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李志强 代博洋 陈振拓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2)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
地震灾害符号是把符号和符号系统的一般理论应用到地震及地震工作中产生的部门符号,是符号学与地震学交叉后的结果。地震灾害符号旨在反映地震灾情,将地震和地震灾情信息传递给受灾者及救援者,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速高效的响应,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地震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李晓丽等,2010)。
2000年,日本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地震避难标志牌(日本工业标准 JIS);2001年,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开始着手进行灾害地图符号标准化;2007年澳大利亚的政府间测绘委员会(ICSM)初步制定了一套初步符号设计方案;1994年我国国家地震局开始规范震后建筑安全提示符号;2004年北京市地震局出台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杨国宾等,2004),并且于国家“十一五”项目中,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开展《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图形符号标志》的编制工作。
从目前各个国家和部门的工作情况来看,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已经成为灾害及灾害应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地震灾害符号已经开始在地震灾害工作中发挥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各国对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地震灾害符号的整体把握不够,缺乏一套系统的理论框架作为指导,尚未成为一个体系。本文借助于符号学及传播学的方法论,在分析地震灾害符号的符号学三元关系理论、研究内容、使用人群和传播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特点、构建原则,并最终提出了一套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符号学理论是地震灾害符号研究的基础理论。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符号的本质、意义、发展规律、与人类多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结构、系统、表征和意指方式等。符号学被公认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方法论。符号学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形式化语言问题扩大到了任何具有“语言”特征的符号系统(周常春等,2005)。
根据美国逻辑学家皮尔士(Peirce)的三元符号模式(丁尔苏,1994),地震灾害符号可以被看作是地震灾情信息(对象)、地震灾害符号(符号)、人对地震灾害符号的阐释(意义)这三个基本因素组成(图1)。这三部分的关系是地震灾害符号的内部关系,也是地震灾害符号研究中最基本的关系。
图1 地震灾害符号的三元关系图Fig. 1 Ternary relation of the earthquake symbol
从图1中可以看出,符号是信息的负载体和传达媒介,研究地震灾害符号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地震灾情信息表达方式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利用符号构建灾情信息,然后符号的使用人群从符号中将信息内容解译出来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这个关系图中,可以看出研究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根本性的问题:
(1)符号的表达问题,即用什么样的符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地震灾情信息?
(2)符号的阐释问题,即什么样的符号更容易让使用者接受,使用者会对符号做出什么样的解释,如何才能使解释更接近信息的真实内容?
(3)符号的意义问题,即接收到灾情信息后,使用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根据莫里斯的符号学规则,可以看出地震灾害符号研究主要包括:语构、语义、语用三个方面的内容。语构主要研究地震灾害符号的类型、构成及其形成系统的规律和特性。根据符号的类型、特点、构成方法、组成及符号间的相互关系,各种地震灾害符号逻辑地联结为灾害符号体系。从地震灾害符号的本身进行考虑,要考虑符号的颜色、尺寸、结构的规则性和合理性。从符号之间的关系来看,要保持符号之间的一致性、协调性等。语义主要研究地震灾害符号与地震灾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地震灾害符号的位置、类型、尺寸、组合形式的不同所反映的震情有哪些不同,地震灾害符号对灾情的判断和评估有哪些影响,怎样才能使得地震灾害符号所传递的内容更接近真实灾情。语用主要研究地震灾害符号与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使用者对符号的认可程度、使用习惯、熟练程度、使用方式以及符号所存在的文化背景、使用场所等(李晓丽等,2010)。
符号学是地震灾害符号研究的基础理论和主要的方法论依据,它奠定了地震灾害符号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研究方向、思路及内容。
地震灾害符号是地震灾情信息传递的媒介,从地震灾情信息到地震灾害符号再到地震灾情信息,这是一个地震灾情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如图2所示。这就涉及到了传播学的理论。传播学与符号学是相通的,它同样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根本任务是探求和总结人类的传播规律,以改善人类社会的交往和沟通,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丁和根,2002)。在传播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大众传播理论以及传播的4个基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理论,是地震灾害符号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内容。传播学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要从传与受的关系角度来看待和分析各种社会关系,传播学研究的意义其实不仅仅在其研究传播的本质上,还在于传播技术对其他学科领域的贡献上。
在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中,将之放到传播过程中,通过对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基本要素(Clavde Shannon等,1949):即使用人群(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媒介(地震灾害符号)、传播内容(地震灾情信息)的分析,能够解决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中的一系列问题,如:灾害符号需要传达哪些灾情信息?为了传达这些灾情信息又需要哪些符号?为了完成这些信息的传播,设计符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灾害符号的使用者都包括哪些?在设计符号时针对不同的人群应该做哪些考虑?不同的人群对符号的使用有哪些不同?传播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影响着视觉符号传达信息的有效程度,依靠传播学的引入,将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范围从静态领域扩展到了动态领域,把它放在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流程中,从各种关系和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它的实用价值和应用效果。
图2 地震灾情信息的传播模式Fig. 2 Transmission form of the earthquake information
地震灾情信息的使用人群是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统称,在传播学中,传播者的定义为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来源者或采集者,它是信息的制作者和发送者,而受传者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或团体。根据其在地震当中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我国政府灾害管理体制,可以把使用人群分为以下几类(吕景胜等,1992):
(1)抗震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相关人员。抗震救灾决策指挥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国务院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地方各级救灾指挥部、各部门各行业救灾指挥部。这些人员负责检查、监督、组织、部署救灾工作,对救灾工作进行综合规划、制定或批准抗震救灾的措施等。
(2)灾害领域的专家学者,即从事灾害、灾害应急、灾害管理研究的科研工作人员。这些人主要负责地震及其它灾害的综合性预测研究,及时提出救灾对策,制定救灾预案,向指挥决策者提供科学论证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3)现场救援队伍。指参与地震现场应急救援的社会各界力量。包括广大解放军、武警、公安、医疗人员、志愿者以及一些国际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搜索与救援组织(INSARAG)、世界卫生组织(WHO)等。他们负责抢救、抢修、物资、交通、治安、医疗及卫生防疫、信息情报、宣传等工作。
(4)社会公众。指受到地震威胁或遭受地震危害的人民大众。
在地震的前后,以上这些使用群体,利用地震灾害符号传递各自感兴趣的信息,从而使得地震灾害符号的传播功能得以体现。对使用者进行专门的分析,了解不同的使用者所具有的不同的特征,了解他们在发送信息时的选择,接受信息后的反应,这对于地震灾害符号的设计和应用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地震灾害符号传达灾情信息的准确性,降低编码、解码中产生的噪声。
传播是通过传播者将传播内容传播给受传者完成的,传播内容的制定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地震灾情信息是地震灾害符号的内容。传播者使用不同的地震灾害符号来传达各种各样的灾情信息,以期达到不同的目的,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地震灾情信息是指和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灾害影响、地震应急有关的一切信息,根据地震灾情信息传递媒介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地震现场灾情信息和地震地图灾情信息。
地震现场灾情信息主要是导向信息,包括方向提示、安全警告、治安维护、信息提示、道路指引等。现场信息的传递主要在救援队伍之间,救援队伍与灾民之间进行。救援队伍之间主要是进行救灾工作进展的交流、分工及协作。而救援队伍则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安置灾民、规范灾区秩序。地震现场灾情信息主要通过地震灾害标志符号来传递,它从侧面反映了现场救灾的工作任务。
地震地图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区基础背景及历史信息(包括灾区人口、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民族分布、灾区基础地理信息、地质环境和气候气象、行政区划信息、历史上灾区的地震灾害情况等);地震灾害和救灾信息(包括灾区骨干生命线工程信息、重点保护目标、侨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景点、学校和政府首脑机关等);次生灾害源及其动态变化信息;预案与规划及地震对策信息;地震台网信息(如台站分布等);应急决策和应急辅助决策信息;应急物资的发放和调配(苏桂武等,2003)。
地震灾情信息的内容是地震灾害符号分类的决定因素,通过分析地震灾情信息的具体内涵,可以限定灾害符号的设计者选择信息的范围,有助于地震灾害符号分类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此外,地震灾情信息四个传播要素的相互作用才共同完成了信息传递的过程,四者缺一不可。
地震灾害符号是在“地震发生”这一特殊状况下使用的,它是一种专题符号,那么首先就有很强的特殊性,其次随着地震的发展,从震前到震时再到震后,整个符号体系从传播的内容到表达的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具有很强的时间性。
符号负责信息的流通,通用符号的使用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传递生活信息,而借助于地震灾害符号则是为了传递和地震相关的信息,包括震前的防御信息、震时的救援信息、震后的重建信息。地震本身的破坏性决定了符号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地震灾害符号和普通符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在地震这一“特殊”情况下用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从符号的结构到整个符号体系的构成都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地震灾害符号体系可以说是在普通符号基础上的一次改造,比如可以通过原有符号的破碎或者给符号添加不同的边界来表示重要地物的破坏程度等。
时间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符号传播内容的时间性;二是符号表达方式的时间性。
符号传播内容时间性是指在地震前后所要传达的信息发生变化。震前,地震灾害符号主要用于国家减灾部门地震预警及宣传教育,从而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及民众的灾害防御意识,民众可通过符号来获得避难、逃生方面的信息,比如避难场所在哪里,一旦地震发生该如何疏散等。震时,地震灾害符号主要用于民众的安置及地震灾情的上传下达,用于引导公众获得基本的生活必须品,获得医疗救助,安全警告等,用于辅助救援者疏散民众、实施救援等,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了解现场及灾情趋势信息,科学决策,进行资源合理调配等。
符号表达方式的时间性是指在地震前后对于同一种符号对象,其存在状态的不同导致其表达方式发生变化。地震前后,由于地震的破坏及危害性,原有的一切从完好无损到轻微破坏或中等破坏或严重破坏或毁坏,从可以使用到无法使用,符号对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最终导致同一类符号对象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个符号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符号分类体系的构建。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对象归为一组,忽略组中成员的细节特征(殷莺等,2006)。符号类别的选择应与地震灾情信息的内容相协调。在讲符号分类所遵循的原则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地震灾害符号应用媒介及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地震灾害符号分为地震灾害标志符号和地震灾害地图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类因为各自不同的应用,在具体符号类别选择时,所遵循的原则有所不同。
考虑到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本身的特殊性和时间性,那么在符号类别选择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所谓的实用性就是指在地震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对灾民救援和安置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也就是说这个符号起码要被迫切需要。这里的实用性是对地震灾害标志符号来说的。在地震现场,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要对所用到的符号进行精简,力求符号数量最少但其所表达的信息却最完整。这里可以从“救”和“被救”两个方面来讲,就是说被救的人最需要什么,救的人为了尽快救人做了什么。然后借助于符号的信息传递功能,完成救人者和被救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对于灾民,首先需要保障的就是生命安全,其次是食品、水源、帐篷等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对于救援者来说,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生活资料,一方面需要进行紧急抢救压埋人员、提供医疗救助,排查次生灾害,同时为了防止灾区出现疫情,则需要加强卫生管理,进行防疫消毒;另一方面则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救灾物资的持续供应,维护灾区的治安,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安全。地震过后,第一要务就是救人。根据地震破坏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组织抢救压埋人员。同时需要疏散灾民,同时对灾害源进行排查,防止次生灾害(火灾、地裂、泥石流、滑坡、堰塞湖、毒气、核辐射、有毒物质等)的发生和蔓延。
(2)医疗防疫。医疗队到达现场后迅速建立临时医疗点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同时需要对灾民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此外为了防止灾后出现疫情,需要加强卫生管理,一方面对灾区的水源、食品进行检测、消毒,建立垃圾收集点、污水排放点、搭建厕所;另一方面需要对进出灾区的车辆及人员进行防疫消毒。
(3)生活安置。把群众安置在应急疏散区,提供吃穿住等生活资料。
(4)灾害评估。开展建筑物或构建物安全程度、能否居住的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进行居民安置。
(5)道路疏通。为了维护灾区交通秩序、保障抗震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运送、控制交通流量、预防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需要进行交通管制。首先开辟紧急救援通道,禁止一般车辆通行;为确保抗震救灾运输通道畅通,可为抗震抢险救灾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保障运送伤员、灾民、救灾人员、物资等抗震救灾车辆优先通行。在灾区周边设立检查点,对进入灾区的车辆进行通行证检查,同时设立抗震救灾交通咨询服务点,提供确切交通信息;在次生灾害的周边设置警示标,禁止车辆驶入;由于地震灾害的影响,有些路段的抗灾能力减弱,桥梁承载能力降低,需要对进入灾区车辆的车速及车重进行限制;同时对于进入灾区的物资车辆需要进入指定的场所进行停放,在重点目标周围进行交通管制。
(6)通讯和电力。为了保障救灾通信顺畅,需要通过架设应急基站或者发电机来维持基本的通讯及用电要求。
(7)稳定社会秩序。地震尤其是强震过后,灾区社会治安极易恶化,需要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需要在灾民疏散地建立警务室,进行灾民纷争调解、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用性原则体现的是符号内容的实用性,是进行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框架构建时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主次性原则是指选取的符号所传递的信息一定要重点突出,强调主次,这和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工作方针是分不开的。主次性原则是对地震灾害地图符号来说的,在地图上按照符号对象的重要性对符号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删减,从而降低地图的复杂程度,重点突出灾情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质量和效率。地震灾害地图符号的使用者主要是指挥者和现场救援人员。地图符号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1)对于指挥者来说,他们使用的地图一般为中比例尺地图(1:250000或1:1000000),他们注重的是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是指挥。如:震中的位置,次生灾害或潜在次生灾害所在的位置、数量,对灾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整个灾区的受损情况,下一步的行动部署等。
(2)对于现场救援人员来说,他们使用的地图一般为大比例尺地图(1:500—1:10000),他们注重的是行动。他们最希望获得的信息主要包括:①在什么位置发生了什么次生灾害或存在次生灾害威胁?周围有哪些资源可以调用,灾害可能的影响区域?②地震发生后,应重点到哪里救援、灾民如何进行疏散,哪些地方可以用作疏散的地方?③地震现场,毁坏及损失的情况如何?④在救援过程中,需要重点保护的地方有哪些,它们目前的状态如何?⑤怎样才能尽快到达救援地点,道路交通情况如何?
总的来说,这些信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灾害信息、重点目标信息以及地震现场救援队的应急响应信息。
在地图上需要重点突出的信息也就是指挥者和现场救援人员最希望得到的信息,这与指挥者和救援者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和充当的角色是分不开的。在这两种情况下符号所表达的内容虽然有所侧重,但所表达的信息都需要遵循主次性的原则。
概括性就是在不影响救援实用效果的情况下,对符号对象(地震灾情信息)进行概括和抽象,然后用具有共性的符号进行表示。这是为了减少地图的视觉负载,从而使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减少灾情信息的复杂程度,增加灾害符号的信息负载量,提高其信息传递的效率。
这一点对于标志符号和地图符号一样适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火灾的类型很多,比如气体火灾、液体火灾等,在地震灾害地图上,不可能每种火灾都用不同的符号来替代,这样地图就会很乱,所以顶多就是用一种符号,如果真有必要可以在旁边附以文字说明。
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原则确定之后,就可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地震灾害符号的体系框架,在构建的过程中,采取多级分类的方式。首先根据符号的传播媒介的不同分为地图符号和标志符号,对于标志符号来说,根据符号的用途将之划分为生命安全符号、医疗防疫符号、生活安置符号、交通符号、治安维护符号、灾害评估符号及通讯和电力符号。这些符号又可进一步划分。对于地图符号来说,先是根据符号构成因素和显示方式分为图形符号和多媒体符号两大类。其中多媒体符号是指以声音、动画、视频、图像、文本等(胡最等,2008),在这里就是指反映地震震情、灾情及其灾区背景,如:灾区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县情、民族背景、应急预案、各级联络数据以及地震现场等的一系列文本及音视频符号。然后可以根据符号的内容分为灾害符号、重点目标符号、应急响应符号。每一类下面又可以具体的划分,如表1、表2,部分符号示例如图3。
表1 地震灾害标志符号体系框架表Table 1 Framework of the earthquake hazard symbol system for marking
续表
表2 地震灾害地图符号体系框架表Table 2 Framework of the earthquake hazard symbol system used for mapping
图3 地震灾害标志符号与地震灾害地图符号示例(资料来源:国家标准、地方标准、ISO标准、INSARAG及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应急符号公示网站)Fig. 3 Some examples of the earthquake symbols used for marking or mapping(Data from: national or local standards, ISO, INSARAG or FGDC’s website)
符号学和传播学的引入为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框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对于整体把握地震灾害符号的研究,明确地震灾害符号的发展方向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初步提出了一套地震灾害符号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可以为地震灾害符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旨在引起相关部门对地震灾害符号的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地震灾害符号体系,以便提高地震应急决策的速度和效率,促进各部门组织之间的交流协作,为地震救援节省时间,保证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丁和根,2002. 论大众传播研究的符号学方法. 新闻与传播研究,(3):81—87.
丁尔苏,1994. 论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3):10—14.
胡最,闫浩文,2008. 地图符号的语言学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4(1):17—34.
李晓丽,李志强,代博洋等,2010. 地震灾情符号的初步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19(2):147—154.
吕景胜,高庆华等,1992. 灾害管理. 北京:地震出版社.
苏桂武,聂高众,高建国,2003. 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及作用. 地震,23(3):27—35.
杨国宾,宋伟,张敬军等,2004. 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殷莺,黄余明,2006. 农业产业要素符号库的设计. 测绘通报,(3):60—63.
周常春,唐雪琼,2005. 符号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在旅游手册研究中的应用. Ecological Economy,(16):24—27.Clavde Shannon, Weaver, 1949.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