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平,夏 青,吴 坚,马志亮
(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准噶尔盆地东部沙南断块侏罗系勘探潜力探讨
李艳平,夏 青,吴 坚,马志亮
(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沙南断块构造位置隶属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从成藏条件、沉积相研究、储层预测等方面对沙南断块主要含油层系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沙南断块最有利的勘探层系为西一段,西一段最有利的勘探区域在A井下倾方向鼻状构造南翼的砂体发育区,西二段砂体发育的范围有限,三工河组、八道湾组砂体分布稳定连通性好。
沙南断块;侏罗系;潜力分析;沉积相;储层预测
沙南断块构造位置隶属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断块由XX断裂和YY断裂相交夹持而成,断块内发育一条被断裂复杂化的西南倾鼻状构造。沙南断块发育于海西运动早期,海西运动晚期及印支运动以后,由于周边断裂的活动,使沙南断块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正性构造单元。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剧烈活动导致沙南断块内发育了一系列正断层[1]。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油气勘探工作以来,先后上钻多口探井,揭示了侏罗系西山窑组(J2x)、三工河组(J1s)、八道湾组(J1b)等多个含油层系。从已有钻探成果看,研究区的主力油层为西山窑组一段(J2x1),其次为西山窑组二段(J2x2),潜力层系为J1s和J1b。然而,近年来沙南断块勘探成功率较低,有利区块认识不清。为此,笔者根据B井区三维工区(见图1),结合工区外K井及L井的情况对主要含油层系的勘探潜力进行分析。
目前发现的J2x1油藏是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构造-岩性油藏。岩性主要为细砂岩、中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粒间孔、剩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由于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使更多的原生孔隙得以保存,孔隙度为6.1%~31.6%,平均为22.67%;渗透率(0.012~264.00)×10-3μm2,平均值5.858×10-3μm2。总体评价为中等-好储集层。
尽管J2x1储层相对较好,但横向分布具有一定差别。沿物源方向(构造轴部,北东-南西向),砂体存在3个带,其中B井区最厚,约20~40m;A井区砂体次厚,约20~30m;C井区略薄,约10~20m;其间被D-E井区及F-G井区砂体相对较薄的区域所分割(见图2)。这种分布差异是在构造坡折影响下由沉积因素控制造成的,河道分岔使其负载能力下降,在分岔位置卸载,形成砂体较厚区域。A井J2x11412~1416m为水层,且A井向上倾方向的H井、G井、F井油气显示差。上倾方向砂体减薄,沙南断裂发育使得构造高部位地层减薄或缺失,保存条件遭到破坏。整个上倾方向有利区域面积有限,沿A井上倾方向油气藏规模较为局限。
A井下倾方向鼻状构造南翼的砂体发育区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其原因如下。
1.1构造方面
A井下倾方向鼻状构造南翼尤其是其西南倾没端,其构造较陡,仅发育零星南北向或北西向的断裂。尽管没能构成构造圈闭,但部分断裂沟通J1b,对油气运移调整能起到一定作用。
图1 沙南断块J2x构造图 图2 沙南断块J2x1砂体厚度趋势图
1.2沉积方面
盆地侏罗系的沉积相研究表明,J2x主要为河、湖、三角洲及沼泽相的沉积[2-4],而J2x1属于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目前井上的砂体主要是水下分流河道砂,理论上必然会发育分流间湾泥岩或湖相泥岩等细粒沉积,它们可以起到分割作用,为形成岩性圈闭奠定基础。从C井区、A井区、B井区砂体逐渐增厚的发展趋势来看(见图2),在J-L井及三维工区外下倾方向的L-K井间很有可能存在砂体发育区。从波阻抗反演结果来看,其西南倾没端存在着阻抗差异(见图3)。由于J2x泥岩钙质含量高,造成其电性特征表现为高密度、高速度、高阻抗的特点,使得在波阻抗量版上砂岩表现为相对低阻抗,应为岩性圈闭发育区。
注:TK1、TJ4、TJ3、TJ2分别为白垩系、侏罗系地震反射时;K1tg为吐谷鲁群;J2-3sh为侏罗系石树沟群。图3 沙南断块J2x1砂层阻抗反演平面图及Inline680阻抗反演剖面图
1.3石油地质方面
该研究区是长期隆升的正性构造单元[5],又紧邻油源区——XX凹陷,与侏罗系烃源岩的生排烃高峰期和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的成熟期一致,时间匹配性好,油气源供给充足。从B井、L井储层评价可见,该区储层为中等-好储层。其上有J2x1高密度泥岩(约10~20m)、侏罗系正韵律顶部泥岩、白垩系吐谷鲁群(K1tg)底部泥岩多套盖层,储盖匹配良好。
研究区J2x2发育薄层砂体,横向连续性差,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J2x2泥岩发育,一方面对J2x1油气起到一定的遮盖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侧向封堵,造成泥包砂的情况,从而形成有利的岩性圈闭。从已有钻井看,仅在E井、A井区发现含油砂体。因此,认为研究区J2x2含油砂体发育范围有限。
尽管目前研究区J1s和J1b尚未发现油气藏,但由于E井在J1s获油,其上倾方向YYY背斜地面出露J1s油砂,同时K井、H井J1b有大段荧光显示。上述现象说明J1s、J1b曾经成藏,但由于砂体分布稳定,连通较好,后期遭构造破坏致使油气调整到其他层系。研究表明,该区三工河组一段(J1s1)砂体分布较厚且稳定,三工河组二段(J1s2)砂体相对较薄,且变化较快。如K井J1s2砂体减薄,L井未见显示,这说明在K-L井间区域可能存在岩性或油气变化带。此外,研究中发现J1s2砂体向下倾方向存在多个岩性变化带,岩性圈闭相对发育,这为寻找原生的J1s油藏提供了可能。同样八道湾组三段(J1b3)也存在薄层砂体,与J2x2一样极有可能形成岩性圈闭,这需要进一步展开精细研究。
1)沙南断块最有利的勘探层系为J2x1,最有利的勘探区为A井下倾方向鼻状构造南翼的砂体发育区。
2)J2x2砂体发育的范围有限,J1s、J1b砂体分布稳定连通性好。
3)沙南断块本阶段勘探应立足西山窑组J2x1,在广阔的A井下倾方向鼻状构造南翼,综合利用多种勘探技术寻找好的岩性圈闭;特别应重视J2x2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变化,由此探寻J2x2成藏规律;对于J1s和J1b,应立足于已有资料开展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致谢:衷心感谢夏惠平总地质师及袁文贤师傅在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的指导。
[1]黄凯,赖世新.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含油气系统类型及展布[J].新疆石油地质,1999,20(4):287-292.
[2]刘银河.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构造与油气分布[J].石油勘探开发,1999,26(5):12-15.
[3]鲍志东,管守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1):48-51.
[4]张满郎,张琴,朱筱敏,等.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层序地层学研究[J].古地理学报,2000,2(3):27-36.
[5]朱爱国,刘敏,艾比拜.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侏罗系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微相特征[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3(4):1-4,8.
[编辑] 李启栋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1.018
P618 130
A
16731409(2012)11N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