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春 史芳涛 郭晓燕 杨讯
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Slow Coronary Artery Flow Sydrome,SCSF)是指冠脉造影正常但在连续2个心动周期内造影剂不能完全充盈整个冠状动脉系统的现象。1972年Tambe等[1]首先报道了部分有胸痛,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存在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为静息或者运动状态下胸痛发作,预后一般良好,但频繁和持续的胸痛症状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关于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的假说包括: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Hagen-Poiseuille平衡模型、血管收缩和舒张因子失衡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同时也发现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有关[2]。在本研究中对冠脉慢血流患者和正常人的内皮功能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水平进行了检测,从而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机制的探讨提供线索。
1.1 一般资料 研究分为两组:慢血流组12例,均为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7±9)岁,患者均有不易控制的胸痛、胸闷、气短和心悸等症状;正常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舒张血压、心率、吸烟史、血脂和血糖水平与慢血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造影中冠脉血流应用TFC(TIMI frame count)方法定量测量[3],TFC值大于2 sD(standard deviations)的患者入选为慢血流组,TFC值小于2 sD判定为正常血流。排除标准:①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左室肥大、瓣膜性心脏病、束支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变。②具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
1.2 内皮功能测量 取肘关节上2~15 cm描记右肱动脉长轴多普勒超声二维图象,取纵切面,调节增益至满意识别管腔的分界面。测定基础值后将血压计袖带置于靶动脉近端进行反应充血实验,充气加压至300 mm Hg,持续时间4 min,随后测定肱动脉内径;10 min后测量血管内径。基础图像测量后,给予舌下0.4 mg硝酸甘油,5 min后测量肱动脉内径。FMD(%)=100(D最大值-D基础值)/D基础值。GTN-MD(%)=100(D最大值-D基础值)/D基础值。
1.3 ICAM-1和VCAM-1测定 肘静脉抽取所有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静脉血,立即2500 g离心10min,提取血浆与﹣70℃冰箱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ICAM-1和VCAM-1浓度(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资料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双侧性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慢血流组与对照组在吸烟史、性别、年龄、心率、体重指数、收缩/舒张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慢血流组与对照组血管内径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血流组内皮依赖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F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慢血流组与对照组的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反应(GTN-MD)无显著性差异 (P>0.05,表1)。
2.3 慢血流组血浆血浆ICAM-1和VCAM-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2)。
表1 慢血流组与对照组内皮功能测量比较
表2 慢血流组与对照组ICAM-1和VCAM-1比较
本研究检测了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VCAM-1)水平,提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受损,炎症因子ICAM-1和VCAM-1水平明显升高。
目前多项研究认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致病机理与冠脉微循环障碍有关,包括异常增高的小血管阻力和微循环张力[4,5]。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是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特征性的表现为冠脉或者体循环中内皮素水平的增高和舒张血管物质NO水平的降低[6]。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较正常人显著降低,提示慢血流组患者除了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外存在全身内皮功能障碍,而内皮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患者血 ICAM-1、V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近些年来,慢性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血管内皮的激活和炎症反应已经报道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7]。已经有研究显示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的患者中高表达[6]。慢性炎症反应的过程包括白细胞的激活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因子来源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2个重要成员: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由这些因子介导的白细胞粘附以及进一步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可以导致内皮功能出现障碍[8]。研究显示血流量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与血浆中ICAM-1和VCAM-1浓度存在负相关[9]。ICAM-1和VCAM-1的升高是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内皮活性和炎症的标识,提示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病过程。
[1]Tambe AA,Demany MA,Zimmerman HA,et al.Angina pectoris and slow flow velocity of dye in coronary arteries-a new angiographic finding.Am Heart J,1972,84(1):66-71.
[2]Li JJ.Inflammation: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different clinical entities of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hin Med J(Engl),2005,118(21):1817-1826.
[3]Gibson CM,Cannon CP,Daley WL,et al.TIMI frame count: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Circulation,1996,93:879-88.
[4]Mosseri M,Yarom R,Gotsman MS,et al.Histologic evidence for small-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patent large coronary arteries.Circulation,1986,5:964-72.
[5]Mangieri E,Macchiarelli G,Ciavolella M,et al.Slow coronary flow: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inpatients with otherwise normal epicardial coronary arteries. Cathet Cardiovasc Diagn,1996,37:375-81.
[6]赵慧艳.冠状动脉血流缓慢综合征患者内皮功能变化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医学信息,2010,16(8):2584-2585.
[7]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N Engl J Med,1999,340:115-126.
[8]SezginAT,SigirciA,BarutcuI,et al.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in patients with slow coronary flow.Coron Artery Dis,2003,14:155-61.
[9]LupattelliG,LombardiR,SchillaciG,et al.Flow-mediated vaso-activity and circ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in hypertriglyceridemia:association with smalldense LDL cholesterol particles.Am Heart J,2000,140:5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