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栋
结节性甲状腺肿118例手术治疗分析
姜栋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59例。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8.4%,对照组是76.3%,比较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术后未出现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癌变等。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次全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也称为腺瘤样甲状腺肿,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继发的增生性结节,发病率较高,可达4%~8%。女性高于男性发病,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1,2]。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视病情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通过自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科住院的1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3例与对照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55例,其中男性26例,女92例,年龄25~68岁,平均(43.2±12.8)岁,病程1月至18年,平均病程(12.1±3.5)年,所有患者均行彩超等检查,依据《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诊。其中单侧结节者39例,双侧结节者79例,患者的结节数有3~6个,结节直径在0.2~6.2 cm之间,Ⅱ°甲状腺肿大者45例,Ⅲ°者7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另外,声音嘶哑者5例,呼吸困难者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甲状腺结节的特点、甲状腺肿大的分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法全麻,术中常规行结节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肩下垫枕,头后仰,颈部伸长,充分暴露手术野,在胸骨切迹上2.0~2.5 cm处,沿颈部的皮纹做低位弧形切口,长约4~6 cm,两侧刀口均不要超过胸锁乳突肌的前缘。依次切开皮肤、颈阔肌、颈部深筋膜,持电刀顺着颈阔肌与颈部深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将其分离,直至甲状腺的上极,向下直到胸骨上窝,沿颈白线纵行切开颈浅、深筋膜、肌肉,一直达到甲状腺的包膜,钝性分离颈前的肌群,完全暴露整个的甲状腺,保证不切断颈前肌群及胸锁乳突肌的条件下,从一侧用皮钩将颈前肌群拉开,充分显露甲状腺,将甲状腺的被膜纵形切开,根据肿块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决定手术切除甲状腺的范围及术式[3]。分离环甲间隙并处理上血管,需保留环甲包膜,紧贴甲状腺上极依次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避免损伤喉上神经。手术中喉返神经最容易损伤,其损伤部位是在甲状腺背面,自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交叉与喉返神经处,应紧贴甲状腺结扎进出的甲状腺血管。甲状腺下动脉的处理时,同样紧贴甲状腺结扎它的分支,不结扎主干,既达到止血的目的,也不损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结节的切除术,观察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次全切除创面下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刀口,术后5 d拆线。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所有的118例患者的手术顺利,未出现大出血、刀口感染、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均在一期愈合。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示,均为结节性甲状腺肿,部分伴有腺瘤样结节。3例患者出现甲减,给予口服甲状腺素片,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在随访1~10年中,3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2.54%,未发现癌变的病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的常见、多发的疾病,近些年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呈上升的趋势[4]。其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未明确。它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由弥漫性的甲状腺肿发展而来,主要是上皮细胞形成了各种形态的滤泡[5,6],结节可以坏死、囊性变,有的也可继发甲亢或者发生恶变。
目前,临床上已很少用药物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其手术切除的范围与良性结节的复发,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以完全地切除甲状腺的病灶为目前手术治疗的准则,尽量避免减少复发的机会。手术适应证为:①结节对气管、食管及喉返神经有压迫。②胸骨后的甲状腺肿。③肿块巨大,影响到患者的美观与生活。④继发甲亢的发生。⑤ 肿块质地较硬,生长快,活动度不良等不能排除癌变者。治疗术式有:甲状腺结节的切除、甲状腺的部分切除、甲状腺的大部切除、次全切除、近全切除以及全切除术。术中应根据结节所在的部位、结节大小、其数量与甲状腺的增生程度及挤压程度,尽可能地多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但须在将结节包块切除完全,尤其要保留基底部的甲状腺组织,争取避免损伤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但对于胸骨后肿大的甲状腺必须要完整的切除。而对于病史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的并发,在这时其手术指征应当放宽,同时,依据术中的快速冰冻病理结果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虽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如何才能掌握好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以及手术方式,这是成功治疗的关键要素,当然,要预防手术的各种并发症也是必不可少的,且不能忽视术后的复发情况,在国外报道,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率为10% ~15%[7],在国内有报告指出,术后的复发率约是3%~5%[8]。对于自身抵抗力较低下的患者,行次全切除术以及全切除术后很容易并发其他的慢性疾病,从而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在手术时要十分慎重。次全切除时,要多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术后要对出现了甲低的患者跟踪随访,有情况随时处理。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8.4%,对照组是76.3%,比较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术后未发生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癌变等并发症。只要在术前、术中明确诊断的话,加上正确选择其手术治疗的方式,加强疗效,并避免或尽量减少发生并发症与合并症。同时,严把各个治疗环节,掌握手术指征。通过仔细地定位,精细地操作,严格密切地随访治疗,从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
[1] 王桐生.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内镜治疗(附80例报告).中国内镜杂志,2007,13(4):366-368.
[2] 潘修勇,杨进华,张锡贵.结节性甲状腺肿106例外科治疗分析.河北医药,2009,31(8):916-917.
[3] 王立,张利华.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改进.中国基层医药,2004,6(6):653.
[4] 武正炎,沈美萍.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进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4):483-485.
[5] 程云.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4 6例临床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8):1 10.
[6] 杜海磊,杨卫平,邵堂雷.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研究进展.中国普通外科进展,2008,11(3):2 3 8-241.
[7] Rios Zambudio A,Rodriguez J,Riquelme J,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 for multinodular goiters by surgeons with experience in endocrine surgery.Ann Surg,2004,240(1):18-25.
[8] 吴阶平,袭法祖,黄家驷.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6-819.
261522 山东省高密市密水街道拒城河卫生院普外科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评价 术后行彩超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T3、T4、TGAb、TMAb、TSH等恢复到正常范围,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为治愈;术后行彩超检查,临床症状、体征明显较前减轻,TT3、TT4、TSH等基本恢复正常范围,而TGAb、TMAb的恢复不明显为有效;术后行彩超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TT3、TT4、TSH等较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3.2 预后情况(并发症、复发、癌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运用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