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军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长沙 410205)
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兼论产业耦合转移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
李建军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院,长沙 410205)
国际产业转移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如何把握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使得嵌入其中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因此,我国要在战略层上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实现全球—国内价值链的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全球生产网络;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是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的实质是由于原产地利润空间的下降迫使企业实施对外空间扩张。二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三波浪潮(见表1),每一次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
表1: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历程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得到了飞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但是,人民币不断升值、用工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和环境污染,尤其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以来高企的通胀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不断弱化,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困,东部地区适时提出“腾笼换鸟”措施。在此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即国际高端产业向中国东部地区转移以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国家转移的“耦合转移”态势。因此,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在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速度,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产品内分工是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国际分工经历了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三个阶段。虽然这三种方式目前都存在,但当代国际分工最引人瞩目的特征就是产品内分工(见表2),产品内分工是指将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和工序拆分到不同国家/地区,形成以生产环节、工序和区域为对象的跨国性生产体系。因此,产品内分工刻画了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层面从产品深入到工序的特点。产品内分工和贸易使得原来在同一个企业内执行的生产链条被拆分成很多不同的环节或工序(简称为价值元),一个企业可能只专业化于全球生产链条上的某一个价值环节,从而产生了生产过程的垂直专业化,即实现了价值链的分解。
在产品内分工的主导下,全球价值链被分解为三大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跨国公司一方面专业化于核心能力和关键性资源的培育,另一方面则通过业务外包,使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布局于最有竞争优势的区域,并使位于不同区域的企业形成一张遍布全球的国际分工协作网络(即全球生产网络),每一个价值环节都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一部分,跨国公司由此而实现了价值链的全球性空间重组。比如日本马自达的MX-5跑车,在美国加州设计,在东京和纽约融资,样车来自英国WORTHING,总装在美国的密歇根和新墨西哥,电子部件在美国新泽西设计,在日本制造。此时,国际产业转移表现为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价值链跨区域重组,[1]价值链的全球性空间重组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推动了制造业的大规模国际转移。很显然,这种国际产业转移是产品内分工主导下的产业转移,转移客体不再是完整的价值链,而是已深入到生产环节和工序层面。
表2:国际分工模式及其变化趋势
2.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演变为跨国公司推动下的“集群式”转移。跨国公司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控制着90%以上的国际投资额、60%以上的国际贸易额和40%的世界生产,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推手。
跨国公司主导下的产品内分工使得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价值链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2]价值链的片断化和空间重组的结果,使得产业的地理集聚形成地方产业集群。这就导致了大区域离散小区域集聚的全球价值链地理分布特征,世界经济体系好比“一串串珍珠”,将颗颗“珍珠”穿起来的条条“金线”就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而这颗颗“珍珠”就是地方产业集群,[1][3]在产品内分工背景下,嵌入集群中的企业更多地只专注于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一价值元,企业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一个企业的存在需要与之关联的大量企业和配套性产业并存,这就出现了企业的“抱团”流动,即产业的“集群式”转移。如深圳的产业较集中,便逐渐在东莞、惠州、珠三角地区聚集了一大批产业投资跟进。因此,当前的国际产业转移,不再是单个项目、单个企业、单个产业的孤立行为,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跨国公司为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相互协调合作的组织框架。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张和产业的集群化转移趋势强化,世界各国经济的依存度日益提高。
3.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是服务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知识化、服务化趋势。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总产值中服务业占比的不断提高。同时,服务贸易总量也迅速提高,2000-2008年年均增长10%,服务贸易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比重下降,新兴服务贸易如信息、金融、研发等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从1990年的37.5%上升到2008年的50.8%。[4]
与此同时,服务业也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跨国公司是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引领者,主要采用对外直接投资和离案外包等形式将服务业转移至国外。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4-2010年的7年间,全球跨国并购总额的近60%是服务业跨国并购,其累计总额达11575.1亿美元。其中,金融业是跨国并购最活跃的部门,占15.5%。
4.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趋势。在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产业的划分标准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产业划分方式把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也被定义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由于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全球价值链的分解,产业间出现融合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价值链中也含有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或工序,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价值链中也有部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因此,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式演变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攀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要进行两个方面的产业升级,一是由低梯度产业向高梯度产业升级,即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二是要由现在的非核心价值元向核心价值元升级,即价值链升级与价值元升级。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也将逐渐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因此而拉大。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初期阶段,其生产制造的产品还是物质商品,发展中国家可凭借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较容易地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高度化、知识化,发达国家的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网络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知识、管理和规模要求,发展中国家要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实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际加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梯队,以加工贸易为开端承接了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见表3)。
表3: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但是,对于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整合,如无得当应对举措,则有可能成为后发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持续滞后的陷阱。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有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全球服务外包的转移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统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与国际上其他服务外包承接地相比,中国具有马来西亚、菲律宾、爱尔兰甚至印度等竞争对手无法相比的优势:一是拥有巨大的要素规模。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规模等;二是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规模势必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市场结构的多元性。包括地区、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结构多元化,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范围经济效应。中国应该充分利用以上优势,把握机遇积极承接全球服务外包转移,加快本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通过吸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FDI),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技术等资源支持。跨国公司通过FDI的方式在全球布局,建立全球生产网络,其对外投资活动,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一定程度上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机遇。2000—2010年的11年中,中国实际使用FDI金额从最初的407.1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7.4亿美元(见图1)。外资的进入不仅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重要技术资源。
图1:中国利用FDI实际使用金额变化图
3.东部地区的“腾笼换鸟”措施为促进中国区域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东部地区希望通过“腾笼换鸟”措施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移部分不适宜的产业,腾出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高端工业和新型服务业。中西部应抓住机遇主动承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
4.国际产业转移可能会对中国技术进步形成压制,导致中国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产品内分工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产物,不论将产品生产环节布局到哪个国家、由哪个企业进行加工,所生产出来的都是标准化产品。以技术标准作为控制手段,跨国公司和国际大买家(如沃尔玛,他们通常掌握了国际市场销售终端和品牌)形成了升级企业通向市场的结构性封锁。这就是中国通过加工贸易的途径难以摆脱落后陷阱和技术依赖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很多跨国公司都把研发总部设在了中国,会形成一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但当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影响到其自身的核心利益时,他们就会将中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限制在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等环节,[5]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断点和隔离效应,其结果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转移的低端和全球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由于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增值率较低,而由外商控制的产业链上下游,其增值收益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的十余倍,中国加工贸易“微笑曲线”的弧底日益加深,反映了中国贸易交易条件正日益恶化,中国正在陷入加工贸易“微笑贫困陷阱”,[6]这种贸易利益分配格局不利于中国获得基础设施改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充足资金,阻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的推进。
5.国际产业转移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之初,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客体主要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在中西部地区开放的承接政策下,海外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正纷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产业的转入将给中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欠发达地区环境恶化,破坏生态平衡。
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因此,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同时力求突破跨国公司的结构性封锁以及价值链的低端锁定。[3]中国应该抓住这次前所未有的产业耦合转移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大国优势,转向广阔的国内市场,构建能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国内价值链,实现加工贸易产业结构的升级,即:东部地区发挥其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着重发展核心价值环节(研发、设计、品牌等);中部地区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结合其自然资源和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侧重发展中间价值环节(少量研发、集成、关键部件制造等);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发展外围价值环节(原材料、组装等)(见图2)。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并不是要把各区域的产业发展限定在某种功能定位中,而是强调增强国内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联系,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产业升级新模式,提升本区域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这无疑是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同时要充分利用中国的大国优势,使传统的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模式”转变为“一头在外一头在内”的新模式。
图2:国内价值链重构的基本框架
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完善,需要国内需求市场、技术条件、区域创新网络以及政府制度的各种条件的支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拥有大国优势的中国,在拓展国内市场,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同时,要辩证认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利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使自身经济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协调(见图3),促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图3:GVC—NVC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注 释:
①本轮产业转移方兴未艾,如下文所述,在产品内分工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生产网络,本文称该轮国际产业转移为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
[1]张立建.两次全球产业转移本质探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视角[J].统计研究,2009,(10).
[2]刘友金,胡黎明.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J].中国软科学,2011,(3).
[3]Amdt,and Kierzowski,Fragmenta tio 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Oxford:Oxford U0 niversity Press,2001.
[4]世界投资报告(2009)[EB/OL].http://ww w.fdi.gov.cn/pub/FDI/wzyj/yjbg/default.jsp.
[5]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1.
[6]许南,李建军.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
F269.2
A
1002-7408(2012)03-0086-04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YBB237);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1C0758)。
李建军(1978-),男,湖南宁乡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责任编辑:孙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