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歌 刘玉善 孔德言
1,山东省曲阜市拆迁办
2,山东省曲阜城建财务核算中心
3,山东省曲阜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
浅谈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防治
曹 歌1刘玉善2孔德言3
1,山东省曲阜市拆迁办
2,山东省曲阜城建财务核算中心
3,山东省曲阜市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
本文针对住宅墙体裂缝及住宅渗漏问题。结合多年得施工经验,从砌筑施工、温度、不均匀沉降裂缝、非烧结材料的干缩裂缝、外墙三小间渗漏等多方面因素,探讨其裂缝及渗漏原因,提出了具体防治措施。
住宅墙体裂缝;渗漏与通病原因;防治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逐步改善,尤其是居民在住房方面逐步走向了水平高、质量优、功能全、环境美的高标准要求。当满怀喜悦迁入崭新的楼房居住时,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得以暴露。常常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为此,从自身的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工程质量通病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目前,我国大量的住宅为砖混结构,砖砌体裂缝较为多见,也是多年来各地集中治理的通病之一。这种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造成渗水,甚至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留下建筑产品的重大隐患,以致成为住户对房屋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应正确地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
1.1 产生裂缝的几个原因:①砌体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由于地基处理不当,引起砌体基础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墙体受到较大的剪力而开裂。这种裂缝主要有斜裂缝,窗下墙垂直裂缝,窗间墙裂缝等现象。一般从墙角开始,由下向上逐步发展,当沉降过大时,墙体呈正“八”字或倒“八”字裂缝。②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平屋顶住宅的两山墙顶部。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在夏季阳光的暴晒下,屋面板的温度和墙体的温度差异太大,加上混凝土结构与砖墙的膨胀系数不同,屋面板将给墙体造成很大的推力,墙体开裂。首先出现“八”字缝,经过反复胀缩,山墙也会出现“X”字裂缝。③非烧结材料砌体产生的干缩裂缝。对于非烧结的新型墙体材料,如混凝土小型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干缩变形大且从变形到稳定的周期长,容易引起墙体干缩裂缝。
1.2 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①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无工程地质勘查资料不得做基础设计,施工时基坑按设计要求开挖后,要仔细验槽和钎探,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冻胀土地基等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达到地耐力承载要求。对已发生裂缝的治理原则是,设点观测裂缝发展的速度、部位、宽度做好详细的记录,然后在确定是表面处理,还是采取上部或基础加固措施。②对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防治。一是在屋面板上设置保温层或隔热通风层,二是在屋面的适当部位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不应大于30米。三是对纵向较长的住宅,应在山墙的顶部设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网,以增加其抗剪强度,四是提高墙体刚度,采用高标号的砂浆砌筑和加设构造柱等方法解决。③对非烧结材料砌体干缩裂缝的防治。一是使用这类砌体材料前,要保证其规定的稳定期,二是严格控制砌体的含水率,三是生产表面较粗糙的灰砂砖出厂时间达到规定,四是在建筑物墙体内设置配筋网片,增加墙体的抗剪能力,其位置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面板下部、窗台下等,增强砌体的整体性。
住宅工程渗漏问题是影响使用功能较为常见的、突出的质量通病,也是广大住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墙面渗漏、屋面漏水、室内厨房、卫生间渗漏等现象。
2.1 产生的渗漏的原因:在施工方面一是建筑防水施工无技术方案和措施,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重要部位建筑防水重视不够,以及对防水基层处理不当。二是外墙面抹灰砂浆的材料和级配不合理,采用的粉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细砂,水泥用量增加,造成抹灰层收缩量增大,而使墙面产生龟裂,三是选用外墙饰面材料及防水材料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2.2 住宅渗漏的防治措施:在施工操作过程中,首先是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易产生温度裂缝及防水关键部位,应制订详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作为指导施工的可靠文件。二是在墙体施工中,不得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规定的各项要求,脚手架眼封堵必须保证密实,不得以干砖堵塞。山墙、窗间墙部位,严禁留置脚手架眼。三是外墙抹灰,应严格控制砂浆级配,不得采用粉砂或含泥量较大的细砂。刮糙遍数不得少于两遍,每遍厚度应控制在7~9毫米。门窗周边应用密封胶封死,在安装结束后,必须做淋水试验,检验其密封性能。四是厨房、卫生间管道周围应按规定嵌填密实,管根周围宜用防水砂浆,做高于地面20~25毫米的止水台。在地面完工后,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蓄水实验,做到微观控制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谈了住宅墙体裂缝和住宅渗漏两方面的通病与防治,可以说是当今工程质量通病中最常见的微弱环节。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严把质量关?如何提高服务,首先要从意识上树立质量兴业观念,锁定质量责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遵守操作规程和验收规范标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原材料进场,工艺操作、验收评定的各个环节做到层层把关。其次要加强质量监督、监管力度。针对质量通病,要制定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活动,推广先进经验,搞好技术革新,严格按照国家验评标准施工。只有不断加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才能开展让社会、让人民满意放心的工程,促进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