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朝强,袁立忠,朱焱辉 陈兆明,牛胜利 (中海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 广州510240)
惠州凹陷A井区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以古近系文昌组NA油组为例
戴朝强,袁立忠,朱焱辉 陈兆明,牛胜利 (中海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 广州510240)
惠州凹陷深层古近系文昌组 (Ew)处于勘探初期,钻井资料稀少,因此通过对惠州凹陷A井区A-1井古近系文昌组NA油组 (EwNA)的岩性统计及钻井取心的沉积构造进行观察,证实了该井钻遇的EwNA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地震相进行研究,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及下凹充填地震相;并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划分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相,确定了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为该地区Ew地层以后的勘探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震相;沉积相;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
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分析通常来说是通过岩心、露头和测井资料来进行的,但是对于海上油气田勘探来说,钻井较少,钻探层位大多不深,岩心和测井资料极为稀少,而目前随着勘探的深入,需要逐步向深层古近系挺进,因此对于古近系沉积相的研究往往就要依赖地震相的识别来进行。地震相是地下地质体的一个综合反映,也可以认为地震相是沉积相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的总和[1,2]。惠州凹陷属于珠江口盆地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北部坳陷带 (珠一坳陷)中部,是南海东部海域最富烃的凹陷之一[3,4]。该次研究的区域位于惠州凹陷西南边缘、东沙隆起北坡断层转换带上。笔者通过在惠州凹陷A井区对古近系文昌组NA油组 (EwNA)在剖面上形成的特殊地震现象进行了分析,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对EwNA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步有利区带的识别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图1 A-1井EwNA岩性类别频率分布直方图
岩性及沉积构造是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一定的沉积环境中总是发育一定的岩性、沉积构造及其组合[5,6]。通过对惠州凹陷A井区EwNA的岩性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区内EwNA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粗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 (图1),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含量高达51.3%,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含少量暗色矿物,粒径一般2~3mm,最大5mm,圆度以次棱角至次圆状为主,颗粒分选中等到差,胶结中等-疏松,单层厚度多在10m以上。从岩心描述来看,平行层理及大型槽状交错层理非常发育 (图2(a)、(b)),反映了此处离物源较近,辫状河道及心滩沉积比较发育。此外辫状河废弃河道沉积也比较常见,岩性主要为灰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深灰色粉砂质泥岩互层,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底部见辫状河废弃河道滞留沉积 (图2(c))。该地区泥岩呈深灰色,质纯,致密坚硬,是还原环境下的产物,反映了湖相的沉积环境。因此,通过岩性统计分析及沉积构造描述,A-1井钻遇EwNA主要发育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图2 A-1井EwNA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造发育特征
该次研究是以惠州凹陷A井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进行地震相分析,综合考虑地震相的外部形态及内幕反射特征,对惠州凹陷A井区EwNA的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及下凹充填地震相 (图3)。通过A-1井钻井取心确定该地区沉积环境,并参考惠州凹陷区域地质背景及沉积条件进行分析,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确定了该地区EwNA沉积时期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相。该区地震相与沉积相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惠州凹陷A井区地震相与沉积相转化关系表
楔状地震相主要发育在断层转换带物源出口区的陡坡带上,代表了高能的水流环境,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的反映,在单井上主要为含砾砂岩沉积,粒度较粗,分选较差,反映了高能环境下的辫状河道不断改道,又快速堆积的特点 (图3(a))。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主要是指由一组平行或相互近于平行的地震反射同相轴构成的地震反射特征,主要代表了一种中-低能的沉积环境[7](图3(c))。在该地区可以细分为席状亚平行中频弱振幅连续、席状平行低频中振幅连续及席状平行中频强振幅连续3种类型,分别代表了3种不同的沉积相。席状亚平行中频弱振幅连续和平行低频中振幅连续反射特征在该地区地震剖面上交互发育,代表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砂体与分流间湾泥岩交互沉积的特点,反映了水流能量不断变化,辫状河道不断改道;而席状平行中频强振幅连续反射特征主要发育在远离物源的地区,代表沉积环境较为稳定,从区域地质环境来分析,主要为滨浅湖沉积。此外在研究区中部地震剖面上还能看到下凹充填反射特征,其特点是同向轴底部起伏不平,有明显下凹特征,并切割下伏同向轴,内部振幅较弱,代表了较强水动力条件下河道的切割充填特征 (图3(b))。前积地震相主要发育在断层转换带左、右两侧陡坡带,向凹陷中央逐渐延伸,剖面上连续性较差,弱振幅发育,前积结构多呈倾斜亚平行,代表了湖退期扇三角洲不断向凹陷中央推进 (图3(d))。
图3 惠州凹陷A井区EwNA地震相
通过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确定了A井区EwNA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相的分布范围 (图4)。
EwNA沉积时期,整个地区总体表现为湖退砂进的特点,物源主要来自东沙隆起。来自西南部的碎屑物质沿着断层转换带斜坡进入研究区,在近物源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水动力能量较强,在岩性上表现为大套的含砾砂岩夹薄层泥岩沉积。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左前侧和右侧,由于坡度较陡,水动力能量很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随着辫状河三角洲向东北方向延伸,西侧辫状河道水动力能量较强,在平面上可以看到决口扇沉积发育。但由于左侧的扇三角洲对辫状河三角洲产生侧向切割,使得辫状河三角洲发育面积变小,在远端形成一个较小的扇状沉积朵体,向西北方向展布。而东侧主河道入湖后分叉,碎屑物质经3条主水道进入湖泊,左侧水道入湖后向西北延伸并不断分叉,形成了分流河道网状体系,中间被分流河道间隔开,在端部形成了2个扇体沉积。中部主水道水流强度较大,因此造成河道改道频繁,在纵向上从主河道区向两侧不断侧积,在平面上不能有效区分辫状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道间沉积,使得分流河道微相最终形成连片沉积,形成较大的沉积朵体。
图4 惠州凹陷A井区EwNA地震相及沉积相平面分布图
1)通过惠州凹陷A井区A-1井岩性统计,主要以含砾砂岩为主,钻井取心描述发现,平行层理及大型槽状交错沉积发育,分析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泥岩深灰色,纹层中水平层理发育,反映了湖相的沉积环境。
2)对惠州凹陷A井区EwNA的地震相进行了划分,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了楔状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地震相及下凹充填地震相。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主要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及滨浅湖相。
3)确定了A井区地震相及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研究区西南部物源入口处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两端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中部地形减缓,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向东北方向进入凹陷,主要为滨浅湖沉积。
[1]沈守文,彭大钧.SB地区西山窑组上部地震相与沉积相分析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9,21(3):32~36.
[2]徐怀大,王世凤,陈开远.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 [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3]陈长民,施和生.珠江口盆地 (东部)第三系油气藏形成条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龙更生,施和生.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中新统地层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分析 [J].中国海上油气,2006,18(4):229~235.
[5]林壬子,张金亮.陆相储层沉积学进展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6]王良忱,张金亮.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7]周建林.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北部沙三段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研究 [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2(4):67~70.
Seismic Facies Characteristics and Sedimentary Facies Analysis of NA Oil Formation in Wenchang Formation of Wellblock A in Huizhou Depression
DAI Chao-qiang,YUAN Li-zhong,ZHU Yan-hui,CHEN Zhao-ming,NIU Sheng-li(First Author’s Address:Shenzhen Branch of CNOOC Ltd,Guangzhou510240,Guangdong,China)
The Paleogene Wenchang Formation of Huizhou Sag was at the early exploration stage,there were little drilling data.By analyzing the lithology and core sedimentary structure from Well A-1in Wellblock A,it was proven that braided river delta deposits were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well.On the basis stated,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seismic facies includes wedge-shaped seismic facies,parallel-subparallel seismic facies,foreset seismic facies and concave filling seismic facies.The sedimentary facies include braided river delta plain sub-facies,braided river delta front sub-facies,fan delta facies,shallow lake and shore facies.It provides a solid base for the seismic exploration of the Paleogene Wenchang Formation in the area.
seismic facies;sedimentary facies;Huizhou Sag;Paleogene;Wenchang Formation
P631.44
A
1000-9752(2012)10-0051-04
2012-02-28
戴朝强 (1981-),男,2006年大学毕业,硕士,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编辑] 龙 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