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药和之”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中的应用

2012-11-10 15:26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23期
关键词:支扩支气管中医药

蒲 蓉 李 桃 邱 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072

“温药和之”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中的应用

蒲 蓉 李 桃 邱 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四川成都 610072

目的 观察中药以“温药和之”之法与西药盐酸氨溴索口服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的作用。 方法 将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片,30 m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0 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以温阳宣通之法治疗支扩缓解期对于减少痰液生成,缓解症状,增强体质,疗效确切,对减少复发有积极作用。

温药;痰饮;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在形态上是指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和管壁的增厚。临床以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为特征。反复感染、气道阻塞、支气管引流功能损害和防御功能的缺损互为因果,导致支气管损害进行性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肺心病和呼吸衰竭[1]。因此,减少反复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西医急性期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反复发作之势仍难以控制。根据“治未病”的中医理论,故在缓解期治疗非常重要[2],西医对于慢性缓解期则无计可施[3],而中医药就突显出独特的优势。支扩患者以持续咳痰为最苦,故笔者将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推广演绎用于支扩缓解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均来源于2009年6月~2011年8月我院门诊,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1]。中医证候诊断及分级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中医内科学》[5]相关内容拟定。 主症:咳嗽、咯痰。 分无、轻、中、重 4 级,分别记 0、2、4、6 分;次症:乏力、恶风、胸闷、纳呆、畏寒。 分无、轻、中、重 4 级,分别记 0、2、4、6 分;肺部啰音按轻、中、重分别记 1、2、3 分;舌脉(不记分):舌质淡或暗,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或滑。以上主症必备,次症2项或2项以上。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症侯诊断标准,年龄56~70岁,并排除:①结核或肿瘤所致的慢性肺部感染患者;②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痰热证侯明显或有出血倾向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片(30 mg/片,扬州三药制药有限公司),30 mg/次,3次/d,连续服用30 d。治疗组内服中药汤剂,组方:党参 30 g、黄芪 30 g、茯苓 15 g、桂枝 10 g、白术 15 g、山药 15 g、防风 10 g、陈皮 10 g、法半夏 10 g、甘草 6 g、紫苏 15 g、白芥子 10 g、南沙参 20 g、桃仁 10 g。1 剂/d,连续服用30 d。兼黄脓痰者,加用苇茎、薏苡仁、冬瓜仁、金荞麦、鱼腥草等;兼少量血痰者,加用白及、三七、藕节、白茅根等。观察期间如合并急性感染者,可给予抗菌药物(参照《实用内科学》[1]选择)。

1.5 观测指标

主症单项疗效、中医证侯疗效及安全性检测指标。

1.6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和相关文献拟定。

1.6.1 主症单项疗效标准 ①咳嗽。显效:咳嗽消失或咳嗽明显好转(6分→0分或6分→2分);有效:咳嗽有所好转(6分→4分或4分→2分);无效:咳嗽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或症状加重者。②咯痰。显效:咯痰消失或明显好转(6分→0分或6分→2分);有效:咯痰有所好转(6分→4分或4分→2分);无效:咯痰无改变或减轻不明显,或症状加重者。

1.6.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控制: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100%]≥95%;②显效:症状明显消失,症状积分减少≥70%~<95%;有效:症状部分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70%;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3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为(6.8±3.7)分,对照组为(13.8±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P<0.01)。 见表 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后单项证侯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咯痰的单项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4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对照组3例发生急性感染,合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属于中医“咳嗽”、“肺痈”、“咳血”范畴,多由于先天不足或外邪侵袭,损伤肺气或病久不愈,子盗母气,致使肺不布津,脾失健运,酿湿成痰,上贮于肺[6-7]。痰凝气滞,瘀阻肺络,血瘀肉腐形成本病,每遇外感病情复发。可见,正气亏虚是本病的基本病因,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基础,贯穿疾病始终,而病机的实质则是本虚标实。患者经常处于多痰的状态,“痰郁”是永恒的病机,易致瘀化热,引发反复感染。生痰和排痰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呈现疾病的全过程。西医运用黏液溶解剂力图减少和稀释痰液,但没有临床研究显示其有效性[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中医补益肺脾,固扶正气重在杜绝生痰之源,而治痰则是清肃肺道以排痰。支扩缓解期持续咯白黏痰,常伴见恶风、畏寒、易感冒、胸闷、气短、纳差等症,感染时痰转为黄,可知其病理基础是湿痰,为脾气或气阳虚所致,而其“火、热、燥”之病理和证侯乃是一种标证和兼证[3]。因痰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非温不化;痰凝气滞易致瘀,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加之常规治疗以清热及凉血为主,更耗气伤阳。故“温阳宣通”成为治疗支扩的主要治法之一[3]。本观察以补脾益肺,温阳化痰为法,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防风,补肺脾之气,实卫固表;桂枝、细辛、白芥、法半夏通阳温肺、消痈散痰;陈皮、法半夏、茯苓、紫苏健脾行气化痰;桃仁活血消痈;南沙参、山药、甘草养阴润肺,化痰止咳。诸药协同,补而不滞,温而不燥,体现了“温药和之”之意。所谓“温”,即温和、和缓之意,一指用药不可辛热燥烈而助热伤阴,不可过补滋腻而碍胃滞脾,亦不可峻猛以求速效,当取缓图其功;二指温性药物,温煦脏腑,温振阳气,使痰得化,血得行。而其“和”,有调和、灵活之意,运用于支扩缓解期治疗,笔者有如下体会:①辨明标本之偏重,祥审病因,根据不同兼夹症,灵活化栽;②见痰治痰,多法并举[2]:理气,“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理脾胃,“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在”;兼活血,后期多痰瘀同病。“和”即是寓补、温、行、消等法为一体,权衡病机,准确把握好治疗的“度”。本观察显示,运用“温药和之”理论指导治疗支扩缓解期,能明显减少痰液的生成,促进排痰,缓解症状,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对减少复发有着积极意义,且未出现化热动血的副反应。

表3 两组治疗后单项证侯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后单项证侯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单项证侯 治疗组(n=24)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22)治疗前 治疗后咳嗽咯痰4.43±0.25 3.97±0.09 1.61±0.04*△0.76±0.05*△4.32±0.47 3.85±0.06 4.02±0.07 3.06±0.04

本观察还提示,在继承的基础上,可将这一理论创新运用,凡病势缠绵,属水湿痰饮的一类病证也可予以“温药和之”。但本法对支扩痰热证侯明显或有出血倾向者不宜运用。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573-1576.

[2]张天蒿,英兰,李欣,等.银根论辨治支气管扩张症四要素[J].海中医药杂志,2006,40(5):13-14.

[3]洪广祥,王丽华.论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药治疗思路[J].中医药通报,2006,5(3):10-14.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出版社,2002:54-58.

[5]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6-104.

[6]杨效华,崔启东,焦扬.周平安教授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1,4(4):299-300.

[7]程正权.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J].中国医药科学,2011,2(4):110,120.

The application of “Wen Yao He Zhi”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in remission stage

PU Rong LI Tao QIU L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72,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n"Wen Yao He Zhi"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ral 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ectasis in remission stage.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bronchiecta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24 cases)and control group(22 case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Chinese medicine for 1 dose a da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30 mg of Ambroxol Hydrochloride for 3 times a day.30 days were one period of treatment for both groups.Results TCM syndrome score in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1.7%while the control group's was 54.5%,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It is really effective that using the method of warming yang and transporting qi can reduce sputum and relieve symptoms for bronchiectasis in remission stage,and even enhance physique as well,furthermore,it also has a positive effect to reduce relapse of bronchiectasis.

Warm herbs;Phlegm-fluid retention;Bronchiectasis

R256.1

A

1673-7210(2012)08(b)-0110-02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申报编号:12ZC0351;计划编号:2011FZ0071)。

蒲蓉(1964.4-),女,198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呼吸内科方面的研究。

2012-05-11 本文编辑:冯 婕)

猜你喜欢
支扩支气管中医药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相关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症采用CT影像诊断的意义探析
支气管扩张症2020年度回顾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