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宏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体育教育训练学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研究
刘光宏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中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性教学模式特别适合体操技术课教学,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教学评价机制及教师教学观念是影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推广的主要因素。
研究性教学模式;体操;普修课;理论与实践研究
素质教育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构建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教育体系。研究性教学就是为适应素质教育而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笔者将研究性教学模式融入到体育院校体操课教学中,是为了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全面发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1 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三个班学生。实验班57人,对照班29人,共计8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研究性教学理论相关书籍,并通过期刊检索及网络查询相关文献40余篇,全面了解研究的前沿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解决问题思路。
1.2.2 问卷调查法 制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请专家对问卷结构和内容进行有效性分析检验,结果为效度较高。为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对调查对象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其结果为可信性,具有显著性意义。学生问卷86份,其中实验班57人、对照班29人,回收问卷86份,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100%。
1.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卡方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差异性进行数理分析。
1.2.4 教学实验法 以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4班29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以2班、8班共57人为实验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
为提高教学实验的效度,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身体素质、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水平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T检验。从表1、表2、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测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确保有较高的实验效度。
2.1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教学是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鼓励、指导,引领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和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体验反思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积极探索的研究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表1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比较表(±s)
表1 实验前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比较表(±s)
选项 引体向上 双杠臂屈伸 靠墙倒立 肋木举腿实验班11.48±1.06 13.2±1.82 82.03±10.8 12.9±1.35对照班 11.52±1.02 12.6±1.72 81.12±8.36 11.9±2.16 T值 t=-0.14 t=0.32 t=-0.34 t=0.12 P >0.05 >0.05 >0.05 >0.05
表2 实验前学生四项体操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表(±s)
表2 实验前学生四项体操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表(±s)
选项 技巧 跳马 单杠 双杠实验班5.81±0.47 6.13±0.52 6.03±1.35 6.32±0.46对照班 5.61±0.38 6.06±0.37 5.89±1.37 5.61±0.38 T值 t=0.74 t=0.47 t=0.95 t=0.75 P >0.05 >0.05 >0.05 >0.05
表3 实验前学生体操基本理论知识测试结果比较表(±s)
表3 实验前学生体操基本理论知识测试结果比较表(±s)
选项 技巧 跳马 单杠 双杠实验班61.2±7.96 66.6±10.6 54.3±6.21 63.5±11.7对照班 62.2±9.36 68.2±10.1 54.5±5.81 65.1±9.89 T值 t=-0.45 t=-0.62 t=-0.12 t=0.71 P >0.05 >0.05 >0.05 >0.05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一般规律,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实施过程分为准备阶段、探究阶段、反思阶段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教师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和愿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确立研究课题;探究阶段是在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这个阶段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因为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要鼓励并激励学生用心去体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笔者在这一阶段非常注重研究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研究元素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具体研究过程分:(1)主题讨论法: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设定问题,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并在练习中形成个人观点;先在组内讨论,最后全班讨论后形成正确的结论,以理论指导实践,让同学们在讨论中共同提高。(2)比较分析法: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找出有代表性的动作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每个小组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然后全班交流,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3)小课题研究法:各小组从备选课题中选定课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利用其他方式查找答案,得出小组的结论后进行全班展示,让全班共享劳动成果;反思阶段这一过程主要是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学生在体验、探究得出结论后,通过交流反思并分享成果,见图1。
图1 研究性教学模式程序图
2.2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2.2.1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由表4可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班学生认为学习体操课后兴趣发生变化很大的占50.9%,对照班占27.6%。通过χ2检验,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兴趣发生不太大的比例,实验班占5.2%,明显低于对照班的34.5%。通过χ2检验,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在体操教学中贯彻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原因进行问卷统计,由表5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选择比例较高的选项是教师语言激励、学习主动性提高、现代教学设备运用、师生互动效果好。但是,通过χ2检验,实验班对现代教学设备运用及师生互动效果好选项与对照班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学习主动性提高及师生、生生互动效果好选项与对照班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究其缘由,研究性教学打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准备阶段、探究阶段、反思评价阶段等教学过程都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良好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尤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使师生更有利于在共同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战胜并克服各种困难,与同伴共同分享、体验成功的乐趣,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表4 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对体操课兴趣变化统计表
表5 学生对学习体操兴趣提高的原因统计表
2.2.2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课中对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 两个班级分别经过128学时相同授课内容、不同教学方法授课后,由表6、表7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理论、技术测试成绩差异显著(P<0.05)。实验班的各项成绩均好于对照班(实——对>0)。课程结束后两个班的四项成绩均有提高,但是实验班成绩进步更为明显,说明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更利于提高学生技能。研究性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够变革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对所学的技术动作要领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通过查阅资料、相互研究,对技术动作有了真正的理解,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和努力,将更有利于动作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
表6 学生四项体操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表(±s)
表6 学生四项体操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表(±s)
选项 技巧 跳马 单杠 双杠实验组8.87±0.52 8.73±1.26 8.53±1.25 8.62±1.06对照组 7.63±0.61 7.06±1.37 7.39±1.42 7.78±0.78 T值 t=9.35 t=6.32 t=8.85 t=5.08 P <0.05 <0.05 <0.05 <0.05
表7 学生四项体操理论成绩测试结果比较表(±s)
表7 学生四项体操理论成绩测试结果比较表(±s)
选项 技巧 跳马 单杠 双杠实验组84.7±5.30 84.5±5.81 85.3±5.89 84.6±5.30对照组 79.8±5.89 79.7±5.76 80.5±5.78 79.9±5.86 T值 t=3.38 t=3.21 t=3.33 t=3.35 P <0.05 <0.05 <0.05 <0.05
2.2.3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教学中对学生能力提高的影响 调查可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经过体操普修课学习后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由表8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通过χ2检验,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能力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究其缘由,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上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国内外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比赛实况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看录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科研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写小论文;课后学生查阅资料并写出小论文。课上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对每位学生动作练习后进行声像反馈。尤其在泛化和分化阶段,让学生自己对动作进行声像反馈分析。通过学生的自我反馈和与同学交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教师让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困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拘泥于教师所讲的结论,通过研究性学习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过程,通过自己思考和探索找出答案,学习更具有探索性。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而且通过这种实践探索过程更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消化,进而提高体操技术的学习效果。
表8 研究性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情况比较表
2.3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中推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6名教师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排在前三位的是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教学评价机制及教师教学观念,见表9。
表9 研究性教学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推广的影响因素
2.3.1 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阻碍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推广 由表9可知,影响研究性教学在体操普修课中推广的因素,排在第一位是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有20位教师,占80.8%。这说明研究性教学要在体操普修课教学中推广,目前还需对研究性教学相关理论深入进行研究。访谈中发现,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这部分教师强调通过传授、灌输才能使学生掌握完整、系统的知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造成学生知识整体性的残缺,致使许多学生在走上社会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教学就是让学生脱离教学内容专门做研究,对研究性教学内涵只从字面理解,而对研究性教学是将科学研究的要素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让学生在教学各环节中体验研究过程、分享研究成果理解不深;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研究性教学模式只适合学科教学特点,而在术科教学中的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种种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无非是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研究性教学模式中所谓的“研究”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一个问题情景,通过教师引导、启发、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问题探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激发研究的兴趣,使学生积极探索、主动思考,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2 教学评价机制阻碍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推广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发展的评价。从表9可看出,影响研究性教学在体操普修课中推广的因素,排在第二位的是教学评价机制,有19位教师,占73.1%。这说明传统教学评价主要表现在将考试与测验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方式,形成了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求与重视,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情感发展的评价。这就从客观上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关注优秀生,无心顾及或者放弃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性教学评价打破了传统的评价模式,评价的方法及手段向多样化发展。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价过程中不是看教师的表演如何精彩,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是否真正在能力、知识、情感方面有所提高。
2.3.3 教师教学观念阻碍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推广 教师教学观念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从表9可以看出,影响研究性教学在体操普修课中推广的因素,排在第三位的是教师教学观念,有17位教师,占65.4%。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基本态度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重结果轻过程;在教学中不重视以人为本,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只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大多数学生缺乏情感投入,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所以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学观,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结合。
1)研究性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有较大优势,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研究元素渗透到教学各环节,能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体育人才。
2)在体操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思维能力。
3)对研究性教学认知误区、教学评价机制及教师教学观念是影响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体操普修课中推广的主要因素。
[1]霍益萍.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Z].教育部,2001.
[3]王 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赵 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5]王建民.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研究式”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6-118.
[6]李 松.在体育院校武术教学中贯彻合作教学理念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88 -92.
[7]龙跃君.高校研究性教学的价值反思与内涵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06(6):22 -23.
[8]刘光宏.研究型教学在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6):90 -92.
Research Teaching Model in Gymnastics Traditional Teaching
LIU Guanghong
(P.E.School,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s,questionnaires,mathematical statistics,and teaching experiment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de a full-scale surve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teaching in gymnastics teaching among sports colleg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teaching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which is very propitious to gymnastics teaching and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t is also available to improve students’abilities,such as the ability to do analysis,the ability to d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pirit of innovation.The perception misperception of the Research Teaching,teaching concep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etc,ar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actice and spread of the Research Teaching in gymnastics traditional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model;gymnastics;traditional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
G807.01
A
1004-0560(2012)05-0114-04
2012-06-15;
2012-08-16
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刘光宏 (1973-),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操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郭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