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丘陵地区春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2012-10-10 06:46江昭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田间高产

江昭军

(平江县瓮江镇农技站,湖南 平江 414515)

玉米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面积大、单产高,主要集中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和北方春播玉米区。南方丘陵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小,单产也较低,仅300~350 kg/667m2,与黄淮和东北地区相比,特别是与黄淮海地区单产900 kg/667m2相比差距很大。近年来,湘北丘陵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同时不断引进新品种,玉米产量有了很大提高,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00~300 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400~500 kg/667m2,有些高产地区达到了550 kg/667m2,但是产量极不稳定。笔者在湘北低丘陵地区(海拔400 m以下,年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260天以上,常年降水量1 460 mm)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适宜湘北丘陵地区春玉米种植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以期为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参考。

1 选用大穗品种,适当密植

紧凑密植型品种大田种植群体效果好,容易获得高产。但目前大多数农民判断品种好坏的标准是单穗的大小,而不是产量。大穗型品种更有利于间作套作,例如在生姜田里间种玉米作为生姜后期遮阴用,玉米的种植密度只有1 000~1 500株/667m2,选择大穗型品种如潞玉13、临奥1号等,但也要适当地密植,3 600~3 800株/667m2的种植密度是较为合适的,不会出现无效叶片。只要前期管理好,苗齐苗壮,种植密度不超过4 000株/667m2时,很少出现空杆现象,只要不出现大量空杆,密度越大越有利于高产。

春玉米品种的田间表现

2 合理耕作,提高地力

湘北丘陵地区种植玉米的土壤多是旱土和高岸田,有机质含量低,成土母质多是残积物或坡积物,石砾含量高;或者是粘性极大的红泥土,土层薄,耕作层厚度仅13~16 cm,全层土壤厚度仅30~40 cm,有些甚至不超过20 cm,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弱,养分含量低、供肥能力差。而玉米是耗地作物,在这类土壤中种植玉米必须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才能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如果是高岸田最好是水旱轮作,冬季可深翻,以加速底层土壤母质的风化,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提高地力。

通常,玉米所需养分的60%~80%来自于土壤养分的供应,只有20%~40%来自于当季投入的肥料。同时玉米需肥量大,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高产玉米田要求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含碱解氮、速效氮、速效钾分别不低于80、20、100 mg/kg。需选择通透性好,土层厚度在80~100 cm、耕作层厚度为20 cm左右,并具备灌、排水条件好的耕地为宜。

3 适时播种

在满足前期发芽生长需要的前提下,玉米播种越早越好,通常3月20日左右即可播种;如果天气晴好,或是采用地膜育秧移栽技术种植在3月10日即可播种。高岸田土壤结构较好,墒情较一致,也可以采取直播栽培,但必须提前5~7天培育部分秧苗,以备直播出苗不齐时及时补充。但不论是直播还是移栽,保证玉米苗齐苗壮是高产的基础。

4 施足肥、早施肥

玉米需肥量大,要获得550 kg/667m2以上的产量必须施基肥:有机肥1 500 kg/667m2, 45%以上高浓度复合肥30 kg/667m2。玉米需氮、钾肥多,需磷量相对较小(只有氮肥的30%),但因为玉米对磷肥的吸收能力弱,所以必须保证较高的磷肥供应水平才能满足玉米对磷肥的需求。苗期施肥就应施用速效性好的磷肥如磷铵或以磷铵为主的高浓度复合肥(磷铵含量超过45%)。玉米生长对氮肥的需求大,但若是氮肥过多容易出现一株双穗或多穗现象,双穗和多穗一般不能正常结籽,容易造成减产。另外,在苗期如遇干旱可以用含量45%以上的高浓度复合肥5~10 kg/667m2对水浇灌。

在玉米封行前必须完成田间的所有耕作,包括穗肥、粒肥一次性施足。为保证后期营养供应,肥料应具有长效性,做到:(1)量要足,用25%的复合肥60~80 kg/667m2;(2)尽量使用缓释肥或复合肥,以保证玉米生长后期的营养需要;(3)进行打孔施肥,以集中肥料,减小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同时也能降低肥料的释放速度,更有利于后期的肥料供应。

5 及时灌溉抗旱

发生春旱时,气温升高快,蒸发量大,会严重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需要及时进行灌溉。幼苗期出现干旱,农民习惯上采用浇水的方式来活苗返青。玉米的需水关键期是从雌穗分化到抽丝这一时期,这时的水分供应是否充足决定了果穗的大小、籽粒行数和行粒数的多少,进而决定了玉米产量的高低。此时的灌水标准是不能让土壤变白。但玉米是旱地作物,不能渍水,所以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必须保证随灌随排,田间不能有积水。

6 及时补救缺磷、低温等不利因素

6.1 缺 磷

在外观上难以判断是否缺磷,往往只有到了严重缺磷时才能发现。玉米严重缺磷时,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转移受阻,糖类在叶片中积累增加,形成较多花青素,在茎叶上可明显呈现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严重时根系不发新根、叶片发黄、生长停止,甚至枯死。

6.2 低 温

玉米生长温度低于16℃时,光合作用降低,淀粉酶活性受到抑制,使淀粉的合成、运输和积累受到影响。特别是从高温转向低温,糖类合成淀粉受到影响,叶片花青素增多,同时运输受阻,根系得不到充足养分,生长缓慢,表现和严重缺磷一样的症状,如茎叶出现紫红色条纹,根系生长不良,新根少,地上部分也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等。特例是地膜育秧,如在晴天突然揭膜,原本绿色的玉米苗在第二天在叶鞘和叶边缘就会呈现紫红色,即使是1、2片叶的小苗也会一样,而3叶以前的幼苗靠胚乳供应养分,是不会缺营养元素的,所以3叶以前的幼苗茎叶变红的原因主要是低温造成的。容易造成低温危害的主要是昼夜温差大和山冲冷风的天气。因为春季丘陵地区很容易形成山冲冷风,山冲午后1、2点是田间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如果出现冷风,田间气温会迅速降到16℃以下,对玉米的危害特别大。

6.3 补救措施

玉米缺磷和低温危害在苗期和拔节期都有可能发生,以苗期居多,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由于缺磷和低温的影响,玉米幼苗生长缓慢,苗势不壮、不齐,并导致果穗变小,甚至空杆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甚至减产50%。

因此,玉米植株出现茎叶发红等缺磷、低温症状时,应立即喷施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喷施宝、氨基酸等)进行补救。植株可直接通过叶面吸收养分,从而缓解缺磷、低温等症状,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

7 预防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玉米螟,大、小叶斑病,蚜虫,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和顶腐病等。但从近几年的田间情况看,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和顶腐病是对玉米生产威胁最大的两种病害,个别年份个别丘块出现过绝收的情况,一旦发病,没有有效的防治药剂,防治十分困难。这两种病害多发生在6月上中旬,温度超过30℃,湿度超过80%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加上田间玉米伤口又多,则极容易发病。造成玉米伤口的原因一是刮风,二是田间耕作。预防这两种病:一是增施磷、钾肥,必要时增施钙肥和硅肥;二是保持田间通风,尽可能保持玉米行向与当地主风向一致;三是尽量早播种,前期营养生长充足,也会提高抗病能力,若发病时玉米已完全抽雄出穗,则抗病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四是尽量在玉米封行前完成施肥、中耕、打药等所有田间操作。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在植株未封行前用辛硫磷、井岗霉素、托布津、强氯精对水80~100 kg/667m2,全面喷施一次,包括田间地面、田边周围杂草,以减少病虫源。

8 适时收获

玉米需要完全成熟时才可收获,收获过早会缩短玉米灌浆时间,降低粒重,导致产量下降。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是乳线消失和黑层出现,但现在随着品种的增多,这两个标志在不同的品种上有些差异,而且黑层的出现与水分含量有很大关系,水分不足时容易出现黑层。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从而有利于提高玉米品质。

如果不需要赶下茬作物玉米可尽量迟收,至少要到玉米苞叶全部变白松散后,玉米果穗下垂后收获是最为合适的。

参考资料:

[1]孙忠信. 玉米垄侧保墒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2011,(10):41.

[2]胡 伟,罗云米,付 丽,等. 高山菜用玉米栽培技术[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5(4):58-59.

[3]王世军,程向荣,乔 刚. 旱地春玉米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253-255.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田间高产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成都周边丘陵地区产业集聚融入大成都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东北部丘陵地区发力追赶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