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中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薛 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制度及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案例分析,希望借鉴美国制度中能够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制度改革的部分,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化建议,使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中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比较研究
自上世纪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是美国人,且大多出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这些学校为何能成为杰出人才的摇篮?这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关于中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的对比研究,国内尚未有完全一致的文献,但相关研究很多,且大多停留于对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一般性介绍,缺乏联系我国实际的分析研究,因此所提的建议缺乏实际操作性。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内部管理制度以及校企联系等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现有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制度,并以教育部开展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为视角,结合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我国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现状,对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措施进行了探讨。
1.1 人才培养目标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以来,美国便将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1984年10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在《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中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为未来的最好的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大量新信息的能力以及掌握语言技巧、批判性阅读、有效写作、语言清晰、虚心听取意见的能力”[1]。由此可见,美国高校不仅十分重视给学生以全面的、基础性的教育,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等全方位的能力。此外,美国高校也很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开展某种形式的本科生科研计划,甚至给本科生配备导师。
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目标表述上含糊趋同,基本上都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和第五条:“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忽视人文教育和个性发展。近年来,也有一些高校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如清华大学提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人才培养模式
1.2.1 专业设置
美国政府对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学的专业设置遵循“独立、自治”原则,没有强制规定,高校完全根据学科发展情况以及自身特色自主设置专业。例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如果学生从现有专业中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可以从已有课程中选择相关课程并形成一个围绕特定知识领域的课程计划,提交有关委员会讨论、审核后,即可开始学习。本科生完成学习计划后,被授予非固定专业或个人专业(Individual Major)的学位。
我国高校必须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统一设定的专业目录设置专业,高校不能私自增减专业,必须得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时,高校必须按照教育部设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教学规范,形成全国各高校高度类似的教学计划。
1.2.2 课程设置
以哈佛大学为例,目前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遵循“核心课程制”(the 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制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程(core course)、专业课程(concentration)和选修课程(elective)。核心课程是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学、外国文化、伦理道德、社会分析和科学这六个领域。专业课程即是本专业的主修课程,而选修课学习由学生的兴趣决定。在哈佛规定本科生必须完成的32门课中,核心课程8门,专业课程16门,选修课程8门。核心课程包含的知识的范围广,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核心课程对学习方法的强调更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我国基础课设置面相对较窄,每门课学时偏多,国家统一的课程比较多,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课的学时占1/4以上。我国高校重视专业教育,专业课比重约占10%—15%,专业基础课学分比重约占45—50%,本科四年实践环节一般不少于40周。
1.2.3 教学方法
美国高校普遍采用小型研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大力倡导课堂讨论。教师采用事先布置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等方式在教学中起着启发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此外,美国高校广泛采用本科生科研的方式。美国的很多大学都支持本科学生参与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甚至给本科生配备导师。在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增强对相关课题的深入认识,还可以掌握相关科研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我国高校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极少采用。此外,当下我国高校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延续了培养研究生的办法来培养本科生,但有时这并不符合本科生的特点,效果并不显著。
1.2.4 学生评价
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广泛应用的学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式(见表1):
表1 美国高校的学生评价方法
我国高校现行的学生评价方法相对单一,以分数为主要标准,多视角的评价方法极少应用。“以考代评”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考核结果往往还与学生奖学金、“三好生”的评比、研究生的保送等挂钩。现行评价体系不利于本科人才的培养,无法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整体素质。
1.3 内部管理制度
1.3.1 教师队伍建设
美国高校教师采用的是合同聘用制,教师聘用上有多个法律法规的规定,如《平权法》、《AA法案》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招聘和雇用的过程。以华盛顿大学为例,高校在出现岗位空缺后,学校首先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发布招聘广告,同时招聘评选委员会,如果本次学校招聘的是高级人员,还要外聘校外专家审查。进入初试的应聘者被邀请到校对全系做学术报告,并与同学科的绝大多数甚至所有教授进行交流,让应聘者感受学校环境。在经过投票确定后以及校董事会同意后办理正式的聘用手续。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保证教师个人的能力与其所在岗位职责保持高度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教学质量。
终身教授制度。就是用合同的方式终身雇佣教师的制度,一般在3到5年的试用期合格后,就可以签订终身合同。终身教授制在公立大学是一种个人产权,教师一旦终身聘用,没有特殊原因不能解聘。1994年后,大学教师不存在强制性退休政策,一般实行自愿退休制度。终身教授制度有利于教师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开展教学活动。
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事业编制,上世纪90年代后教师队伍慢慢转为全员聘用制。学校是否需要引进新教师,由最基层的学系制定计划向学院报告,学院综合平衡后报到学校,学校综合考虑后发布进人计划。应聘教师经过系或学院的面试后将材料报送学校,由学校最终决定引进的人才。一般情况下,一旦签订聘用协议,没有特殊原因也很难解聘。除特殊情况外,所有教师有统一的退休年龄,大多数教师60周岁退休。
1.3.2 高校内部教育管理理念
美国高校内部管理强调服务意识,是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美国高校在正式的教师教学外,一般都对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新生入学适应、咨询顾问、医疗及保健、课余活动指导、就业指导等。例如,在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如果学生找不到某本书,只要填一张图书索取单,交给管理员即可。
目前,虽然国内高校十分强调对学生的管理,但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寄希望于将学生“管住”,希望学生能在我们的严格管理之下安全地成长。这样做,有时候并不能完全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不能完全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1.4 校企联系
美国大学与产业密切联系,直接服务于社会。学校不仅通过其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还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方式直接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美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产学研相结合,如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进入企业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取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我国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包括:高校—高新技术科技园区模式、国家、企业在高校设置工程研究及技术转移中心、高校与企业合作摄制研究员联合开展项目以及高校与企业人才联合培养与培训[2]。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根据学校的实力不同,与企业合作的程度也不一样。一些实力较强的高校与各企业保持着多方面广泛而良好的合作,但大多数高校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难点、重点和亮点内容,我国各高校也在不断更新着教育思路与教学方法,以期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取得新突破。下面笔者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介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体制,以了解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名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管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精神,在前期工程教育改革和部分专业“3+1”实验班的基础上,从2010年起,全面推进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2.1 培养目标
学院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立足我国信息产业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建设与行业应用的紧密结合,在“课堂内—课堂外”及“学校—企业”一体化创新环境中,在真实的工程背景下,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具有“信息化系统”和“软硬件紧密结合计算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能以团队工作的形式解决各式各样问题,并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工作成果,能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的具有管理能力和领导意识、具备创新思维、终生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的工程师。
2.2 培养模式
本科人才培养按照“3+1”模式实施。前三年学校主导、企业参与,后一年企业提供设计平台和实践项目,学校和企业共同配合。并创设校内学科导师加校外工程导师的“本科双导师”制来配合完成人才培养。所有学生按专业方向和兴趣组成团队分属不同的导师组,团队管理由成员轮流担任负责人,导师为团队建立档案和能力培养计划,并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学院设置贯穿四年的工程实践项目,项目划分为三级:一级为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二级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三级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理解而设的项目。学院规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总学分不超过175学分,增设工程实践项目学分和创新实践学分,每周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24学时,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实践环节学时占总学时1/3以上。
2.3 内部管理制度
学院为了更好地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进行管理,有效地整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引入了管理及创新工作平台。该平台考虑到计算机类项目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来整合校内公司和校外企业的设备、人力资源,实现“校内—校外”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以项目实施过程及资源管理为重点,能清晰记录及跟踪项目进度、考核学生工作,且有助于项目知识的沉淀和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为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4 校企联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采取“模式分层,去向分流”的办法,形成了四种企业培养模式,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四种企业培养模式情况
学院将企业实践合理分解至各门课程和多个阶段,各门课程均以项目为驱动引入企业学习及实践。企业学习的考核采用学分制,按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折算学分,约每2周计1个学分。本科生进行实习、实践的时间应不少于1年,所获学分数不少于20个学分。同时设立奖励学分,以调动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措施,内容安排合理、能力培养目标明确、各阶段学习及实践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3.1 建立全面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必须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具体说来,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全面性,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
3.2 推进名师授课和导师制的实施
MIT等名校坚持让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顶级教授为一年级新生上课。实际上,这些大学并不期待学生能立即理解这些顶级学者教授给他们的高深学问,学校更为看重的是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在与大师的零距离沟通中,在很高的起点上领悟科学、人生,由此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3]。优秀教授对学生影响绝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的传授方面,更在于思维方式、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由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我国在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重点放在思考和实践能力上,而不是单纯地让他们做一些研究或者项目。
3.3 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
高校要建构合理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在对本科人才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价值观的发展。在评价时,既要关注对结果的评价,也要加强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可以通过课后小论文、小调查或小实验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除了教师、学生,高校还可以让家长、企业等各方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从多方面综合评价。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以项目组作为评价的基本对象,除了学生自评、互评外,还采用了建立记录袋的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记录袋中收录反映自己学习过程的资料,可以有文字材料,如参赛证明、获奖材料等,也可以是学生作品,还可以是校内外导师的评价。由班主任老师每个学期汇总一次,每个学年给出阶段性的评价意见,四年结束时给出终结性评价。笔者认为,此形式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值得借鉴。
3.4 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地,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学历结构、能力水平和其对高等教育的奉献态度,决定着高校的最终发展前景。要科学地设计队伍建设制度,需要对人才的特点以及成长规律有科学的认识。选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工作,是队伍建设制度设计的核心,如果某个人的能力与其所在岗位职责要求不相匹配,试图通过考核和激励制度促进其提高工作绩效,作用不会很大。美国“终身教授制度”是一种非常适合教授岗位招聘人才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的有效实施,可以大大降低教师考核激励工作的难度,是值得借鉴的制度。
3.5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衔接
应鼓励企业进入高校,为学生开设一些与职业有关的课程,对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对学生部分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高校之间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修改课程。为满足工作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界应当共同制定和评估学习过程,衔接性课程计划以及以前学业进行评估和承认计划,使之融合于理论与培训之中[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企业培养模式采取“模式分层,去向分流”的办法,同时采用了四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培养,本科生经过企业培训、参与企业项目等培养,自身能力可以更好地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值得借鉴。
[1] 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2.
[2 ] 孟克,陆连军,王娟.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校企合作[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9):41.
[3 ] 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展望[M]. 王晓辉,赵中建,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2.
[责任编辑:张超]
G640
A
1671-6876(2012)03-0311-05
2012-07-25
薛炜(198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