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汇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周海斌
它是指被审计单位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因素的情况下,由于内部固有因素以及一些客观存在的条件,从而引发企业的会计账户、交易类别以及整体的会计报表可能会存在中大违反会计准则的情况的可能性。固有风险在会计报表审计范围之外,属于注册会计师无法直接控制的一种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只能够通过系统的审计程序来确定固有风险的水平。
是指被审计对象的经营业务及其相应的会计信息内部所存在的中信错误或者舞弊现象而未能够被内部控制系统发觉、防止和及时调整的可能性。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内部监控、规避舞弊和错误的风险。但是如果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体系运转不正常那就会加大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也不能够直接影响控制风险的高低,只能够通过审计评估系统衡量其水平的高低。
是指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过程中没有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账户、会计报表上所存在的中大错误的可能性。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相关联,注册会计师能够通过改善和完善自身的工作二影响到检查风险的大小。
1、审计人员素质不足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经营活动也比以往更加复杂,也提高了对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考验。而由于审计人员素质不达标,导致审计工作远远不能够应对现在企业复杂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数据,都会加大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
2、审计方法模式滞后
随着现代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化平台在企业内部的广泛应用,同时,作案的手法也是越来越先进,而我国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的思路上,审计取证依赖于会计账薄,会计报表,以期发现错报和漏报,是一种事后审计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
1、审计执业环境不完善
我国的审计事业相比较西方,起步和发展比较晚,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也都不完善,普遍造成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差、权威低,同时审计人员的相应的风险意识以及风险防范的意识不足。行政以及政府的过多干预都会严重影响到审计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拓宽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的广泛应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审计的对象已经远远比以前复杂的多。同时,受托责任的经济模式也在不断发展,使得审计对象从原先的财务报表范畴扩展到了质量审计、风险评估等领域。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拓展会加大审计的难度增加审计风险。
3、外界认识偏差
审计结论同时与政府的宏观调控、金融、税收等系列经济问题以及个人投资理财等密切相关。所以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四个方面都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做出了过高的认识与信赖。这种不够准确理性的认知以及信赖也是构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
审计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受到审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影响。所以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首要出路。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从两方面下手:第一,在审计工作人员招聘的时候就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审核时要选择通过国家正轨考试并成绩优异的,同时也加大应聘人员以往作经验以及信誉等方面的审查,保障吸收到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双优的人才。第二,对于在职的审计人员要加强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发现有不合格人员及时进行再培训考核或者淘汰,使得审计人员成为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发展型团体。从而提高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设计风险。
审计人员要注意审计程序的实际应用,注意结合实际审计环境,发挥审计系统效益。在审计方法上,积极发挥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的优势,紧密围绕风险的额分析与控制,并系统运用各种审计检测方法提升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总之,审计人员要及时吸收国内外同行的现金审计理念以及系统,将宝贵的经验借鉴应用到自己的审计工作中,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降低审计风险的水平。
审计工作不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他与社会的法律环境、道德水平以及诚信水平等息息相关。要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审计法律建设机构要积极做好涉及法律的完善与发展,规范审计行业的系列行为。同时政企关系的改善调整也是降低审计风险的一条重要渠道,我国政局应当积极完善我国的体质,彻底断绝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亲缘关系”,为审计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综上所诉,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各界认可的环境下,我们要做哈审计风险控制工作,将审计工作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来。在审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全方位的影响因素,把我审计风险的成因,完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因为审计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所以审计风险控制的道路将是漫长的,但是我们审计法律假设机构进一步完善审计相关法律体系,同时,审计机构能够真正树立风险意识,不断提升执业能力,及时发展审计事业,认真对待审计质量的控制问题,真正对审计风险做到有效的防范控制,将审计风险的规避和控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裘宗舜,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2]赵晓波,论中国的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中国市场,2006年第48期
[3]黄素芬,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金融经济,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