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吴凡
聚焦产业发展 服务企业创新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推进大会侧记
本刊记者/吴凡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七年来,累计对外服务近4300万次,服务功能顺利拓展,服务成效不断突显。其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整合行业内的各类产学研优势资源,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形成面向全市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集聚区的一站式服务网络,创新服务资源礼包覆盖全部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记者从2011年12月5日召开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推进大会上获悉,《上海市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实施四年来,大型仪器加盟总量增长347%,服务总数增长641%;共享仪器的开机率达到96.94%,共享率达到54%,都提高近三倍。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仅2011年上半年就提供服务近2万次,服务企业2500多家。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各项服务数据可以看出,平台的服务内容不断增加、服务亮点不断涌现,为优化本市创新创业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平台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软件信息领域,上海市软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技术服务支撑软件孵化器,促进孵化器的80多家企业顺利成长,形成产值达10亿的产业集群。在线缆领域,上海市超高压及特种线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更是为占行业总产值90%的66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可提供覆盖新药研究、工艺开发、成果转化、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等全方位、“一体式”的链式服务支撑。
目前,上海市已经重点打造了拥有综合性服务支撑能力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首批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这些平台针对产业创新链中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提供科技资源共享保障、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工艺开发服务支撑、技术标准制订指导、创新成果中试检测与转化、咨询培训与人才培养等创新服务,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与改造、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中小企业通过创新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12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超过2500家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近2万次,服务收入达4.73亿元,为用户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高达17.73亿元。
近年来,研发平台针对各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组织建设了61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既能为产业内的不同技术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同时也是对12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业务补充及支撑,成为技术创新工程的“第二梯队”。在此次推进大会上,为“上海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举行了授牌仪式,生物医药平台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来自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韶远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开发高端化学试剂库,每个化合物尤其是全新的化合物都需要进行结构确认,频繁使用核磁仪。而一台机器价值200万元,再加上使用、人工等费用,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在使用研发平台各类大型仪器的服务后,一年的检测费虽然也高达30万,但已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而在市、区二级用户补贴的支持下,使成本得到了进一步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得到支持,公司资产从成立时的不足600万元,到目前已达3300万元,发展初显成效。
大型仪器共享既增强了专业化研发服务的供给能力,又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既实现存量仪器资源的开放共享,又较好地避免了大型仪器的重复购置难题。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始终坚持“体制、机制、法制”三位一体,不断完善制度保障。2007年,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上海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了激励和促进仪器共享的地方性法规。法规实施四年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大型仪器加盟总量(入网仪器6508台(套)、原值总计约82亿元)和服务总数分别增长347%和641%,共享仪器的开机率(96.94%)和共享率(54%)提高近三倍。
会上,还为仪器共享服务先进集体授牌、先进个人举行了颁证仪式。研发平台对仪器共享服务提供方进行奖励的政策已实施了多年,大大提升了仪器服务单位及个人的服务积极性。而相对的,仪器使用补贴也从使用方进行鼓励,双管齐下,共同推进着上海的大型仪器共享工作。
研发平台作为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服务要在近年来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思路、优化平台建设运行机制与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效能;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服务网络功能、专业服务队伍建设以及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培育,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12月16日,为整合资源、发挥组合优势、提高整体运行效率,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协同创新平台中心、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广东省计算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应用技术有限公司)、新疆农垦科学院、黑龙江北方技术转移中心、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八家单位共同发起建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新鲜出炉。
平台战略联盟通过发起单位推荐以及主动加盟等多种形式,聚集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等全国各主要经济圈的各类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机构近40家。这些单位都是各地科技资源公共服务的提供方,是区域内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各方一致认为,希望借由战略联盟的形式,形成国内紧密合作的平台创新服务经济共同体,将平台综合服务效应和影响力最大化。
国务院参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石定环对产学研工作能借助公共服务平台这样一个载体,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领域的合作表示肯定和支持。他表示,战略联盟应有效利用政府各部门已有的支持政策及资源,切实的为推动区域联动、产业发展而努力。同时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探索、不断提高平台的服务效率,与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的其他会员单位一起,共同探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表示,中国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战略联盟的成立意味着一个覆盖全国的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将为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类产学研合作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