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何海燕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区域的征程上,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光荣的责任。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培养和造就拔尖高层次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家原始性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知识库、思想库和人才库,是国家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提供了科技支撑。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科技、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当代科技创新模式正由传统的线性组织模式逐渐演变成为跨区域、跨国别、跨组织的开放式合作模式,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体制机制障碍,实现高校与外部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是实现高校科技发展、产学研用合作绩效提升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客观需要,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分散和封闭,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1.科研管理体制固化。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科研组织模式主要以“校—院—系(所)”型的直线职能制为主。科研管理体制大多以学科为中心,对科研机构与人员的管理多附属于行政建制的院系(所),缺少跨学科、跨院系、跨部门的科研组织形式以及针对跨学科研究的具体配套政策和实施机制,科研团队的学术背景较为单一,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不够完善。
2.科研组织模式单一。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仍主要封闭为学校内部的科研合作,在校校、校所、校企之间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首先,各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缺少长期、全面、深度的科研合作,缺乏科学研究和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其次,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利益协同机制,相关资产管理政策制定与落实不到位。
3.科研评价体系滞后。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校、校所、校企在科研领域的协同合作。评价标准仍以单学科评价为主,缺乏对跨学科研究和成果应用的实际考察,考评比较注重论文数量和纵向课题承担情况,使一些科研人员不得不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缺乏从事产学研用合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广泛汇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坚持需求导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和高精尖科研领域,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结合点的重要作用,重点解决国家安全战略与重大紧急问题、科技前沿领域的前瞻性问题、社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建立有利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与沟通合作的跨组织科研平台;培育具有多学科背景、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跨学科科研队伍;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科研机制;通过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实现高校协同创新能力与产学研用绩效的整体提升。
1.加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做好政府制度顶层设计
高校与外部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和各类科研组织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强化政府对高校协同创新的宏观指导。一是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科技管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为高校参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调配资源、解决难题,帮助高校克服在资金、组织、管理上的障碍。二是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组织平台、科研经费、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政策制度,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加强政策落实,完善高校协同创新的执行和监督体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2.面向重大社会科学问题,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集聚
高校应依托优势学科和学科集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一批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进一步拓展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发挥高校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是面向应用与基础应用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合作交流与项目申请,提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的比例,通过捆绑式科研项目实现校校、校所、校企之间的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二是采用刚柔结合的组织模式,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实体科研机构和虚拟协同创新组织。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技术,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最大程度地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和条件,形成多元化的资源投入与共享机制。三是建立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搭建人才培养合作平台,加强校校、校所、校企之间人才互聘与考核,实行人才联合培养与学分互认,推进高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构建科技成果与人才协同转移的新型社会服务模式。
3.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
充分发挥高校作为原创性科技和理论发源地的重要作用,建立协同创新体和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有效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组织化程度,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创新,联合开展重大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取得重大科学领域的技术突破,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问题,聚集和培养富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重点参与的产学研用战略联盟逐步成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的有机衔接与共同发展。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跨学科组织平台的建立与科研模式的创新。高校领导层应坚持以协同创新理念指导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面向科学前沿、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致力于建立协同创新的跨院系、跨学科文化氛围,加强高校内部对于创新、协作、共享的组织文化的认同与沟通,增强协同创新科研组织的稳定性与活力。面向高校服务社会的战略需求,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方式,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思想碰撞,强化高校在优势科研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培育跨学科科研团队,实现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步提升。
1.改革高校科研组织结构,实现从传统“直线职能型”向新型“任务矩阵型”的转变
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与融合的优势,改变传统封闭、分散的科研组织结构,整合优势科研资源。面向产学研用合作需求,针对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兴和重点学科领域,积极开展重点项目的科研攻关,由传统的以职能为导向的院系分割管理扩展为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科研组织。设立独立于院系的科研机构,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调配科研人才与资源。
2.强化科研管理制度,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双层管理”的转变
依托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院系与项目组“双层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各跨院系研究实体独立于各学院运作,直接接受学校管理,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仪器设施。参与项目的科研人员就具体的科研任务直接受到跨院系研究组织负责人领导,不受传统院系行政制度的限制,确保学术带头人的权力范围。同时,科研人员与所属院系具有教学、科研和行政上的联系,需要遵守所属院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
3.优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实现从“单一学科评价”向“综合性评价”的转变
创新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机制。在评价标准上纳入对跨学科研究、应用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科研成果直接的、近期的显著效益,也要关注成果间接的、长远的潜在价值;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公开透明,增强学术公信力。通过完善科研管理评价机制,营造开放创新的科研环境,引导和支持科研人员全方位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