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谋芳,金育强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018)
我国体育社会学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引进创建阶段、加强巩固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无论是关于体育社会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探讨,还是对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与研究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重点梳理了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并概括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以期为今后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参考。
2.1 文献资料法:以“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为题名和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查阅2001-2011年出版的关于体育社会学的书籍;收集2001-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立项。
2.2 统计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阅读、分类、整理,对部分数据进行统计。
3.1 近10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
体育社会学在我国是一门起步较晚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科一直以教育学为基础,体育基本上是体育教育的同义语。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的重建推动了体育社会学的勃兴和发展。80年代以来,各种体育组织的建立、体育学术队伍的壮大、科研成果的取得促成了体育社会学的快速发展。近10年来,在专家学者们的执着追求下,我国体育社会学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批体育社会学专著、译著相继问世,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今我国学者编写出版相关教材12部(见表1)。
表1 2001年-2011年体育社会学相关教材
目前,体育社会学已经作为必修课列入体育院系本科教学计划,部分学校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的硕士、博士水平的研究方向。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有关体育社会学的论文与日俱增。2001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间,以“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为主题发表在《体育科学》、《体育学刊》等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983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近十年来,部分硕、博士研究生也选择体育社会学相关领域作为他们学位论文研究的题材,通过对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有关文章进行统计,涉及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文章共计725篇,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
图1 近十年来体育社会学科研论文数量(单位:篇)
1986年,《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课题成为我国体育界首次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这极大地鼓舞了体育学者的研究热情。特别是1996年7月,体育学正式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也由此进入高潮。随后,与体育社会学研究直接相关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逐年增加,2001-2011年,共立项520项,与体育社会学研究相关的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立项1318项(如图2)。
图2 近十年来体育社会学科研立项(单位:项)
教材、著作的出版,论文的发表,课题的立项等充实和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推动了体育社会学不断向前发展,也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该学科的研究概况。通过对近十年来有关体育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科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如体育社会学定义与属性,研究对象,研究的理论与视角,方法等的探讨。另一方面是应用研究,主要是以社会学的视角、方法来考察、分析体育领域的现象和问题。
3.1.1 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门学科的建立、发展与成熟离不开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与争辩,体育社会学自70年代在我国发端以来,一直有部分专家专注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专家学者们就体育社会学理论基础问题长期、深入的探讨对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与成熟起到非常重要的铺垫与推动作用。
关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早期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尔后部分社会学领域和体育学领域学者认为它是社会学下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近年来,有的观点认为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即它既具有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属性,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有学者提出了体育社会学只有一个学科属性,即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的观点。孰是孰非,还需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争辩。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观点,即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并就什么是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体育社会现象的前提条件、什么样的体育社会现象才有研究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讨论。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3.1.2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3.1.2.1 农民与农村体育
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
图3 近年来国家社科有关农民体育课题立项(单位:项)
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3.1.2.2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
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3.1.2.3 北京奥运会研究
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3.1.2.4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3.1.2.5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
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 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3.2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3.2.1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
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3.2.2 浓厚的政策导向色彩
从对近10年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几个主题的逐年成果数量来看,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国家提出“三农”问题、提倡新农村建设、倡导和谐社会建设,则以此为背景的和与此相关的论文相继涌现,并成倍增长,尔后逐渐冷却。关于“北京奥运会”论题的情况如此,关于“阳光体育运动”论题的情况亦如此。北京奥运会后胡锦涛主席提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方针,则以“体育强国”为题名的论文不久便见于各刊物,中国知网以“体育强国”为篇名检索2001-2011年论文共计145篇,其中2009-2011年120篇,占10年来总篇数的82.8%。以上充分表明,我们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紧跟政策,亦步亦趋,这虽体现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应以社会学视角分析体育中的社会问题,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以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而不是在政府部门做出某一决策后,再一窝蜂地去解读某一策略的内涵,讨论对与错、可行性等等问题。
3.2.3 缺乏学理探讨
纵观近十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大多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与建议;或直接提出问题并陈述作者的观点与看法。从以往的思辨性研究向实证研究倾斜,再到思辨与实证研究的融合,可以说体育社会学研究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理论指导实践也来源于实践,我们总在借用他人的理论来指导或解释我们的实践,未在的实践中形成符合我国社会环境的理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不能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论述,而应有更深层次的学理探讨。
3.2.4 学科边界逐渐明朗
每门学科只有明确了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领域、概念体育和研究方法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往的体育研究中一般认为体育社会学无所不包,只要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都可以被归类为体育社会学研究,或某项研究无法归类时,就被列入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此外,跨学科研究留有原学科痕迹,二者使得体育社会学边界模糊不清。近年来,有学者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几方面对体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作了深入探讨,卢元镇认为体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社会视角和研究方法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体育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体育内部结构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的体育的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23]吕树庭认为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和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把体育这一社会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的社会关系、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以推动体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门学科。[24]二者的表述虽不尽相同,但观点似乎无太大差异。首先,二者都赞同体育社会学应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社会问题;其次,研究的内容包括作为一个系统的体育与外部其他现象的关系,以及体育系统内人与人的关系、体育的社会功能等两个层面;第三,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学者据此基本达成共识,体育社会学学科边界逐渐明朗。
[1]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2]仇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6(2):57 -63
[3]吴贻刚,苏小霞,等.“范式之争”与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后现代主义的崛起[J].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242 -246
[4]陈海燕,汪流.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5):29 -31
[5]杨威.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回顾与思考[J].体育学刊,2001(2):27 -31
[6]斯迪虎,王胜利.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因果关系本质——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关系的辩证思考[J].体育学刊,2002(4):127 -129
[7]杨威,杨霆.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定类、定序变量的回归分析[J].体育学刊,2004(5):22 -24
[8]黄彦军,吕树庭.“十一五”期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57
[9]仇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6(2):57 -63
[10]仇军,罗锦文,等.从单一走向多元: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J].体育科学,2005(11):58 -61
[11]钟建伟,仇军.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J].体育科学,2009(12):64 -73
[12]高强.西方体育社会学新马克思主义流派述评[J].体育学刊,2001(1):36-40
[13]曹祖耀.“何谓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何为”——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运用与启示[J].体育学刊,2010(10):26 -31
[14]高强.场域理论与体育社会学研究[J].体育学刊,2010(1):28 -32
[15]郭振.埃里亚斯的过程社会学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0(1):24 -27
[16]陆小聪,黄祖耀,等.体育社会学研究视域的构筑[J].体育科学,2010(11):9 -16
[17]郭振,刘波,等.当代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述评:体育与环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21 -24
[18]陈俊钦,黄汉升,等.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现状与趋势[J].中国体育科技,2003(1):7 -10
[19]苏小霞,吴贻刚,等.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7(5):7-14
[20]张新萍.中美体育社会学异同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4):280 -283
[21]董红刚.中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541 -546
[22]陈立勇,林文峰,等.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78 -681
[23]卢元镇,于永慧.给体育社会学一个准确的学科定位[J].体育科学,2006(4):3 -8
[24]吕树庭.再论体育社会学的性质与对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3):185 -190
[2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
[26]卢元镇,林文贤.中国体育社会学三十年[J].体育科学,2008(5):1 -5
[27]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 -5
[28]金育强,茹秀英,等.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及今后走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581 -583
[29]冯晓丽.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J].体育学刊,2004(1):41 -44
[30]李金龙,刘英辉,等.中国体育社会学科研究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99 -503
[31]尚志强.现代化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590 -592
[32]申广潜,李溯.近10年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 -41
[33]仇军,徐茜.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问题引论[J].体育科学,2006(7):67 -70
[34]仇军,钟建伟.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视域开启与理论溯源[J].体育科学,2007(2):46 -53
[35]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6]董进霞.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2)
[37]课题组.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04(2)
[38]吴建喜.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
[39]葛幸幸.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J].体育学刊,2010(4)
[40]王艳.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的创新途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