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玉,陶 丽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几年来,对民俗体育的的研究和探讨,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尤其是近些年,在交叉学科的旗帜下,与民俗体育联姻的学科纷纷涌现: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民俗文化学等等,其主体已经反映了时代学术的趋向。它既为我国民俗体育的研究带来了蓬勃生机,又拓宽了我们的认识视野。总的来说,民俗体育文化是一定的区域社会的文化事像,对文化事像的研究必须从其特征与价值入手。之所以选取徽州许村大刀舞来进行个案研究,是因为它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现实价值。遗憾的是,这一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无论是从文化艺术或是体育角度都没有得到挖掘和整理,还处在自然传承状态。因此,对该民俗体育项目进行田野考察和文化学解读,不仅对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拓宽徽学研究领域和丰富我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宝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徽州许村,古名富资里,源于东汉,距今1 800多年历史,位于歙县城北20公里处,现有古建筑22处,其中有廊桥、亭阁、牌坊等15处古建筑已经列入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许村因此而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每年的元宵节,许村村民都要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大刀舞庆祝活动,大刀舞是许村一项集武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它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身体文化符号,在歙县许村已传承了1 200多年,它源于徽州的民间信仰和祖宗崇拜,现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表演通过转、跃、翻、顶、扑等动作组成,以驱邪纳福、祈求风调雨顺为文化内涵,体现了徽州人崇武尚武和崇尚正义的民族精神,是忠烈与壮举的解释,更是武术与艺术的完美交融,凝聚着许村民众千百年的聪明和智慧。
据现在的传承人介绍,大刀舞是为了追怀他们的祖先——唐代的忠义公许远和对社会生活的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许远是唐代的一位军事将领,精通兵法,智勇双全,并自创了一套许家刀法,刀握手中出神入化,犹如火蛇之舞,虎虎生威。安史之乱爆发,睢阳许多太守和节度使非逃即降,在安广绪23万叛军压境的危机关头,许远与援军主帅张巡一道誓死守城。许远凭借超群的刀法,冲锋陷阵,只身杀敌数人,最终以身殉国,他的爱国精神与忠烈壮举先后得到从唐至清的23位皇帝嘉奖。五代战乱时,许远之孙许儒举家由河南迁至徽州许村定居,繁衍生息,家族日益兴旺。为缅怀先人,教育后人,更不让许家刀法失传,许氏后人随定于正月十五忠义公许远纪念日的晚上,由许氏所有宗祠派出一支舞刀队,执着两丈高的大刀,在村中十里长街,来回舞个通宵。此后,在许村的林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下,其生产生活的松散性特点需要一种凝聚人心的社会事项,于是大刀舞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维系许村社会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民俗活动,并代代相传,形成了奇特的大刀舞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大刀舞在许村流传1 200余年未曾间断。抗战胜利之时,许村就派出大刀舞队伍步行几十里赴屯溪表演,其精彩的演出为庆祝活动大添色彩,表达了徽州人民同仇敌忾的意志和胜利的喜悦。在“文革”期间被指为“四旧”,禁演挨批。“文革”以后,该项民俗体育活动才得以复活。国庆三十周年,许村派出大刀队参加歙县县城的庆祝活动,一时万人空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许村大刀舞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多次参加省、市、县民俗表演,受到国内外民俗学家的高度评价,堪称徽州一绝,并在第二届、第六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上亮相,一时蜚声中外。
1.2.1 大刀舞活动的装备与人员组成
许村大刀舞活动的装备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彩旗、长钱、小刀(小号刀)、大刀(大号刀)、锣鼓。彩旗1竿,由1人执把;长钱4串,每人各执1串;小刀共8杆,每杆长3米,重20余斤,每人持1杆;大刀共1杆,长10米,重100余斤,由7至9人共同操作;锣鼓2对,每对锣鼓由2人抬行,前者手提锣在前敲打,后者双手各执1棒边行边打鼓。其他参与人员包括:领队1人,领队由村中德高的长者担任,他是整个活动的领路人;承担各项杂差的10多人。这些组成人员除了领队以外均是由村中身强力壮的许姓男性组成,活动表演者均穿红色类似于古代战士服,头扎红色头巾,腰系2尺余长的黄色腰带。
大、小刀均是选用柢、稍悬殊不大的整根毛竹制作,稍部剖开轧成刀状,内点数根蜡烛,外糊白纸,彩绘各种寿星和历史英雄人物图案,并以各种花草鱼虫做点缀,柢部插一杉木作刀柄。长钱的顶端扎成蝙蝠状,下端扎成元宝状,每一元宝内各点一蜡烛,元宝外写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杰地灵物华民康”等字样。
1.2.2 大刀舞活动的流程与结构:兴刀、游刀、舞刀
许村大刀舞的表演结构由兴刀、游刀和舞刀三个部分组成。大刀舞的系列活动一般是从每年正月初八开始,十五晚结束,为期七天。
兴刀:每到正月初八,由村中年轻人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召集全村村民,手捧“许远大王位”的红纸牌位,在炮竹和锣鼓声中到许村祠堂,立起牌位后,一起下跪祈祷。众人在焚香化纸参拜后,将牌位置放于祠堂。祭拜后,由村长牵头成立舞刀队,并挑选参加大刀舞活动的表演人员。正月初九至十四各参演人员开始按照大刀舞的活动程式进行排练,这一过程称为“兴刀”。
游刀(图1):正月十五上午,舞刀队开始游村。当全村响起第一遍锣声,村民纷纷奔向祠堂集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久第二次锣声响起,大刀队由祠堂开始出行游村。一长者在前引路,1人扛着上写“许村大刀舞”的彩旗紧随其后,彩旗之后是4人各持一串长钱,挂长钱的细竹竿顶部留有一蓬竹叶,预示“四季常青”。接着是8人各持1杆3米长的小刀、9人共同抬着1杆10米长的大刀以及锣鼓从宗祠鱼贯而出,执刀者和锣鼓手在鞭炮声中边行边跳,形似舞蹈。紧随其后的是哈蜊、旱船和各色鱼灯,丑扮的老渔翁,分别以各种滑稽动作表演着,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其动作有望花、模仿牛、羊、马、兔等穿插于其间助兴。其游行的路线是:由许氏宗祠当街而下,路经各家各户再返回社屋盘龙结束。整个游行队伍长达数里,所路过之户均要燃放鞭炮,预示纳祥接福,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前后约两个小时。游刀活动将许村春节喜庆推向高潮。
舞刀:正月十五傍晚,大刀队按照游刀出场的顺序先后来到许村古建筑——八角亭前的广场,进行舞刀表演。舞刀表演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舞小刀为主,下段是舞大刀,小刀配合。舞刀时,锣鼓喧嚣,4串长钱分别立在场地的四角,上写“许村大刀舞”的彩旗立在场地上方中间。舞小刀时,大刀立于场地中央,八竿小刀围着大刀走阵,边走边跳边舞。走阵类似于军队出征和战前的布阵,其阵势主要有“八卦布阵”、“白刃翻飞”、“金蛇狂舞”、“锋芒众砺”等(图2-4)。小刀不停地变换着队列队形,似如千军万马驰骋战场,让观者感到身临其境。下段舞大刀时,最高潮应属“大刀割麦”(图5),是将大刀舞动成割麦的样子舞动一周(360度)。大刀舞动结束后,大刀队要到本村宗祠还福,整个活动结束。
作为一项民俗体育活动,许村大刀舞既是一种民俗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不仅具有民俗的集体性、传承性、规范性等一般特征,在社会文化的器物、行为和心理上也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传承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大刀舞民俗体育活动是在徽州许村这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形成并传承和发展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大刀舞活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许村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对大刀舞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许村位于徽州歙县城北20公里处,北依黄山。许村受多山地理环境的制约,其生产工具演化出适合林业生产的有效工具。“生产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其文化发展模式与所用工具的效率成正相关”[1]。受生产方式的影响,许村大刀舞所使用的器材装备均取材于当地林木,刀与长钱的制作更是体现了山区林农文化的特点。
林农生产方式和徽州社会武术的兴盛是许村人文环境的重要特点。受人文环境的影响,大刀从纪念祖先而舞渐变成今天的竹制大刀以及大刀舞动的文化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大刀割麦”充分表达了村民祈求谷物丰收的愿望。大刀舞在舞刀过程中,9人的集体协调配合、小刀的武打动作与大刀的协调配合将许村的农事生产与武术融为一体以及场地内外表演者与观众的内外呼应均充分表达着许村地域社会的文化特色。
许村在历史上是个典型的宗族制社会,素有“东南邹鲁”的美誉。现今该村人口有1 300余人,仍保留着聚族而居的文化传统,尊祖现象也一直延续至今。大刀舞作为许村社会的一项特殊的集体活动方式,其传承离不开许村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并在特定的许村社会关系包围之中。这种社会关系及其参与活动的行为都包含着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血缘、地缘的组织关系,而表现出组织建立演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规定性行为。大刀舞起源于对祖先许远的怀念与崇拜,其组织方式是以许姓宗族为单位,推崇的是集体精神和对一切真善美的追求。所有的表演人员均是许姓男性成员,活动的程序也是尊卑有序。在考察中,许村人也均认为此项活动不能外传,否则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不孝,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这些“相对统一的活动行为模式较为集中体现了社会调控的需要,并作为一种文化手段调控着社会关系”[2]。可见,大刀舞的活动行为过程,带有隆重的地方宗族性色彩。
一生致力于文化研究的马林洛夫斯基认为:“文化心理存在的基础是人的需要”[3]。许村大刀舞作为一项民俗文化,其传承与发展都集中体现了广大民众的集体需求,同时又协调和观照着民众的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大刀舞在许村传承了一千多年,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许村民众集体的智慧和创造,更是民众价值观念、审美心理和宗教信仰整合的结果。作为大刀舞这项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主体的人,不仅生活在物质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中,其心理过程是围绕活动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大刀舞活动心理的物化表现为“兴刀”的仪式行为、舞刀的活动行为和艺术的创造行为。
在大刀舞的“兴刀”仪式中,民众怀着祈诚的心理,期望通过仪式,祈求祖先神灵保佑,满足某种愿望,求得心理平衡。通过参与舞刀活动,找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强烈的归属感,“大刀割麦”更是饱含了民众有求祖先保佑其农事生产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的民俗心理。大刀舞活动心理的多元性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共同存在于民众的精神世界中,贯穿于大刀舞活动的始终,并为大刀舞活动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作为一种强烈的符号指代,凝聚着许村人根深蒂固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体验。
在全国范围内有关大刀舞的记载和研究寥寥无几。从记载和现实态的田野考察来看,许村大刀舞是源于许姓村民自发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活动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所具有的文化资源为其在更广泛意义上推广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刀舞作为一项民俗文化,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的方式得以传承,它对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的影响更多的是靠其活动行为性的感染来实现的。大刀舞在许氏祖祖辈辈传承了千百余年,通过其活动形式使参与者从中获得一种归属感和亲切感,不仅统一着群体的行为方式和民俗心理。更重要是通过项目活动形式的传承,使得这一厚重的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大刀舞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其内容、结构、形式和特点不仅保存着原有的地方民俗和社会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并伴随着地方民俗和社会的变迁其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
民俗体育“往往能够成为历史的风向标、时代的晴雨表、社会的温度计,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展示历史的风貌和时代的印记”[4]。许村的大刀舞是一颗根植于徽州社会历史土壤中的种子,是徽州文化大厦的重要基石,它的社会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大刀舞作为一项特殊的民俗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必然印记着许村历史的信息,反映了当时许村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状况,是一种社会实践和文化的活态表现形式,作为一项原生态的保留和反映,其中必然包含着丰富的徽州历史文化信息。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许村大刀舞是在重要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和重要历史人物“许远”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历史事件和人物对许村大刀舞的传承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中可以间接地反映这段历史,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二是许村大刀舞的活动组织形式、器材装备、活动结构等都体现出许村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民俗民风,它是许村社会生活中最积极和影响较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许村大刀舞作为一项非官方的、一种民间口传的、活态的存在形式,其历史价值可以弥补正史典籍的伪饰和不足,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已失去的徽州历史和文化。
许村北依黄山风景区,距离黄山北大门25公里,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徽文化底蕴赋予大刀舞极大的旅游开发优势。大刀舞流传至今,已不仅是许村人每年元宵节期间的文化盛宴,还成为了黄山市旅游文化活动的特色项目,先后在澳门和杭州经贸会上进行了参演,后经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成为蜚声祖国大江南北的文化珍宝。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特性”[5]。许村大刀舞是在徽州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独立生长起来的一项民俗文化资源,凝聚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文化内涵,它与其他地域的民俗体育迥然不同。大刀舞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应是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就观赏性而言,大刀舞表演者的服装、表演结构造型以及器材装备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观赏性。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必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刀舞活动的兴起是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构成并参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作为生活必须的文化组成,反过来又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自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教育价值。大刀舞民俗的文化教育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大刀舞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传说典故、忠义廉耻、礼仪规范、纲常伦理等,其文化内涵丰富,是一个体系相对完整的文化系统。在许村祖祖辈辈大刀舞活动中,许氏族群不断接受着大刀舞相关的文化教育与熏陶,不仅从中获得了大量文化知识,对其体育生活与日常生活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感化。大刀舞是在徽州孕育产生并成长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和文化载体,容纳了丰富的文化观念和信仰习俗,真切的折射出徽州人对真善美坚持追求的轨迹和坚强信念的历程。“人格的塑造是由人的品德、动机、兴趣等构成的”[6],今天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刀舞活动包涵的忠君爱国思想、崇尚集体主义精神和中国优良传统美德,正是人格塑造的基本内容,这种教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得以潜移默化的实现,使人在娱乐中接受。
许村大刀舞历史悠久,它的形成与徽州的地理环境、社会的宗族制度、民俗心理及其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其活动形式打着徽文化的烙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载体,大刀舞承载着许村人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自我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许村大刀舞进行现实态的田野考察和科学地进行文化学解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这项体育活动。同时挖掘其文化价值,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对当前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将发挥重要作用。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93.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60.
[3]朱炳样.人类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45.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0.
[5]构筑旅游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8-08-08.
[6]李晓云.传统文化与人的素质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