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翻番”目标为什么能够实现

2012-11-21 08:08
人民论坛 2012年33期
关键词: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

十八大后会出现投资打头的经济增长现象,但本轮投资周期中投资结构会发生变化,由政府导向的投资将更多地投向民生事业、生态建设、城镇化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十八大报告中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人民论坛记者: 您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哪些关于经济发展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

马晓河:十八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就经济发展及其相关方面,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 “八个必须”、“三个自信”、“四化同步”。同时,还提出“美丽中国”,“推进三个发展”,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未来发展目标上,提出了新要求和新部署,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两个翻番”,即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八大后中国经济发展走势

人民论坛记者: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您如何看待这一战略目标?新指标的提出意味着什么?

马晓河: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是与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一脉相承的。十六大强调的是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增长,十七大强调的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十八大既考虑了经济总量目标,也考虑人均收入目标,将经济总量增长最终落实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方面,这更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1年我国GDP总量折合美元已达7298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从人均GDP看,已经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下一步,我国将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

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总量目标和人均收入增长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首先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1.52倍和0.97倍,年均分别增长9.66%和7.04%。而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只需要比2010年增长一倍,年均增长7.2%就可实现目标。虽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比过去10年年均增长速度快了0.16个百分点,但今后随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国家加大对农村地区财政支持力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会继续延续近几年加快增长势头的。

其次,我国有条件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从需求角度分析,今后10年我国内生增长动力将大大加强,这将有利于拉动增长。随着人口的不断转移集聚、国民收入结构调整和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消费购买能力将会有所增加。同时,重视民生建设和加快推进城镇化,还会从投资方面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未来10年,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城市(镇)的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这些投资当然会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经济增长仍有巨大潜力。今年下半年,国家颁布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支持七大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这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此外,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多项区域专项发展规划,从政策上扶持区域均衡发展,这也有利于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

人民论坛记者: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而《华尔街日报》预测我国2013-2016年增长率将降至6.6%。您对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如何判断?

马晓河: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短周期波动,从需求和供给多重因素分析,在本周期内中国经济下行已经到了谷底,第4季度和明年经济增长将出現趋势性回升。从长周期看,结合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判断,今后1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这种下行受以下因素作用:

一是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连续33年的高增长,33年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今后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不可能继续保持这么高的水平。二是国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成严峻挑战。一方面,美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不断压缩公共支出,家庭在去杠杆化条件下私人消费率也在降低,由此导致我国的外部需求疲软;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向中国学习,大办产业园区,以廉价要素优势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向发达国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劳动密集型市场上对我国形成了供给替代。三是国内劳动、土地、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将持续挤压我国的产业利润空间,这将迫使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退出国内生产领域。由此,我的判断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年平均速度要低于“十一五”,“十三五”平均增长速度可能也会低于“十二五”。

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人民论坛记者:十八大报告多处提到要破除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您看来,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哪些?随着政府换届,是否会开启新一轮的投资周期?这种投资激增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何种影响?

马晓河:我认为,过去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不少“红利”,我们利用这些红利推进中国经济成功地由低收入国家跨进下中收入国家,进而又从下中等收入迈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近年来,由改革带来的红利在明显减少,而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积累的矛盾在增加。这些矛盾反映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环境等方面。因此,影响和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多方面的、系统的。

在经济领域,政府调控经济边界与市场自主运行的关系处理问题,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问题,还有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改革等;在社会领域,如何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居民自由迁徙,并建立一个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市民社会;另外我们怎样才能打通和拓宽低收入人群改变身份的上升通道,构建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社会。在政治领域,干部考核机制如何调整,用人体制怎样才能更加公平透明,公共权力如何进行限制和监督,党内民主如何推进,并带动社会民主化等,所有这些都与科学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政府换届,可能会出现新一轮的投资周期。因为在现有体制没有大的改革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的新一届班子也会和上一届领导班子一样,急于干出点政绩来,建立园区、招商引资的现象必然会发生。不过,我认为十八大后投资快速增长可能会较以往几次更加理性。因为决策者的环保意识、民生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了,他们可能会拒绝发展“两高一低产业”,会将较多的投资引向民生事业、生态建设领域。同时,当下干部素质高,大多干部已经认识到发展经济的路径是多途径的。因此,我预测本轮投资周期中,各地用于城镇化方面的投资也会明显增加。十八大后会出现投资打头的经济增长现象,但本轮投资周期中投资结构会发生变化,由政府导向的投资将更多地投向民生事业、生态建设、城镇化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本轮投资增长周期首先有利于改变经济增长曲线,将我国不断下行的经济增长带出谷底;其次,有利于改善以往的投资结构,把民生事业、生态建设、城镇化和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等“短板”补齐,为下一步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 刘广为)

责编/艾芸马静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人均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
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韩明年人均收入有望破三万美元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研究生全面收费背景下应届生考研的可行性分析
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