业教练指导的健身,日益得到大众健身的喜爱。
我国休闲体育行业起步晚,水平低,政府对健身俱乐部乃至整个体育产业的重视不高,对健身俱乐部缺乏统一管理和定位,而且对健身俱乐部这一行业管理缺乏规范化和法制化,没有相应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来促进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相比德国、日本在政府部门扶持下,健身俱乐部得到良好发展。我们可以依据自身情况消防德、日制定一定的政策法规,如针对健身俱乐部规模和所开设项目情况,针对性得进行减税政策,规模大且设有高消费项目(如高尔夫)较之规模小,消费项目都为低消费项目的健身俱乐部所纳税额应高,以此来缓解后者的经济压力。另外还可把健身俱乐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营状况作为体育部门工作业绩的一个考核标准等等诸如此类措施来促进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高校有丰富的场地设施,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体育场地大多集中于教育系统,占总量的65.6%,而这些场地的开放率却仅在29.2%。考虑到健身俱乐部自身场地不足的情况,可以与高校合作,对外开放校园场地设施并采取适当的有偿收费政策,这样闲置的高校场地设施得以充分利用,并且也会给学校带来一笔收入,健身俱乐部的场地问题也得以解决。其次,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指导人员、教练员等工作人员普遍学历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各高校都有体育相关专业的师生,通过俱乐部与高校的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到健身俱乐部的健身当中,而且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在俱乐部中担任实习生,可谓一举两得。
在第七届全运会上国家作出了重点发展奥运项目的决定,时至今日众多奥运项目不仅在各种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很多项目也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健身俱乐部发展上,如今俱乐部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如何从项目创新方面来提高健身俱乐部自身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都应考虑的问题。健身俱乐部通过开设这些项目,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俱乐部的健身中,而且还避免了同质化的现象。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也得到了协调。
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引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在赛场上,专业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吸引着群众的目光,并促使广大群众参与到身体锻炼中来,因此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可定期邀请专业运动员参与到俱乐部的指导训练中来,既带动了群众健身的热情,也提高了健身俱乐部和专业运动员的自身形象。退役运动员安置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运动员有非常专业的训练知识和能力,健身俱乐部可聘用这些已退役的运动员选择性地进入其中来担任教练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的专业性,也解决了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另外还应充分挖掘竞技体育场馆和器材资源,提高他们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弥补健身俱乐部的场馆不足情况。
当前,国家在多个民生领域出台相关改革措施,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就是让人们自主、自信、自强,不断开发自身资源,让自己发挥无限潜能。健身俱乐部也应在政府大力号召之下,做到以人为本。俱乐部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充分做好市场调研。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俱乐部市场,如何抓住会员的需求成为俱乐部必须面对的一题。因此健身俱乐部在其选址、装修风格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应考虑健身人群的审美需求,开设的项目也应根据俱乐部所在省市群众的健身需求及品味来设置。健身俱乐部还应考虑建设一些配套设施如网络休闲、体能评估、更衣区、沐浴区、桑拿区、营养餐吧等来满足健身人群的不同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1]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
[2]陈玉忠.体育强国概念的缘起、演进与未来走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142-145.
[3]苏 欣.群众体育的组织与管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
[4]常 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与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5]许 晶,王正然.美国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5):73-75.
[6]慕润宽,崔彩云.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的分析,2010(5):544-547.
[7]叶宝华,周国魁.北京奥运会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10(2):39-42.
[8]李 粲.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5):43-47.
[9]刘小俊.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69-72.
[10]袁文惠.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148-150.
[11]王永安,樊 翠.对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策略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3):10-13.
[12]黄 莉.从体育强国内涵探究体育综合实力构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4):15-20.
[13]丁玲玲.对南京市乒乓球健身俱乐部现状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3):132-134.
[14]许 晶,王正然.美国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5):73-75.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Fitness Clubs in View of Sports Power
Cao Nannan
(P.E.Schoolof Shandong NormalUn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14)
Afte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in Beijing,China sport cause develops into a new era,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whole nation system,competitive sports get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70 years,But the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s not optimistic.At present,We should with sports power strategy as an opportunity,through the sports powers strategic system construction,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Fitness club as a big sports industry pillar,it is a good intermediary to coordina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ic sports and mass sports.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itnessclubs,and triesto contribute to sportspower construction.
Sportspower masssports Fitnessclub
G812
A
1004—5643(2012)04—0122—03
曹楠楠(1987~),女,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