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 旸,冯 阳
(南京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随着科学技术逐步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高科技园区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城市景观空间中重要的节点,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企业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的展示以及质量的提升存在积极意义。
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是国家科技产业发展趋向的风向标,具有时代精神和科技性,能够提炼园区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科技园一般建于城郊开敞地带,与住宅小区尺度较小,布置精细的居住区景观相比,工业园区环境更注重较大尺度的规划和大面积的效果;与原始自然景观相比,工业园区环境体现出更多的人工匠心。在这种场地开阔、周围环境配套设施比较简陋的环境中,协调建立提供必要条件是首要任务。
在我国,高科技园区建设蓬勃开展的同时,园区景观建设也存在较多问题。在各类问题中,景观设计缺乏企业文化内涵是亟须改变的。很多园区景观主要停留在简单的绿化层面上,缺乏特色与语义,不能从景观上展现出企业的文化特征及行业理念,更没能扛起传承企业文脉历史的重任。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积淀制度、行为准则等。企业的领导风格、管理方式与行业特点、竞争特性等密切相关。陈学璞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概况为三部分,一是在企业发生的有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二是企业生产环境和员工生活环境的优化、企业文明形象的塑造,以及员工素质、产品与服务的文化含量的提高;三是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专家孙兵认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表现为行为,即凝聚力,包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随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企业文化最终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园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与其他社区文化一样,高科技园区文化建设是公民性、公益性、发展性的需求。高科技企业是高科技园区的主体,园区文化中不仅包含企业文化,还包括企业文化与园区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园区文化在宏观上引导企业文化,使新进企业的企业文化本土化;企业文化也同时丰富了园区文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社区文化的高科技园区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园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和社区文化的企业化。
景观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高科技园区的物质景观是它的形式表达的载体。同时,它通过景观的色彩、风格、尺度等形式语言表达文化含义。景观设计是企业经营理念、团队精神、特色产品和发展方向等企业文化的综合展现。将物质构景元素与人文因素,如地域特征、企业文化等相结合,提升园区景观的文化层次,改变园区枯燥、人文关怀缺失现象,使园区景观超越物质走向精神层次。
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海湾(San Francisco Bay Area)的南片,是一条近50km的狭长地带。这是一个由十几所大学和几千家高技术公司组成的新兴工业区,交通便利,航空港、高速公路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和电脑软件产地。硅谷的名称来源于用来制造这些电子装置的高纯度的硅。与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同,硅谷不是任何一个城市内部的园区,事实上它由一系列城市组成,总人口达670万人,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立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也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硅谷地区十分重视重点景观节点设计,对园区入口处、风景区、风景走廊等的建设,从造型、体量、色彩、质地,以及电线、树木、标志物的布置等都要求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同时满足企业文化宣传。硬质铺装大多采用石材,色调较为朴实,多为灰、白,加之树冠的掩映,使得环境与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硅谷园区内多个企业,各单位可以自主通过软质景观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各个公司都十分重视企业内部软质景观(植物、水景)的绿化和美化,作为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一个途径。硅谷园区建筑立面大多以方格型为主,通过色彩搭配和不同的面积组合,每个企业根据其企业文化创造属于各自的建筑特色。颜色与格式的选择是与企业其他形象元素相同的,也使得园区整体风格协调统一。园区内建筑风格简洁明快,体现了高科技氛围。如Intel和3Com的蓝色,Apple和SGI的暖色,形成个性化的立面。许多公司还通过在喷泉、水池、植物造型设计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花园式企业环境烘托出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此外,硅谷导向标识设计具有自己的特色,力求个性化(图1、图2)。导向标识根据各企业文化特色进行的独特的设计,极具导向性与吸引力。
图1 硅谷惠普公司标识
图2 硅谷惠普公司导向标识
景观节点的导向性,不仅指构成的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感,从更高层次上,还指对观者精神的导向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亦兰教授提出,人性化建筑外部空间可以通过创造环境中的视觉显著点来实现,同样可以借用在景观空间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他提出,景观视觉点可以通过破坏知觉图形的连续性来实现。高科技园区中,大尺度空间过长的线形容易缺少变化、产生单调感,因此,在线型空间的造景中可以运用起景、中景、端景引导视线的停驻、转换和流动,这样会使观者的视野常处在变化中,从而既创造出视觉显著点又保持了视觉新鲜感。
本文涉及的硬质造景包括利用石材、木质、铁质材料加以塑造的景观小品、雕塑铺地设计及用这些材料铺装、拼贴的地面等。管理者的经营理念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园区景观中的不同硬质景观能够展现不同的企业文化内涵。利用景观小品或者雕塑等硬质景观营造小场景并在这其中带入所需传达的内容。一般来说空间中的小品、雕塑等都最能成为景观中的视觉显著点,若把一些关键性的构建,信息内容,诸如企业宣传,文化传播等内容布置在这个位置,就能够控制全局,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
在园区景观环境中,地面和铺装的设计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和管理者的日常感受。地面材料的使用和构成是非常多的,要从企业的地域性、企业的类别和企业的文化等方面,来考虑如何把设计要素中的功能性,耐久性、安全性、可维护性以及文脉特征融入设计之中。例如:具有当代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企业在园区内正在采用通过地面铺装的材质、颜色来限定人和各类运输工具的活动范围。这个可以大力提高生产中的工作效率也规范了人和运输设备之间的活动范围。这个可以大力提高生产中的工作效率,也规范了人和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地面铺装设计能定义出过渡空间,特别是园区地面铺装的改变,能够暗示园区内建筑的出入口,并且在一定区域的不同使用功能。
软质造景以植物为主。植物最大的特点是其可生长、灵活多变的属性。不同于硬质材料,不如其他手法的形状细腻,其生长季节性也限制了植物组景的观赏时间。所以用它作为企业宣传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求图形的层次必须简洁,具体手法可以有扎景、修剪等。
企业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在园区中设计出文化感强烈的场地空间,需要与地域文化结合,因此绿化物种的选择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的体现之一,通过种植有当地特色的树种以体现企业所在地域特色性。
色彩含有隐喻某种文化和直观象征的作用,由于色相的明显差异,每一种色都有自己的表情,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可以通过色彩区分景观的不同空间、不同功能、突出景观重点、亮点等,从而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园区的色彩是蕴含在企业文化中的最抽象的部分,传达了企业的重要信息和产品特性。强调企业色彩是企业环境和企业精神达到统一和谐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图3),建筑师Jon Jerde试图通过建筑色彩造型等细节设计,引起人们对历史的联想,他选用了近28种颜色,使建筑犹如一幅色彩绚丽的粉笔画,显示了一种热烈的节日气氛,充分展示了当代的商业文化;又如新疆吐哈石油广场的景观设计,代表石油的黑色是景观体现企业精神的主要色彩。通过黑色来传达力量、坚毅和爆发力,正符合石油企业的特质。一些景观空间中的标识牌、中心雕塑也常采用醒目的颜色来吸引人的注意。
图3 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
在景观色彩的制定中,色彩多以低明度色彩为主,朴实沉稳,巧妙、灵活地利用色相变化可以给园区空间带来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展现企业文化,同时会对人们产生心理暗示,继而指导人们的行为。
园区标识系统最能体现企业的个性和生存理念,是园区景观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景观要素。标识是个体的视觉元素,往往只体现单一功能或用于显示独特特征的一种载体,而标识系统是系列化的标识群体。运用标识系统传播企业文化的方法比较灵活常用,可以以标示牌、雕塑、点睛组团等各种方式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客户和过往行人能容易看清企业的名称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小品结合了实用性、观赏性、艺术性的特点将企业的经营理念、特色产品、生产流程贯穿在设计中,突出企业文化,以提升整体形象、赢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景观管理是对创造出的景观和需要保护的景观进行长期的管理,以确保景观价值的延续性。对于已经形成的生态景观进行持续的保护和对人文景观进行及时翻新与更替,是园区景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许多园区在经过初期建设后,忽略后期持续的维护和建设,缩短景观寿命,不利于高效高质的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
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对高科技园区景观空间塑造赋予了新的内容,本文从重点节点设计、硬质景观的塑造、软质景观的塑造、色彩建设的定制、标识系统的设计以及建立园区管理制度这6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塑造完美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景观。高科技园区作为城市景观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亦担当着企业文化的宣扬,社会新文明的缔结职责。设计师在关注景观绿化建设之余还应该将视线投注于企业文化的宣传与传承,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对其企业文化、产品特性及所处地域的特点有充分了解,寻求合理的开发利用模式,在设计中予以体现,为构造新时代的社会文明作出贡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吉亚妮.VI视觉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信息,2007(31):38~39.
[3]刘滨谊.走进当代景观建筑学[J].现代建筑,1997(3):64~65.
[4]西蒙·贝尔.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钟书华.科技园区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7].袁 犁,姚 萍.基于城市CIS原理的小城镇景观识别分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50~51.
[8]文剑刚.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9]杨公伙.视觉与视觉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0]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J].中国园林,2004(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