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

2012-10-25 05:50李会娥
关键词:社会文化秦腔

李会娥

摘要:基于对秦人和秦地的历史渊源、秦史的政治影响、秦腔的历史传播和社会影响的梳理,认为秦腔文化区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份量的省区,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秦腔的生长、繁荣、发展、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目前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成果较少,在向研究者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区;秦腔;三秦文化;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3-0125-06

一、秦腔文化区

秦腔诞生于中国封建统治的末期,以民间班社为主要存在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传播手段,以广阔天地为演出场所(老戏台),高亢激越、慷慨悲凉、热耳酸心、浑厚大气,长于扮演帝王将相、忠臣义士、英雄豪杰、烈女节妇题材的袍带戏、扎靠戏和光棍戏(剧中人物均为男角),远在明、清时代,号称中国“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四大声腔之一,被尊为中国梆子腔的鼻祖。

关于“文化区”的概念,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的《文化学辞典》中这样定义:文化区是一种文化的空间分类法,给文化划定的地理空间单位,一般指具有相似文化特征和生存方式的某一区域,其意义与“文化区域”相同,与“文化圈”不一样,现一般当作一个叙述性概念,在文化分类上做工具使用,而不把它作为一个分析性概念去全面探讨文化。走在辽阔的大西北,随时、随处都有秦腔盈耳,在戏曲式微的今天实在称奇,笔者探讨文化区和秦腔的某些联系,试图说明秦腔是一种跨省地方戏曲剧种,它的生长、繁荣、发展、研究,有赖于整个文化区内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

1.秦人的历史渊源。《史记·秦本纪》云:“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从祖先来源的传说,以及崇拜、信仰等观念方面考察,可知秦人同殷人祖先原是东方之氏族。夏王朝时期,“秦人”或“秦族”这个名称并未出现,也没有更具体的资料。秦人祖先伯益帮禹治水,并为舜驯服鸟兽,舜赐秦人赢氏,此后,秦国的宗族始终自称姓“赢”。殷商时期,秦人的祖先属于殷商奴隶主统治驯服的一个氏族部落。西周初期,全族变为周人的氏族奴隶。秦人祖先的生活是与游牧、狩猎分不开的,周孝王时,他们仍旧过着游牧生活,养马依然是他们的特长:“好马及蓄,善养息之。”(《史记·秦本纪》),此时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犬丘”(在今甘肃天水地区)。此后,“秦穆公都雍郊,地方三百里,知时之变,攻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国十二,陇西、北地是也。”(《新序·善谋下》),秦地又融人许多戎、狄人。武王死后,成王继位时,商纣的儿子武庚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周叛乱,平定后,赢姓氏族被西周统治者赶向西方边陲,踏上了更遥远的、荒凉的黄土高原。秦人融合戎、狄,或者说戎人、狄人后来亦成为秦人的组成部分,善牧且较长时期在遥远、荒凉的黄土高原过着游牧生活,豪放、苍劲、擅长苦音的秦声,是秦人性格的写照,也表达了秦人的心声和生活观,以秦声为基础的秦腔成为大西北人的共同挚爱,亦是必然的了。

2.秦地的历史渊源。秦腔产生于秦地,所谓秦地,是个历史概念。先秦时期的秦国,就包括今四川、甘肃、河南部分地区;明代,全国设有11个行省,陕西地域十分广阔,包括陕西的全境以及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清政府将陕西划分为陕西和甘肃两省,青海、宁夏始归甘肃省属,直至民国初年,青海另立行省;中华人名共和国建国以后,宁夏又从甘肃省划出,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明代设立的陕西行省从此始分为四个省(区)。新疆一地,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获得统一,始设“西域新疆”,至清光绪十年(1844年)又改设行省。上述五省区位于中国西北部,因而史称西北地区,在历史上颇有渊源。

秦史的政治影响。关于秦腔的具体形成时间,目前还没有惟一、确定的结论。有明中叶说(以杨志烈、何桑为代表),先秦说(以焦文彬、阎敏学为代表),汉唐说(以苏育生为代表)。呈现这种众说纷纭状态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二:一是把秦腔声腔与秦腔戏曲二者的产生混在一起;二是未提出具有公认性的判断戏曲已经生成的标准。但是几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秦腔声腔远在唐代以前就开始形成。众所周知,周、秦、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秦地、秦人的辉煌时期,强势的政治加上强大的经济,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有一点匈奴血统的李唐时代,长安地区胡人、胡姬、胡歌比比皆是,他们将胡文化带到这里,同时使秦声迅速在大西北流行起来。另一方面,李唐的统治者李隆基是个艺术家,他本人喜好戏曲,还建有专门培养戏曲人员的梨园。可以想见,贵族血统,特殊的身份,立即使秦声时髦起来,以国剧的身份迅速流行和传播。

3.秦腔的历史传播。秦腔流播的途径有三种:(1)秦晋商人。(2)明末清初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首领及部署大部分是陕西人,他们把秦腔作为军戏,随军演唱。(3)艺人的流播演出。山陕商人从关中西行,赴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经商,形成了西北商路,也建立了许多会馆:甘肃有张掖山西会馆、兰州陕西会馆、永昌东会馆、榆中县西会馆、威武大会馆、敦煌北会馆、景泰县山陕会馆、张掖陕西会馆、酒泉陕西会馆、酒泉山西会馆、临夏市山陕会馆、古浪县大靖镇山陕会馆;宁夏有银川山西会馆、三晋会馆、山西会馆;青海有西宁山陕会馆;新疆有乌鲁木齐山西会馆、乌鲁木齐陕西会馆、巴里坤山西会馆等。同时,山陕商人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开辟商路过程,建立了许多会馆戏台,因而也在西北建立了秦腔戏路。山陕会馆,是山陕商人在同乡会馆中建构同乡商人的“义”的一种方式:通过物质的戏台建筑和非物质的戏剧演出,既强化丫“义”的神圣感、乡土化、不可抗拒感,又使“义”情感化、人性化。由于明清商帮的传播,秦腔已经在西北扎根,直到今天仍然是当地活跃的主要剧种。除了农民起义军把秦腔作为军戏演唱外,西北历来是边防重地,秦腔也成为士兵们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形式,不少军队的剧团不仅同当地群众同乐,而且扎根边疆,繁衍生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定居下来的剧团及其秦腔活动都是这样的。最具代表性的,如宁夏南部山区在元明时期是西北最大的军马屯集区,一批批官兵来此屯戍,有许多秦人子弟到此居住,也有不少秦地秦腔失业人员流落到此,秦文化的引进与交融为秦腔在此传播奠定了基础,40年代,相继出现了不少秦腔自乐班,每逢集市、庙会,民间艺人就相互串联组织起来自娱自乐,有的甚至以此为生;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各县都成立了秦剧团,演出剧目大多是传统戏,演职人员以陕西艺人最多;到了60年代,政府将固原、隆德、西吉三县秦剧团合并,组建了固原专区秦剧团,全团演职人员多达160余人,阵容强大,资质雄厚,成为秦腔在南部山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鼎盛时期。艺人演出、组织秦腔班社也是秦腔流播、扎根大西北的一个重要原因,自明清以来,秦腔班社与艺人纷纷流人甘、青、宁、新从事演出或建立班社。甘肃成立的有:兰州的化俗社(1913年)、兰州的觉民社(1928年)、兰州的新兴社(1929年)、兰州的中兴社(1937年)、兰州的众兴社(1940年)、陇东的乎乐社(1930年),另外还有民乐社、西声社、乐乐剧团、福胜社、两亭社、易风社、监胜社、福利社等等。宁夏成立的有:银川的觉民社(1935年)、宁南的猛进剧社(40年代初)。创建于青藏高原的有云雨社(1929年)、兴华社(1931年)、新兴社(1935年)等。新疆成立的有新中舞台(1939年)等。通过以上三种途径,秦腔在青、甘、宁、新广泛、深入地流行开来。

4.秦腔的社会影响。据胡兆量<<中国戏曲地理特征》中的《我国九大剧种专业剧团分布(1984)表》对秦腔的基本情况,按以下方式进行统计,即具有秦腔专业剧团的省份、秦腔专业剧团数、专业剧团总数,分别如下:天津,专业秦腔剧团数1,专业剧团总数11;陕西,专业秦腔剧团数76,专业剧团总数91;甘肃,专业秦腔剧团数64,专业剧团总数67;青海,专业秦腔剧团数3,专业剧团总数5;宁夏,专业秦腔剧团数12,专业剧团总数14;新疆,专业秦腔剧团数7,专业剧团总数14。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专业秦腔剧团在专业剧团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5.5%、95.5%、60.0%、85.7%、50.0%,均占一半以上。

笔者又翻阅了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系列丛书:(1)鱼讯主编《中国戏曲志,陕西卷》《陕西省剧种表》,秦腔排在第一,有专业演出剧团74个,业余剧团遍及城乡。又知,1984年陕西省成立了秦腔振兴办公室;陕西电视台有“秦之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有“戏迷大观园”;2009年9月“陕西秦腔博物馆”在西安交通大学开馆;政府为秦腔振兴,投人大量物力财力人力,民间参与非常广泛。总之,无论从那方面讲,在陕西,秦腔都是具有统治地位的一种文化。(2)乔滋、金行健主编《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甘肃省剧种表》,秦腔被列在第一位,影响遍及全省。2005年中国剧协决定把兰州市作为秦腔艺术节的常设举办地,并设立兰州市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2010年元月“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开馆。(3)荆乃力主编《中国戏曲志,宁夏卷》《宁夏省剧种表》,宁夏共有16个剧种,秦腔排在第一,并说秦腔形成于宁夏的固原、隆德、海原等地,流布全省,有专业剧团17个,专职演出人员2 000余人;其他剧种的专业演出团体2个,演出人员合计仅250人。秦腔在宁夏的地位和影响可见一斑。(4)陈秉智主编《中国戏曲志。青海卷》《青海省剧种表》,该省共有剧种6个,其中三个本省剧种,三个传人剧种。秦腔作为第一传人剧种,于清道光年间传人,影响遍及全省,有专业剧团3个。(5)周建国主编:《中国戏曲志·新疆卷》《新疆省剧种表》,共有剧种13个,秦腔排在第四(前面三个是本省戏剧),有专业演出剧团10个,演出人员634人;三个本省戏,其中有两个无专业演出团体,一个新疆曲子剧只有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演员42人。

据此,笔者所谓的秦腔文化区,不是指凡是唱秦腔的地方都是秦腔文化区,而是指秦腔影响达到一定程度,专业剧团和演出人数在当地戏曲活动中占到半数以上的份量,包括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秦腔是西北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而形成的,它的成长、发展、振兴和研究等,都应该而且必须立足、依赖这一文化区。

二、秦腔社会文化研究述评

笔者的定义,一是基于自己的研究之便;另外是区别于社会上的泛文化现象,即什么都冠以文化的标签。所以,这两个定义,可能有尚待商榷的地方。秦腔文化研究:大文化视域下,对秦腔自身诸要素的研究,含秦腔理论研究、秦腔发展史研究、秦腔音乐研究、表(导)演研究、舞美研究、班社研究、艺人生平研究、表演流派研究、剧作家研究、剧目研究、脸谱研究、化妆研究、道具研究、表演程式研究、表演特技研究等等。目前,秦腔研究中,这部分研究成果占绝大多数,最为丰富。非本文重点,具体成果,不再述评。

秦腔社会文化研究:关于社会文化的概念,施宣圆等主编《中国文化辞典》中论述为:“由社会和文化共同形成的超有机形态。使用此概念,可以避免把文化与社会两者相混淆,或相分离。……但社会与文化是交织、复合在一起的整体。因此,只有在特殊的纯粹分析的情况下,二者才能彼此孤立,而分析的起点必须是整体的社会文化。一方面它建立起社会文化的连续体,同时又区别出它的两个基本趋向,即稳定的社会趋向和变动的积累的文化趋向。”由此,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文化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人创造而表现在它们身上的文化不仅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受社会系统的影响,它们的影响或者说作用效果彼此交织,难以区分。故,倘若单研究秦腔反映或体现了秦人何种精神诉求和生活样态的话,是很有困难的(后文在相关部分详述)。(2)社会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即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借用“社会文化”这个概念工具,研究秦腔这种文化反映的秦人精神诉求和生活样态,笔者认为就是秦腔社会文化研究,其实质就是对秦腔的效果或影响的研究。

秦腔史中的秦腔社会文化研究就陕西而言,目前共有四个版本的秦腔史,尤其可贵的是,它们都是在文化大背景下来研究秦腔。这四个版本分别是:第一个版本是,焦文彬主编《秦腔史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该版本列陈观点,资料丰富,以史的观念构建全书结构,提出“研究戏曲应从戏曲声腔人手”(P25),并将秦腔的萌芽时期确定在“远古至公元580年”,每一时期,大致包括当时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艺术形式、艺人及其作品、艺术活动,但对秦腔社会文化所涉甚微。第二个版本是,杨志烈、何桑《中国秦腔史》(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两位先生均就职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长期从事秦腔研究,理论基础扎实、研究经验丰富,该书封面注明“文化大视野”,名副其实,体系完整、见解独到、论证严密地梳理了秦腔的递变与发展、秦腔的影响、秦腔的传播等,有十分之一篇幅涉及秦腔的传播和影响。第三个版本是,焦文彬、阎敏学的《中国秦腔》(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该书体系完整系统,有学术性,文字可读性强,大约用了近二十分之一的篇幅谈秦腔的传播和影响。第四个版本,是苏育生《中国秦腔》(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以史的形式,分秦腔的孕育和形成时期、秦腔的发展时期,秦腔的成熟时期、秦腔的改良时期、秦腔的繁荣与振兴时期,所涉秦腔社会文化相当有限。

期刊文章中的秦腔社会文化研究,笔者看到的期刊文章来自两方面:一是用“主题”遍搜“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下载和秦腔社会文化可能有关的文章;二是笔者2010年在陕西西安进行过为期一月的秦腔调研,调研期间,陕西秦腔研究方面的一些老师倾力相助,热心赠送的期刊,这些秦腔期刊(多为内部期刊)共有57本(合刊作1本计),大多反映秦腔演出动态、秦腔情怀、影剧选章、友好往来、艺苑人生、演员谈艺等等内容且学术性比较有限,与秦腔社会文化较为密切的内容亦有限。

胡兆量《中国戏曲地理特征》(《经济地理》,第20卷第1期)介绍了中国剧种的地理分布及渊源。常智奇《长歌当哭悲秦腔——兼论秦腔的审美特征》(《当代戏剧》,2005年第1期)认为秦腔艺术是一种直面人生苦难、在忧伤的基调中表达不屈精神的艺术,它是一种阳刚之美,悲壮之美,苍凉之美;并简要从秦地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分析了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韩健《秦腔的悲剧艺术》(《西安艺术》,2009年第1期)从秦腔音乐、表演程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秦腔的悲剧艺术的表现力较之其他戏曲剧种能最大限度地揭示悲剧人物面对厄运、死亡时的那种无助、痛苦、忧伤、愤怒的心情和反抗精神”。杨云峰《脉动陕西人文精神的秦腔艺术》(《西安艺术》,2008年第3期》)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秦腔剧目表现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以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维护封建理论秩序的妻贤子孝、忠臣义士和“清官”意识作为出发点的劝人向善情结,传统的秦腔艺术培养了陕西人固步自封“小富即安”、“贵族情结”和“自卑意识”,高擎历史遗风的大旗,继续回味在汉唐雄风的梦呓中。杨云峰《陕西地方戏曲风格形成的历史渊源——区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色彩略论》(《西安艺术》,2009年第1期)按照文化地理的观点解释,正是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地理的形成因素,决定了陕西地方戏曲始终以有别于中原、华北、华南、东南、东北的地方文化色彩,呈现慷慨有余、柔美不足的总体风格。何桑《秦腔的前世今生——不同文明背景下的秦腔探微》(《西安艺术》,2009年第工期)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秦腔剧目的内容特点。

著作中的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杨云峰在《三秦文化的历史品格》(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一书的后记中这样说:“……一部本来试图写成‘秦腔与三秦文化的书,却与原旨大相径庭而成为《三秦文化的历史品格》,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他的初衷是想研究秦腔与三秦文化的关系,最终却成了研究三秦文化本身。该书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横的方面,将三秦文化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简述秦文化与中国文化、民间文化与统治者的文化的关系;纵的方面,以先秦思想基础、远古图腾文化、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化积淀、唐代人文情怀、宋元时期三秦文化,即三秦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略为纲,涉及秦人族源、秦地族源、居住方式(四合土窑)、秦地历史、三秦历史地理、三秦文化等,涉及的学科有哲学、史学、历史地理、考古学、文学、艺术等等,不仅文献资料丰富,而且有大量的考古、遗迹资料。

甄亮的《吼出的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版)以文化传播学的观念来构架著作:上篇秦戏之前世今生可视为表述秦戏文化对象;中篇秦戏之“硬件”“软件”可视为表述秦戏传播的途径;下篇秦戏之生产资源可视为表述秦戏的传播方式。作者在序言中将“吼”戏产生简单归于“中国大西北的广袤、相对的人烟稀少、无遮无掩的缘故”过于简单。作者从秦戏之文化生态(包括秦地——自古帝王都、秦人——豪放霸王气、秦戏——受益长安风)和秦戏之民俗思想(包括地缘、人缘、情缘)几个方面探讨秦腔的成因和特点。

三、秦腔社会文化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纵观秦腔史的四个版本,涉及的秦腔社会文化内容主要是秦腔的流播和影响,且篇幅较为有限。

期刊文章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从地理、审美、音乐、文化地理、剧目内容等几个方面探讨秦腔的成因、艺术特点、思想内容和反映的时代精神,而对秦腔的社会影响涉及欠缺。

著作研究中,杨、甑二位先生,都试图研究秦腔与三秦文化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想研究三秦文化缘何能产生出秦腔这个剧种,秦腔又对三秦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终杨先生的大作成了研究三秦文化的著作,甑先生的大作为振兴秦腔而呼号,这是有原因的,首先,秦腔是三秦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同时,秦腔本身又是一个融音乐、文学、美术、表演、舞蹈、导演等为一体的一个系统。其次,秦腔是三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阐释秦腔地理、历史、文化渊源最终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对三秦文化的分析和阐释(除此之外,确也再无它法),尤其是在将秦腔系统浓缩为一个“点的”因素的情况下,“秦腔与三秦文化”变成“三秦文化的历史品格”则是必然的了。再次,要深刻研究秦腔与秦文化的关系,其可能的途径是,在全面熟悉、把握秦腔本身的诸要素的前提下深入其中,并从秦腔诸要素内部去发掘、分析和阐释,笔者认为倘若从三秦文化形成的地理、历史、人文,秦地族源、秦人渊源等等方面的特征,和秦腔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进行比照从而得出某些所谓的结论,是具有明显的灰格史学的意味的,是不足取的。两位先生从地缘和史缘两个方面探讨秦腔成因(严格地说是秦文化的成因),值得肯定,这是因为:其一,“秦人性格的形成和朴实厚重的文化个性似乎是从‘诗经就注定了的,或者说是从‘诗经开始就被赋予了一种粗犷的品格,从而被后世的文人墨客所不断强化和着意推崇的……”(该书。P8),而“诗经”是所谓秦风——秦声——秦腔(甄亮、焦文彬、阎敏学等观点)系统的源头(亦即秦腔剧种的源头)。其二,地缘政治与地理因素对一个地区文化理念的形成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一个地区文化理念的转变与发展,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以秦国居陕西三百年的历史而论,此后的汉唐文化形成,应该说先秦时期的历史根基起着不可估量的奠基作用。其三,秦自移居西陲,即与诸戎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既存在尖锐的民族、军事冲突,亦存在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数百年间,秦在与诸戎的斗争中发展和壮大。因而,秦时代(含秦封国和秦帝国时代)是一个重视军功的时代。历史上,农牧分界线南北移动,其实质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力量消长的一种表现,基于这些,粗犷、张扬与浓郁的忧患意识并存于三秦文化中,体现于秦腔的基因中。

就陕西而言,秦腔文化研究的成果比较丰硕,秦腔社会文化研究的成果比较欠缺。这二者关系密切,研究都很有意义。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研究后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秦腔诸要素中的一些元素,因而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没有前者,后者很难研究深刻、透彻;只熟悉前者,后者也不一定能研究或能研究好。因为对研究秦腔社会文化的人,有更高的知识、理论要求。秦腔戏曲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要研究秦腔的社会文化,必须熟悉秦腔文化的同时,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秦地历史、地理、文化,秦人族源、秦地族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等方面的知识。

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成果很有限,这为学者们提供了研究机遇。笔者陕西调研期间,有幸观看了某县城一超市周末免费放映的秦腔电影,西安南郊城门附近的秦腔自乐班争奇斗艳,某企业酒瓶设计成秦腔脸谱,乡村里的红白喜事、庙会、古会都要“写戏”……从穷乡僻壤到省城西安,从不识字的老农到教授、专家、官员,从垂髫小儿到耄耋老人,秦腔在其文化区内有着勃勃的生机和惊人的影响力,无论是振兴秦腔,还是关注秦腔对人的影响、秦腔对社会的影响、秦腔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深入、细致的秦腔社会文化研究。比如,企业文化中的秦腔:为什么超市要放映秦腔电影?放映什么?什么时候放映?那些人都来观看?有什么感受?对超市和社会有什么影响?等等;城墙根下的秦腔文化:谁组织自乐班?为什么组织?什么时候组织?演员从哪里来?经费从哪里来,收入又怎样分配?陕西、其他省份、外国观众都有那些人、为什么来看?什么时候、和谁来看?喜欢看什么?有什么感觉?有何建议和意见?等等。另外,还有秦腔在新农村、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等等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有研究空间的。

参考文献:

[1]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113-114.

[2]林剑鸣,秦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14.

[3]林剑鸣,秦史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8.

[4]焦文彬,秦腔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46-47.

[5]宋俊华,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J],文艺研究,2006(2):94-101.

[6]焦文彬,阎敏学,中国秦腔[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295.

[7]苏强,浅谈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J],当代戏剧,2009(1):36-37.

[8]杨志烈,何桑,中国秦腔史[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371-389.

[9]胡兆量,中国戏曲地理特征[J],经济地理,2000(1):84-87.

[10]鱼讯,陕西省剧种表[M]//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77.

[11]乔滋,金行健,甘肃省剧种表[M]//中国戏曲志,甘肃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86.

[12]荆乃力,宁夏省剧种表[M]//中国戏曲志。宁夏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33.

[13]陈秉智,青海省剧种表[M]//中国戏曲志,青海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33.

[14]周建国,新疆省剧种表[M]//中国戏曲志。新疆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68.

[15]施宣圆,王有为,丁凤鳞,等,中国文化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1988:24-25.

[16]樊志民,秦农业历史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PQ97,27.

猜你喜欢
社会文化秦腔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飘飞的秦腔
广告语中的社会文化
论广场舞对社区、村镇居民的重要性
关于 “机械复制”的思考
六曜与日本文化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法国社会文化对现代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及其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启示
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