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力学应变采集软件设计

2012-11-14 11:05:56吴忠锴马铁华梁志剑
电子测试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电桥上位电阻

吴忠锴, 马铁华,梁志剑

(1.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2.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51)

0 引言

LabVIEW是测控领域优秀的图形语言开发环境,摒弃了晦涩难懂的文本代码,软件开发周期短、易于维护。结合力学实验应变采集系统,在LabVIEW2010平台下设计了应变数据采集软件[1]。

1 系统总体结构

1.1 应变测量原理

测试系统以电阻应变片为传感器件,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测试件表面,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形,电阻值也相应变化,经过电桥电路将电阻值变化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滤波、模数转换(A/D)和接口电路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假定被测试件长度为L、电阻阻值为R,变形后长度(L+ΔL),物体受力后轴向变形为ε,则:

其中K为应变片灵敏度系数,由公式可以看出,计算出电阻相对变化量就可以得到应变值,但相对电阻变化难以测量,常用惠斯通电桥将其转变为电信号,电桥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电桥连接图

当公式中R1R3=R2R4时,电桥平衡,输出电压Δe为零。在电桥平衡状态时,桥臂电阻产生增量,U保持不变,输出Δe仅与电阻增量有关,则电压变化量就表征了应变变化量[2-4]。

1.2 系统工作原理

力学实验台金属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弹性变形,以电阻应变片为传感器,经过电桥测量电路,将被测件的应变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A/D变换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以FPGA为主控芯片,控制A/D的工作时序,将数据读入内部FIFO中,USB接口芯片再将FIFO中的数据传到USB总线上。上位机程序调用动态链接库DLL实现USB通信,上位机界面实现数据采集、实时处理显示等操作,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 2 系统结构框图

2 软件设计

2.1 软件流程设计

软件设计遵循模块化、结构化设计方法,主要完成装置选择、参数设定、数据显示、数据回读功能,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

2.2 关键功能模块设计

2.2.1 下位机与上位机通信

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使用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接口芯片选择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芯片,在Labview下应用NI的板卡无需专门编写驱动程序,对于非NI公司出产的板卡就不能直接调用驱动程序,自制板卡利用动态链接函数库DLL,DLL文件使用VC++高级语言程序编写。在LabVIEW中“调用库函数节点”模块,完成数据通信[4-5]。

图 3 软件流程图

2.2.2 电桥平衡

电桥平衡是软件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如果不消除电桥不平衡因素的影响,应变测试电路的输出会在没有应变输入时远离零位,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确。软件平衡原理:先采集数据判断是否在平衡范围内,如果在范围内则提示已平衡,如果不在范围内,判断电位器的移动方向,并向硬件中发送命令向上或向下调节电位器,直到采集的数据处于平衡范围。

2.2.3 实时数据采集

多线程指一个程序中执行多个线程的能力,在一段时间内,并行完成多个任务,LabVIEW对多线程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只需要将不同的模块放在不同的while循环中并行运行,这样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6-7]。程序划分为三个while循环,第一个循环响应前面板的操作;第二个是数据采集循环,由于数据采集的耗时比较长,为了避免数据采集时与其他操作冲突,占用过多系统资源,造成程序瘫痪,将数据采集模块放在单个while循环中;第三个循环是数据处理,对原始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并通过波形图表显示出来。

3个循环之间运用队列技术进行数据通信。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多线程和多个VI之间传递数据),当产生数据的速度比处理数据的速度快时,其缓冲作用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也调节了各线程间的运行速度[1,8]。

数据采集是软件的核心,采集流程是:依次发送复位、采集通道、采样频率、开始读数命令,之后进入采集循环,调用DLL读取硬件数据,采集停止跳出循环后发送关闭读数命令,程序框图如图4所示。

图 4 程序框图

3 软件前面板

参数设置界面主要包括测量通道选择,桥路连接方式(全桥、半桥、1/4桥),显示量程设定,装置设置,静态参数设置(灵敏度、应变片阻值、载荷修正系数),设定好的参数会显示在屏幕上。

数据采集包括扫描采样和载荷采样两种方式,扫描采样是显示实时采集的数据,载荷采样根据载荷值显示应变值,采样前还需要设定采样通道和采样频率,开始采样后,变换不同的通道可以看到该通道实时采集的数据。采样完成后,可以将数据以二进制文件格式保存,便于以后分析查看,上位机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上位机界面

4 实验测试

实验时例如选择冲击杆装置,1kHz采样率,数据波形如图6所示,振幅较大的地方为冲击时产生的波形。

图6 冲击杆测试数据

5 结束语

以力学实验应变采集系统为背景,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LabVIEW平台下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实现了参数设置、数据实时采集显示、数据回放等功能,利用队列、多线程技术提高了程序运行效率和系统稳定性。软件接口简单、开发周期短、易于维护。

[1]陈树学,刘萱.LabVIEW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新.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程控动应变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D].沈阳:东北大学,2008:7-9.

[3]谢锐.旋转构件实验台动扭矩及扭振测试技术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09:17-18,30-32.

[4]张浩茹,谢锐,崔冬梅.基于FPGA的应力应变测试系统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2012,26(2):158-161.

[5]苗立交,杨新华,王巍.基于LabVIEW的动态链接库的设计与调用[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0(4):71-73.

[6]冯林,李莉,吴振宇,等.基于 FPGA 的 USB 虚拟示波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7):59-62.

[7]雷振山,魏丽,赵晨光,等.LabVIEW高级编程与虚拟仪器工程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8]唐进元,李松,邵文.基于LabVIEW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齿轮传动振动测试系统[J].机械传动,2011,35(1):5-7.

猜你喜欢
电桥上位电阻
电阻大小谁做主
巧测电阻
特斯拉 风云之老阿姨上位
车迷(2018年12期)2018-07-26 00:42:22
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实验研究
电阻焊
“三扶”齐上位 决战必打赢
基于ZigBee和VC上位机的教室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
以新思路促推现代农业上位
学习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04
双源电桥测高阻关键环节和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