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韵 王文强 刘秀勤
归因(Casualattribution),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原因的归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归因指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文化现象等做出解释、说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认识过程都是一种归因过程。狭义的归因是专指心理学意义上的归因,即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定造成该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因此,心理学中的归因一般指人们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结果做出解释的过程,只有对日常社会行为所做的归因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目前对中小学生的学业归因、学业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作了较多的研究[2-3],但对初中生,尤其是农村初中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的研究较少。学生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处于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不同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们的归因方式。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年级农村在校初中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研究,探讨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特点,及早发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取样法,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中学(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段随机抽取2个班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验,调查前由研究者向被试讲解研究目的、意义及用途,特别强调测试结果绝对保密且与学校管理和评优无关,并采用不计名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共有839人参加测验。施测后得到有效问卷824份。其中初一308人,初二283人,初三233人,年龄12~16岁,平均(13±2.1)岁。1.2 方法
1.2.1 症状自评量表[4](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有9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无该项症状评1分,很轻评2分,中度评3分,偏重评4分,严重评5分。根据总分及各因子分的高低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
1.2.2 儿童归因格风问卷[5](Children’s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该测验由Kaslow等根据归因理论编制,经国内学者李旭修订,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归因形态问卷将解释形态分为3个向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个别性。永久性包括永久的坏(PmB)和永久的好(PmG);普遍性包括普遍的坏(PvB)和普遍的好(PvG);个别性包括个别性的坏(Ps B)和个别性的好(PsG)。总分为积极事件量表得分减去消极事件量表总得分,根据总分情况,解释被试的归因方式。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ANOVA、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1 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见表1。
表1结果显示,农村初一学生PmG、Ps B、TG与初二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PvG、Hope Score存在差异(P<0.05);初一学生Ps B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PsG存在差异(P<0.05);初二学生PmG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提示农村初一学生归因方式的多个维度与初二学生存在明显差别,初二与初三学生在永久性的好归因方式存在差别,初一学生和初三学生在个别性的坏归因方式存在差别。
2.2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见表2。
表1 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
表1 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年级差异()
注:*P<0.05,**P<0.01,下同。a初一与初二之间有差异P<0.05,b初一与初二之间有差异P<0.01;c初一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5;d初一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1;e初二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5;f初二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1
初一(n=308)初二(n=283)初三(n=233) F PmB 0.36±0.17 0.39±0.20 0.37±0.17 1.75 PmG 0.63±0.19b0.57±0.21 f 0.62±0.21 7.38**PvB 0.35±0.18 0.38±0.19 0.36±0.17 1.25 PvG 0.52±0.19a0.48±0.20 0.52±0.18 3.43*PsB 0.62±0.18bd0.58±0.18 0.58±0.21 5.53**PsG 0.51±0.17c0.50±0.19 0.48±0.20 2.95*Hope Score 0.71±0.27a0.77±0.30 0.74±0.26 2.51*TB 1.34±0.30 1.34±0.33 1.31±0.33 0.57 TG 1.67±0.37b1.55±0.37 1.61±0.36 7.76**
表2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表2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
注:a初一与初二之间有差异P<0.05;b初一与初二之间有差异P<0.01;c初一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5;d初一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1;e初二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5;f初二与初三之间有差异P<0.01
初一(n=308)初二(n=283)初三(n=233) F强 迫 1.90±0.56d 1.87±0.58f 2.04±0.55 6.58**人际敏感 1.77±0.56d 1.82±0.64e 1.95±0.66 5.95**抑 郁 1.63±0.51d 1.64±0.60f 1.79±0.64 6.31**焦 虑 1.63±0.50c 1.65±0.66e 1.75±0.58 3.41*恐 怖 1.53±0.53c 1.55±0.61e 1.66±0.67 3.18*敌 对 1.72±0.62d 1.75±0.65f 1.94±0.68 8.43**
表3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
表2结果显示,农村初一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焦虑和恐怖上存在差异(P<0.05);农村初二学生在强迫、抑郁及敌对上与初三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恐怖上存在差异(P<0.05);提示农村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初一和初二学生差,农村初一和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别。
2.3 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分析见表3。
表3结果显示,分别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敌对为因变量,以 Ps B、PsG、PvB、PvG、PmB、PmG、TB、TG及Hope Score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敌对主要受PmG的影响,恐怖主要受TOTALB的影响,即越是应用永久性的好的归因方式,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其对方差的解释度分别为3%、4.9%、6.4%、3.9%、4.8%。越是坏的归因方式,越容易产生恐怖的情绪状态,其对方差的解释度为2.4%。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初一学生的归因方式较初三学生倾向于好的归因方式,即善于应用积极的归因方式,但两者无明显差别;初二学生的积极归因方式较初三差,尤其在永久性的好的归因方式上表现更为突出,总之,农村初二学生的积极归因方式最差,农村初三学生的次之,农村初一学生的较好。研究表明,农村初二学生较少应用积极归因方式,即对事情的归因偏向消极方面,他们在经历一次应激刺激之后,会有长期的困惑和无助感;他们可能更容易将不好的事情的归因归结于是永恒的,不变的。我们对未来是否抱有希望,决定于我们解释形态的2个向度即普遍性和永久性。为不幸的事情找到暂时的和特定的原因是希望的艺术。另一方面来讲,永久性使无助感延伸到未来,而普遍性使无助感散布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去。为不幸的事找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原因是在练习绝望。本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农村初二学生更容易对生活感到无助和绝望。有研究表明[6],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比较简单,主要限于家庭中的亲戚间,学校中的同学间以及师生之间,这时候他们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即压力主要来源于校园,而刘志宏[7]等研究所示,初中生校园压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学生对学校要求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其压力感明显高于其它2个年级,相应的师生关系带来的压力感也达到了最高水平,这可能是导致初二学生无助和绝望较初一、初三高的原因之一。
本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三学生的SCL-90所有项目因子的得分均较初一和初二学生的高,提示农村初三更容易产生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变化。进入初中后,儿童经历着青春期这一特殊时期的心理发育过程,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寻求更多的独立和自主的要求,而有研究表明[8]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也经历着社会支持系统的转型,成人(主要是母亲)是初一年级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而同性朋友则是初二、初三年级被试社会支持的首要来源,从初一到初二年级,是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同时社会支持状况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正是这种强烈的追求独立的愿望与社会支持来源的转变,导致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差。其次,可能是由于近几年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教育的重视及现实中愈演愈烈的竞争使身为农民的父母对孩子的成就期望过高,他们把自己未来的期望放在孩子的肩上。中考的压力使农村初三学生产生了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与吴忠才[9]的研究不一致,初一学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初二和初三学生的得分,且在焦虑、恐怖、偏执和强迫症状上,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得分分别和初二、初三学生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在躯体化因素上,初一学生与初三学生有显著差异;初二学生和初三学生在敌对因子上差异显著。这是否存在地域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SCL-90中各因子主要受永久性的好的影响,即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受积极归因方式中永久性的归因模式影响。自从Abramson等人根据社会心理学中习得性无助理论而提出抑郁的无助理论以来,有关归因风格和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很多研究。如果一个人倾向于把生活中的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则有较大的可能出现抑郁症状[10-11]。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的研究结论相似,青少年对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出稳定的和持久的归因而表现出较低水平的抑郁。同时,在其他心理障碍方面也得出同样的结果。从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看,对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出稳定的和持久的归因可以解释农村初中生抑郁20%的方差。所以,归因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对抑郁的作用最大。归因方式中的其他维度虽然并未进入回归方程,是否它们同样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1-46
[2]孙煜明.学生考试成功结果的归因分析—归因理论的跨文化研究[J].心理学报,1991,36(2):59-63
[3]詹仪,李新乡.初中生物理学业成就归因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4,19(8):52-54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5]李旭,钱铭怡.青少年归因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2):83-85
[6]张厚橹.某中学学生SCL-90测查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545-546
[7]刘志宏,魏华忠,常若松.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207-209
[8]左占伟,邹泓,马存燕.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30-733
[9]吴忠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26(4):55-57
[10]Crittenden K S.Causal attribution processes among the Chinese[M].In Bond:The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1997:263-279
[11]张雨新,王燕.归因方式与抑郁[J].心理学报,1989,34(2):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