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年轻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情况的影响

2012-10-10 06:45:36毛兰兰倪忆媚唐红艳
哈尔滨医药 2012年6期
关键词:入院乳腺癌情绪

毛兰兰,倪忆媚,唐红艳

(四川绵阳四○四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很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相对于其他癌症是治愈率最高的,治愈率平均有60%。但是此病对于女性来说具有双重的威胁性,除癌症带来的恐惧外,切除乳房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还意味着失去部分女性象征。因此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就更容易引起焦虑甚至恐惧,有的人甚至愿意放弃手术,放弃生存的权利,为了减轻病人的身心痛苦,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手术,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对100例20~45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采用了心理干预用于减轻病人术前的焦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20~45岁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100例,平均年龄为(35±2)岁。均经病理学明确诊断,均采用患侧乳腺切除术,并清扫淋巴结的手术方式。按照入院日期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号日入院的为实验组50例,双号日入院的为对照组50例。治疗后随访0.5~2年,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半年。两组病情、病程无差异。

1.2 方法:术前1日对照组的病人进行常规访视,发放外科手术病人须知,告知病人术前需注意的问题,如术前6~8 h禁食禁饮,不要佩戴贵重物品等外科手术前常规准备工作,简要介绍乳腺癌手术的相关准备工作,在5 min内结束访视。向实验组的病人进行手术宣教,发放术前访视宣传单,并另加20~30min的术前访谈,即接受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有: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选取合适的时间,在征得病人及家属的同意后,护士首先做自我介绍,再以亲切礼貌易懂的语言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病人的感受,有什么样的担心,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对不能解答的问题邀请主管医生给予解答,对情绪激动地病人给予安抚,缓解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②认知干预,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焦虑的内容,并进行科学解释,如向病人讲解乳腺癌疾病的发病原因,采取的治疗措施,以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以及术后的恢复等。并告知病人乳房并不是女性的唯一特征,而且现在医学很发达,切除的乳房可以重建,并且仍会有美丽自然的外表,并让其认识到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生命根本无法谈其他。告知本医院做过此类手术的患者数,其存活率,并向其讲解手术后仍然生活得美满幸福的成功实例,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情绪特别激动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邀请手术成功的患者来与其亲切交谈,打消病人的顾虑;③情绪干预,一般来说,患者术前出现轻度的忧虑和恐惧情绪属于正常情绪反应,但如果焦虑过于严重,则对手术是不利的[2]。从医学的观点讲解情绪与疾病产生的关系,告知消极的情绪只会让其病情进展的更快,相反积极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和愈后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应根据患者需要,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过程等,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我们将一直陪在其身边,减少其对于陌生环境的害怕;④行为干预,教会患者身心放松技术,如睡前去散散步,喝一杯热牛奶,腹式深呼吸等,以缓解压力,促进睡眠,为第2天的手术做好准备;⑤家庭干预,“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患者发生变化时家庭成员必定出现变化[3],家属是患者的最主要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形式,家庭成员的照顾和支持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举足轻重[4]。对于乳腺癌手术的病人,除了担心手术的问题,还有是来自心理的压力。在乎家人的态度,特别是丈夫,因此在心理干预时也应该了解病人丈夫的态度,帮助其认识乳腺癌的知识,打消其心理顾虑,让其多鼓励患者,让患者觉得其自身是很重要的,大家都很需要他,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调查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入院当日和手术前1 h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由本人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项,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分,用总分乘以1.25后,取其整数部分得到标准总分。时间为5min,当场收回。对于文化程度低不能理解的由作者逐条念出SAS的问题,让本人评定,作者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9份,有1位病人因经济原因暂停手术,回收率99%,有效率100%。

2.2 术前半小时由作者分别测量病人的血压和心率,采用的同一型号的电子血压计,测量的病人右侧血压。

经t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次日焦虑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焦虑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干预有效,实验组入院当日于术前1日焦虑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干预有效,见表2。两组病人术前半小时血压比较,实验组病人术前半小时收缩压和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 讨论

3.1 护理干预对减轻术前焦虑的效果:本次调查显示,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术前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次心理干预措施是正确有效的。因此术前手术室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有效细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介绍手术的知识,并针对病人错误的认识给予认知矫正,从而达到满足患者术前心理需求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能使患者更好地迎接手术。

表2 两组病人焦虑值比较

表3 两组病人术前半小时血压(收缩压为例)和心率比较

3.2 焦虑不是一成不变的: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祸害,在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5]。手术病人焦虑是在术前因为害怕紧张所产生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在手术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从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术前1日的焦虑水平较入院当日明显好转,说明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病人减少术前的担忧,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降低病人及家属的焦虑,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减少家人的担心和忧虑。

3.3 术前访视的重要性: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良好术前心理护理能增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6]。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病人也进行了术前访视,但却没有使病人的焦虑降低,说明术前心理护理不仅是要介绍手术前的注意事项,还应该针对病人的担忧给予详细的解释,对病人的错误认识给予纠正,采用心理放松训练,以缓解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手术。

[1]裘姿静,黄文英,张锐.乳腺癌患者的运动及心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3):5 -6.

[2]沈雁英.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52.

[3]管健.生态系统心理治疗的理论述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80 -84.

[4]白金凤.我是如何做好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的[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5):309.

[5]许颖.外伤和手术病人的焦虑[J].护理研究,2001,15(1):10-10.

[6]贾琦.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2007,12(24):41.

猜你喜欢
入院乳腺癌情绪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