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走进奶粉工厂
温度越来越高,机器的轰鸣声也逐渐增强,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我头上压着厚重的头盔,鼻梁上架着方形护目镜,身上穿着白色工作服,外面又罩上一套隔离服,脚上不仅套上了塑胶鞋套,还穿上了经特殊处理的防护鞋。在40℃的干热厂房内,我被从头到脚包了两层,严实得像个粽子。与外界通话,也唯有经过无线电耳机和话筒。
电梯门打开,我们终于进入了奶粉工厂的最顶端,也是它的核心区域——干燥塔。这里是厂内最高级别的清洁作业区。
浓缩的奶液被抽到18米高的干燥塔上,进入直径10米的密封“奶缸”内,“奶缸”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的游泳池。经过加压后,奶液就像喷香水一样,成為细密的水滴打入喷管中。然后与200℃的高温空气汇合,奶液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其他物质形成粉状物,落入下层的振动筛。然后再经过空气流动分离出细粉,再降温以及筛振,将细粉颗粒均质化,最后装入袋中,形成奶粉的主要原料——基粉。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美赞臣工厂的考察,颠覆了我对奶粉工厂的若干想象:没有牧场,看不见悠闲散步的花斑奶牛,看不到牛奶桶,更闻不到奶香。现代化的厂房采用了严格的防护措施,行走必须在特定的区域内,吸烟区被划在停车场边,每个入口都安装了紫色的灭菌灯,只有完成一套严格的清洁规程后,才能走进车间工作。
事实上,在进入厂区前,我已经签署了一份多达14项内容的责任书。我必须保证不化妆,没有戴假睫毛,必须摘下首饰、手表,保证身上没有任何金属异物。清洁规程也异常严格,不同的区域间有缓冲区更换服装,多次洗手并在手上喷洒消毒液。“所有的一切,是为了防止有物理异物、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的进入。”美赞臣食品安全总监丹·马克对我说。
工厂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小镇泽兰,毗邻密歇根湖,风景优美。1924年,生产婴儿食品的美赞臣公司收购了这里的“凤凰奶酪公司”,并逐渐改造为奶粉工厂。目前这里是全球最重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心,年生产普通配方奶粉5万吨,特殊配方奶粉5500吨。
马克先生在奶粉行业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他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厂区。“奶粉的生产流程包括两部分: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马克说,“但并不是所有的工厂都会有这两种工艺。”美赞臣在全球有7家生产基地,只有美国、荷兰与墨西哥的工厂兼具湿法与干法两种工艺,中国广州的工厂只有干法工艺,原料基粉来自荷兰奈梅亨。一罐奶粉中基粉的含量至少占到85%,其他则为特殊营养元素等添加剂。
最后检验部门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系统检测后才能出厂。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金属探测都是必要的过程,以防止有金属异物混入。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跨国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奶粉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变化。很多大型奶粉公司液态奶的使用量在逐渐降低,他们更多地从供应商处采购基粉,然后调入一部分液态牛奶,加水与其他营养成分混合后,再进行喷雾干燥。这一方面原因在于液态奶的储运限制条件较多,只能更多地依赖本地的奶农。另一方面,牛奶产量不稳定,容易造成价格波动。直接使用基粉,则可以扩大采购半径,减少鲜奶的储运风险,还可以保持价格平稳。
于是,奶粉工厂与奶牛之间的距离就变得十分遥远了。
中国妈妈的奶粉焦虑症
马克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解奶粉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其实我的意思是——无论在美国的泽兰、荷兰的奈梅亨,还是中国的广州,只有产品种类的差别而没有安全性差别。”马克说,“因为生产工艺、流程、卫生、安全标准,甚至供应商都是一样的。”
在动身前往伊利诺伊州之前,我已经考察了美赞臣设在广州的工厂。与泽兰工厂最大的不同在于,广州工厂只有干法工艺——将基粉与不同的营养成分混合,形成最终产品。“广州工厂的原材料95%都来自进口,基粉则来自我们在荷兰的工厂。”广州公司研发总监李永雄对我说。
然而对于很多中国妈妈来说,接受这样一个全球化的结论,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
27岁的方晓彤在2011年春节当了妈妈,她一直坚持从海外采购奶粉。“当我发现怀孕的时候,就开始为奶粉纠结,这是一场持久战。”方晓彤说。
方晓彤的育儿知识更多依赖于网络的育儿论坛以及朋友间的交流。“在专业育儿论坛的奶粉讨论区,对奶粉的口感、香气、色泽、冲泡难易程度、产地等各方面有全面的讨论和各种介绍与论证。看得越多越眼花缭乱。”
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妈妈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备受打击。现在,奶粉被妈妈们划分为:大陆货、港版货、原产地货,即专供大陆、香港和本国的奶粉。方晓彤最后决定所有的奶粉都不在国内买了。
孩子刚出生时,方晓彤托朋友在香港买了几盒奶粉备用。但很快便遭遇了奶粉荒,香港和澳门的零售店都被“方晓彤们”挤破了门槛。持续供给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方晓彤。她最初和多数妈妈一样,选择在淘宝上寻找海外代购。但断货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意味着要经常更换卖家。但靠谱的卖家可遇而不可求,她必须花大量时间研究卖家的信誉、货源,并且在第一次少量购买辨别真伪后,才敢放心采购。然而刚刚建立的信任可能很快就会因断货而被摧毁,进入下一次循环。
“对我来说,每次更换卖家就要死无数脑细胞。”方晓彤说。
去国外直接购买是方晓彤最喜欢的选择,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2011年6月,她开始托在美国工作的朋友直接代购。一开始操作很简单,朋友去商店通过iPhone的Facetime功能直播让方晓彤挑好后,一次买一箱寄回来。但海关总署后来要求: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征进口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予以免征。而对奶粉又另加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奶粉应征税将随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关税免征额度的调整而改变,入境奶粉免征税将由原来的25千克降为现在的1.8千克。
“这意味着要想免税,每次只能寄两罐奶粉,运费上就很不划算了;如果买4罐就要交80块钱的进口税,而且两罐奶粉只相当于孩子半个多月的食量,从购买到寄到目的地需要10天左右。如果还想享受朋友直邮奶粉的待遇,我需要请他每个周末都帮我各去商店和邮局一趟。这种无理要求我实在开不了口,只好重新开始了淘宝之旅。”方晓彤说。
方晓彤的朋友唐燕也是年轻妈妈,她选择了直接海外网购的模式。“虽然麻烦些,但是比淘宝上的货源稳定。”唐燕说。她常去eBay和PayPal,一次买两罐,每个月买3次。遇到物流慢的时候,就只能用国内产品先顶一阵子。有时候也一次多买一些,进口税自然跑不了。“国家有一些禁止某些国家奶粉入境的规定,常常提醒自己要小心,别买了运不回来。”唐燕说。
根据人口普查,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1700万婴儿出生,其中约340万婴儿无法得到母乳或母乳严重不足,需要用奶粉喂养,市场容量在30万吨左右。如果将年龄扩大到0岁~3岁,这部分婴幼儿更多。对于婴幼儿奶粉的焦虑,让这一群体倍感纠结。
奶粉的全球化与安全挑战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是天然的第一食品,于是营养学家们试图开发一种母乳的替代品。1867年,德国人尤斯特·冯-利宾发明了第一个商业婴儿配方,并获得专利:把小麦粉、麦芽粉和少许碳酸钾(降低酸度)加入到牛乳中煮沸而成。之后,产生了许多类似的配方。
美赞臣公司也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1897年,爱德华·美赞臣创办了美国发酵公司,1905年更名为美赞臣公司。创始人美赞臣的长子因病重无法进食,于是他向被誉为“美国儿科之父”的雅各比博士求救。之后,雅各比为孩子配制出了美国首个得到临床认可和医生推荐的婴儿喂养品。而当时,在美国每1000名婴儿中大约有135个婴儿夭折,他们大多死于肠胃病症。
受这一事件的影响,美赞臣公司开始转向健康食品产业,尤其是将婴幼儿营养配方食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1911年,美赞臣推出首个婴儿喂养产品——糊精麦芽糖,在当时是第一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婴儿食品。
真正的婴儿配方奶粉的产生,是在1915年。美国惠氏公司发明了第一个以乳为基础的婴儿配方SMA——将植物油、动物脂肪均质添加到脱脂乳中,使之更接近母乳,目前世界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大多由此演变而来。
20世纪中期,随着对母乳、牛乳成分认识的提高,以及婴儿营养学的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快速发展,添加胡萝卜素、铁质强化、乳清粉、低聚糖、DHA等配方的奶粉不断投入市场。
奶粉的生产与销售也逐步全球化。新西兰、荷兰成为全球奶源基地,韩国则成为糖的主要提供地。以美赞臣为例,分布在全球的169家供应商为它提供1000多种原材料。
另一方面,产业链条的拉长,使奶粉业的安全性面临更加复杂的考验。10多年来,在全球乳制品市场出现了一系列质量与安全事件。如2002年,香港市场的“美乐宝NH25”婴儿配方奶粉查出“阪崎氏肠杆菌”,可能会导致婴儿脑膜发炎。2004年,美国亨氏集团的一款奶粉在以色列被召回,因其中未添加维生素B1,能导致婴儿大脑发育受损。而破坏力最强的,则为2008年中国奶业的三聚氰胺事件。
阿根廷的牧草、墨西哥的玉米、新西兰与荷兰的奶牛、韩国的糖、广州和曼谷的工厂、沃尔玛超市……奶粉生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哪个环节的安全控制力都极其重要。
就美赞臣而言,一罐奶粉背后涉及了近200家供应商,1000多种原材料,每一罐美赞臣产品在出厂之前均需要经过超过2300道质量控制检验程序。
搭建一个共同的实验室信息平台是马克最近的一项工作成果。这样他就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工厂质量检测部门的运转状况。某一个批次、某种原料出现了问题,所有工厂都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尽管消费者的期许是有变化的,但对营養成分与食品安全的要求是统一的。”马克说。检测全球的食品安全事件也是马克的主要工作,比如他必须在第一时间搞清楚,德国出现的有毒芽苗菜是否会影响他的供应体系。
对于美赞臣全球研发运营副总裁史蒂文·布朗来说,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对企业控制力的挑战,更是一个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健康困境。“城市化在加快,人们的饮食也在西化。一方面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卫生,儿童传染病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婴儿的过敏性疾病的数量却在增加,比如过敏性哮喘。这是一个世界性趋势。”布朗说。
未来的奶粉研发要试图解决这些难题,而目前,我们对于母乳的成分与功能还远没有研究清楚。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