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方玲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实证研究
张倩方玲
(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本文通过计算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指数对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皖江城市带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劣势;第二,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参差不齐,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的优势产业较明显,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滁州、巢湖、宣城和池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相似,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为提高竞争优势,皖江城市带各个地区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优势,建立城际协作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发挥集群效应。
皖江城市带;空间集聚;制造业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特定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这种空间集聚会形成非匀质平面的经济空间,而经济活动的这种突出的地理特征在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马歇尔认为中间投入品和劳动力的共享以及知识溢出诱使企业在空间上接近,获得规模外部经济[1]。韦伯基于微观视角,研究工业的区域集聚现象,提出了集聚经济的概念[2]。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差异学说提出资源禀赋和相对生产率的差异是影响专业化、地域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因素[3]。克鲁格曼则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定而提出的新地理经济模型,认为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市场需求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的地理集中[4]。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Porter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提出了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钻石理论”[5],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中国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多关注的是单一产业的空间分布,如我国IT产业、高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兴产业和旅游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研究[6-11];还有部分学者研究某一区域的产业空间集聚问题,如开发区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高新区产业集聚实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产业空间集聚适度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研究[12-16]。事实上,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是单个产业的地理接近,更多的是多个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上下游产业更有可能在空间上集聚,上下游产业的企业为节约运输成本和规模外部经济而在空间上接近。因此,产业链空间集聚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研究产业链空间集聚度的研究并不多见。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条件、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皖江示范区的建设,空间布局与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差异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和效率等问题,基于产业集聚度的研究甚少。
2.1 产业集聚度的测量方法
目前用于产业集聚程度测度的方法主要有:行业集中度、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哈莱-克依指数、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指数等。其中以区位熵为基础的产业主导法属于定性研究,而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主成分、多元聚类和图论分析法则属定量研究。前者优势在于通过区位熵来判断区域是否存在产业的集聚现象,后者优势为在区域产业有集聚现象存在的前提下识别产业集群的内容,包括集群的数目、组成、内部关系等。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和掌握数据的情况将其结合起来联合使用,以消除方法本身所带来的偏差。通过方法本身的对比和数据的完备性等方面考虑,本文最终选用区位熵和行业集中指数两种方法来分别计算皖江城市带产业集聚水平。
2.1.1 区位熵
区位熵 LQ(Location Quotient)用来判别产业集聚存在的可能性。区位熵又称地区专业化指数,它能够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个产业与全国水平相比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1)中,i为第 i个产业,j为第 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个产业的某项指标,该指标可以是以工业总产值、企业单位数、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为依据。LQ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比较高,超过区域水平,也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相对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如果区位熵小于1,表明j地区i产业的集中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处于比较劣势;等于1,则处于均势。区位熵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
2.1.2 行业集中度指数
行业集中度是衡量某一市场竞争程度的重要标志。行业集中度是指某几个企业的产售额、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R代表X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Xi代表X行业中第i位企业的生产额或销售额、职工人数等。行业集中度能够形象地反映行业市场集中水平,测定行业内主要企业在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程度。在行业分析中,一般取n=4或n=8,计算前4家或前8家最大企业的集中度。这里本文作适当改变,用来测度市场规模最大的前几个市的比例。
2.2 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产出数据来计算产业集聚水平指标,利用上述二种方法对皖江城市带的9个市30个行业2009年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和识别。本文数据主要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0》。
3.1 区位熵计算结果
本文分别采用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指数来分析皖江城市带制造业集聚度的大小。计算结果见表 1、表 2。
表1 2009年皖江城市带两位数制造业区位熵
由表1可知:
3.1.1 皖江城市带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处于劣势,所有城市这些行业的区位熵均小于1。
3.1.2 皖江城市带在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也不具有优势,仅个别城市的区位熵大于1,分别为滁州、马鞍山、合肥、巢湖、安庆和马鞍山。
3.1.3 皖江城市带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大部分城市这些行业的区位熵大于1。
3.1.4 皖江城市带各城市制造业优势交叉互补。合肥的优势产业有烟草制造业、塑料和橡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芜湖的优势产业有烟草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马鞍山的优势产业有造纸及纸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铜陵的优势产业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安庆的优势产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滁州在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均具有比较优势。原巢湖市在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池州的比较优势在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而宣城的比较优势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
表2 2009年皖江城市带部分两位数制造业CR4指数
由表2可知:皖江城市带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不相同。市场集中度超过0.9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和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市场集中度低于0.8的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其余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介于0.8~0.9之间。
4.1总体上看,皖江城市带制造业已经有一定的集聚度,包括冶金、汽车、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其中,合肥、芜湖和马鞍山市的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变,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应当大力发展这些地区,使这些产业的聚集度进一步提高,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在承接长三角工业转移的同时,工业集聚的水平也将不断提升。马鞍山、铜陵和安庆的突出优势是资源密集型的矿产加工。要加快马鞍山和铜陵的城市转型,由资源型向综合型转变。滁州、巢湖、宣城和池州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相似,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为主,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
4.2 皖江城市带的各个地区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重点要发展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汽车、家电、冶金、建材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培育和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和基地,形成一个可以凝聚具有纵向和旁侧联系的企业的工业一体化布局。
4.3要以皖江城市带内现有的工业园区为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集群。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城际协作机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在各个城市之间进行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形成产业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通过产业的集群效应,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升级,提高皖江城市带的竞争力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An Introductory(9th Ed)[M].London:Macmillan,1890:56-66.
[2]Weber A.Theory of Location of Industrie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9:45-65.
[3]Ohlin B.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7:34-45.
[4]KrugmanP Firstnature,secondnature,andmetropolitanlocation[J].Journalof Regional Science,1993,(34):129-144.
[5]Porter M.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90.
[6]王家庭,张俊韬.我国IT产业的空间集聚:基于30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1):85-90.
[7]黄磊.中国高端装备产业空间集聚趋势凸显[J].投资北京,2011,(7):27.
[8]刘新艳,何宏金.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力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63-66.
[9]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5.
[10]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2):212-222.
[11]梁晓艳,李志刚,汤书昆,赵林捷.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聚集现象研究——基于省际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3):453-460.
[12]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6).68-83.
[13]唐根年,沈沁,管志伟.中国东南沿海产业空间集聚适度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研究[J].地理科学,2010,(2):168-174.
[14]李平,佟连军等.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地理集聚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2):99-104.
[15]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5,(8):106-115.
[16]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61(2):212-222.
F127
A
1672-2868(2012)02-0060-05
2011-12-2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2B315)
张倩(1976-),女,安徽无为人。巢湖学院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松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