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坚持多维关怀,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人文管理,促使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生活上推行“亲情式”关心。把大学生村官当成亲人,各镇街均为大学生村官购齐洗浴、床被、餐炊等不少于1000元的生活用品。对于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村官,各街镇及时给予经济帮助。大学生村官张琦,曾打算到待遇更好的重庆市烟草公司工作,后被组织关心深深打动,留在了边远山区接龙镇铁矿村担任村委会主任,两年时间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的富裕村。
工作上采取“1对1”帮带。针对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文化水平较高,实践能力相对偏弱的实际,建立了“四级”结对帮带制度:区领导、区级相关部门领导、镇街班子成员、村“两委”负责人分别结对大学生村官,实行1对1帮带、手把手传经。通过帮带指导,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眼界广、信息灵、资源多的优势,指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销售农产品1329吨,引进增收项目32个,实现经济效益达7300万元。
思想上开展“经常性”引导。设立了大学生“村官110”热线电话,组织部、共青团、妇联设立了谈心室并印发了注明联系方式的服务卡,开辟了大学生村官网上沙龙,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团委,为他们交流思想、消减郁闷、进步成长提供经常性帮助。目前,先后有3名大学生村官被选举担任村书记、主任,45名担任副书记,37名担任“两委”委员。在去年镇党委换届选举中,3名村官还进入镇党委领导班子。
(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单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