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国亮,邓 莹
(广西大学 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保护形式在于传承,传承就是保护,因此,解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也就解决了保护问题。由于文化旅游逐渐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旅游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讨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口头传说,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仪式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5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的重大使命。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它是一个活态的,不断传承发展的生命环链[1]。这种生命环链没有实物形态,如果不将其传承下去,子孙后代就无法了解它,这些保存着国家和民族人文历史特征的文化载体就会消逝。因此,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对于有着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来说,意义非凡,十分必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通过人类代际间的传授与承接来实现的。这是一个传授、承接、再传授、再承接的再生产过程[2]。在这个再生产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是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的,这两个环节就是积累和传递,其中积累包括发明和借用。[3]积累和传递两个环节的开展中都必须依靠传承人来完成。只有传承人才能将人类代际间的传授进行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产过程才能链接起来。因此,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要从3个要素入手:
积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横向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非物质文化滋生地居民一方面通过自我发明创新来完善和延续着本土文化,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外来文化的精华来提升自己。发明创新是非物质文化滋生地居民内部的智慧超群者在承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审视以往的技术、技能,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将那些不再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废黜掉,对保留下来的精华部分进行创新,创造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表现形式。借用主要是向外群体(族群或社区)或外国文化的吸收,通过借用为非物质文化滋生地的本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通过发明创新和借用两个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积累,既使本土文化得到充实完善,又适应了新的形势,增加了新的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无论是发明创新还是借用都不是随意改动,而是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的创新和借鉴。
传递是通过非物质文化代际间的传授纵向实现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代际传递对于非物质文化的繁衍生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代际间的传授主要是通过3种方式实现的:口头传说与表演艺术类大多以社会传承的方式,即以师傅带徒弟及无师自通习得的方式进行延续;传统手工艺技能类的延续常常以社会传承及家庭传承的方式进行,所谓家庭传承是指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传授;而社会习俗、仪式礼仪、节庆活动及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两类文化一般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进行传承,就是一个文化圈内的社会群体依靠集体记忆共同参与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个过程中,积累与传递这两个环节并非独立开的,积累往往是渗透在传递过程中的,传递则将积累的成果通过代际传授传承下去。这两个环节开展的关键是传承人,无论是积累还是传递,都必须依靠其传承人来完成。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那些直接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将自己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后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体[4]。其中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人,是民间传统文化传播的代表人物、技艺精湛的各类艺人和传统文化珍贵资料的收藏者[2]。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参与者是一个文化圈或是社区内的所有成员,既包括那些有特殊技艺的人群也包括当地普通居民。前者又称为狭义传承人,后者则称为广义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狭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即一些智慧超群者通过发明和借用的方式实现了某些特殊技艺技能的积累,并由其徒弟或子孙承接下去的人。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广义的传承人依靠群体记忆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递,经久不断。而当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他们也会集思广议,做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调整。
总之,积累、传递、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3个基本要素。积累和传递从横、纵两个方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的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关键要素。传承人通过民间文化活动将积累和传递连接起来,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过程。这一过程的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代代相传。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都有自己的传统手段。如果没有现代社会的各种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运用自己的传统手段,循着传承方式各个环节的要求不断地传承下去。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使用传统手段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越来越困难,这就要求在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它们实施产业化开发和商业运作。旅游,作为产业化开发和商业运作的手段之一,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仅仅靠单纯的保护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不仅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且也很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诸多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时代要求我们在不影响其正常传承的前提下,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开发。而实施产业化开发首先要解决市场问题。作为一个能够满足人类旅游需求的服务性产业即旅游业,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市场问题的最有效的载体。旅游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情景体验和精神享受活动。随着旅游需求与日俱增,人文景观、民俗风情都成为了游客在寻求这种情景体验和精神享受时追崇的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上相当于一个国家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为历史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或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或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因而它也是使游客获得文化认知,观赏、体验异域活态文化的重要资源基础,对游客产生了独特而巨大的吸引力。在国际一体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旅游地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托,旅游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载体。由于它本身赋含着重要的旅游价值与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潮流逐渐兴起。旅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重要手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对其传承和延续就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发挥极重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通常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累活动中的发明创新主要是靠技师来实现的。传统型技师虽然自身技艺娴熟,但因活动空间狭小,思维方式中守旧的理念益浓,加上见闻稀少,很难在非物质文化的发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即便是“借用”式的积累活动,也因为相对封闭活动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有异文化的输入,使日益陈旧的技艺在有限空间范围内的展示失去新鲜感和吸引力,积累、传递等物质文化传承活动的动力也日渐式微。旅游活动的开展则突破了相对封闭的格局,给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带来新的活动空间。旅游带来大量的观赏者和参与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经常得以展示的机会。这种展示给传承者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精神激励,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提供强大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的传递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旅游还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等积累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给“借用”活动提供了新的来源。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身上的文化特质会给传承人带来新的灵感,让他们在不损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前提上,对旅游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实行保护性的“借用”。值得一提的是,借用除了文化与技术的吸收之外,还体现在对外部物质资源的利用上。日本大阪的传统文乐木偶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表演过程中,要使文乐木偶头部晃动出栩栩如生的效果,就必须用驼背鲸的鲸须作为弹性连接材料。但是自从日本政府禁止捕鲸以后,文乐木偶戏艺人们就很难获得这种材料了。而在阿拉斯加的一个海边村庄,当地的爱斯基摩人在捕捉到驼背鲸后,把大量的鲸须弃在海边。旅居到大阪的游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通过来自阿拉斯加海边村庄的朋友,获得了一些驼背鲸的鲸须,并送给了大阪市中心的文乐木偶制作匠人。举手之劳,却为这项艺术的传承延续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质支持[5]。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中的发明创新,近年来已开始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魏小安在《创造未来文化遗产》一书中就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与再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与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一方面,非物质文化传承者会根据新环境重新审视以往的技术、技能,生产、生活方式,习俗礼仪,将那些不再被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废黜掉,对保留下的精华进行创新,创造出与新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表现形式。这一再创造的过程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会加速。随着旅游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群众及传承人渐渐发现其技术技艺成为了游客追崇的焦点,取得了游客的价值认同。这便促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发明创新。另一方面,旅游者的涌入,也会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带来新鲜的思想理念和文化。这其中也包括大量专家学者。旅游活动的开展让专家学者们进入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当地的文化精粹则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在分析研究的同时,他们也会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和再创造过程,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繁衍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如:广西钦州采茶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当地政府的重视。文化部门也聘请了专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促使采茶戏表演的程式化、规模化,编写了《采茶戏表演程式十二套》、《采茶戏的基本功》、《采茶在舞台上的行为》等教材,在研究改革中进行了再造创新,使钦州采茶戏的表演更能保持其原真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只是简单地建几座博物馆将其收藏起来,而需要遵循“活态保护”的原则,即将古老的技术技艺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旅游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了新的形式。俗话说:“活鱼还要水中看”。旅游所形成的旅游文化表演市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不断地展示演绎,使之在展示演绎中得到积累创新,在积累创新中得到保护延续。因此,在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以鲜活的状态存活和发展于民间社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积累。
代际之间的传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传承人则是代际传递的承载者。因此,传承人的状况是代际传递的关键。但是当今在这些文化的滋生地,本土居民(广义上的传承人)的生境却令人堪忧。基本生活无法保证,这些传承人已无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递,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极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并提出了相应政策,以改善传承人的生境,如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认定体系,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等。从生存环境、文化空间和物质生活等方面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调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积极性。旅游产业的渗透进一步改善了传承人的生境,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提供了更好的文化空间。一方面旅游活动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开展,为保护区的运行管理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相较于政府对代表性传承人抽象意义上的认定,游客赞赏的眼光是对其技能更为实在的认可,会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旅游业的渗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同远离家乡去外地拼命打工,或是长年固守一块耕地相比,他们更乐意接受旅游创收的方式。当地的物产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就地销售,当地居民向外流动率就相应降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当地受尊重的程度及自身收入都会得到提高,对当地文化发展方向的话语权也会相应增大。外来文化思想由外及内的单向流动导致本地文化边缘化的趋势也会随之悄然改变。总之,旅游者的大量注入,使他们开始意识到当地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文化上的自觉由此形成,那种倍受重视的自豪感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产生强大驱动力。
综上所述,旅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健康地传承下去,也为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因此,将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结合起来,是一项极具积极意义的举措,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但还需从各方面解决一些问题,才能在旅游开发中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
“原真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原则。从文化所呈现的生存形态来说,可以分为“原生文化”和“次生文化”两大类。所谓“原生文化”是指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未经任何刻意干预、修改的传统文化。“次生文化”是原生状态被破坏或在原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型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保护这类“原生文化”,也即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或原真性。由此有人担心,旅游的开发会侵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这种担心是源于在某些地方已显现出异文化进入对当地文化的冲击,以及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需要而对当地文化空间进行的改造。不过,对于这一担心,需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
客观地讲,游客的大量流入会对当地文化造成影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影响具有正负双重性,我们不能人为地放大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地居民对于游客带来的异文化其实并不是全盘接受的,在这个群体内部还存在一种“免疫系统”。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一种根本的思想观念,深植于他们内心,构成了这种强大的免疫系统,不会轻易瓦解。就像是位于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地带的通道县(侗族自治县),当地人也使用现代化工具,如手机,但她们仍然严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如祭祖活动、老手工艺等。在这种免疫系统保护下,优秀的外来元素会被借用,而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异文化很难在当地的文化空间中存活下来。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随意改造是绝对禁止的。因此,需要通过宣传和引导两种方法来加以解决。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般都是传统型技师。传统型技师虽然自身技艺娴熟,但大都年事已高,很难在非物质文化的发明创新有所突破。受“嫡系相传”、“传男不传女”的古老思想所限,他们就更难在日趋减少的自愿承接者中找到满意的继承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型技师已开始脱离族群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尽管旅游活动的开展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他们却处于或思想观念老化、或势单力薄的状况,很难顺应旅游发展的需要。因此,传统型技师向市场型技师转型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的指导,使其能够保持和发扬那种根植于内心的技师精神,即对他们所擅长技能的热爱。还要指导其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并在此基础上发明创新。
对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评估是保持其原真性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那些在一些地方依旧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其盛行而极易在旅游活动中被仿制和滥用,潜藏着使该文化的传承偏离正确轨迹的危险。例如,云南丽江古城内的很多纳西族客栈饭馆与商店,已被房主出租给不谙纳西风俗文化的汉人,其提供的服务已经丧失了文化的真实性,引起了游客的诸多不满。因此设立有关质量评估和提供培训的机构组织,来抵制滥竽充数的现象,保证该文化的真实性、纯正性非常必要。此外,定期举办文化节等形式的文化展演和赛事,也是一项保障该文化真实性的有效举措。
[1]方李莉.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J].艺术评论,2006(6):24-30.
[2]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18-22.
[3]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5):24-36.
[4]苑利,顾军.传统节日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02-06.
[5]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