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种方式对短葶山麦冬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2-09-29 07:34:18王珍添袁玉虹何天友陈凌艳荣俊冬郑郁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种子休眠麦冬发芽率

王珍添,袁玉虹,何天友,陈凌艳,荣俊冬,郑郁善

(1.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环境系,福建 南平 353000;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sne.)Bailey],又名福建麦冬,属于百合科沿阶草族山麦冬属[1]多年生常绿宿根草本植物[2]。短葶山麦冬是一种很好的园林素材,播种苗培育1年即可作绿化材料[3]。在园林上常用作林下地被,还可用以丛植或配置假山石,也宜作花坛、花境、树坛、花径的镶边材料,亦可盆栽绿化[2]。同时,短葶山麦冬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植物资源,其根状茎粗短,生有许多长而细的须根,其中局部膨大成连珠状或纺锤形的肉质小块根,可入药,即为药用的麦冬[4]。短葶山麦冬的干燥块根具有生津润肺、养阴清热的功能,用于治疗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病症。研究发现,在心血管、免疫系统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1]。由此可见,短葶山麦冬是典型的园林绿化植物和药用植物的有机结合。

目前国内对短葶山麦冬的研究主要包括最佳采收期[5]、吸肥规律[6]、套种措施对其生境及生理特性的影响[7]等。种子休眠会大大降低种子萌发率,因此打破休眠十分重要。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方法多样[8],其中激素处理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有研究表明GA3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发芽的作用[9-12]。目前关于GA3和浸种温度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率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找出最佳的浸种温度和GA3浓度,用以指导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短葶山麦冬种子为2009年采自福建省泉州市东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试验种植区。供试药剂为GA3。

1.2 试验设计

采用 L8(41×24)正交试验设计对短葶山麦冬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表1),以常规发芽试验(无激素处理、40℃浸种24 h)为对照。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处理50粒种子。

表1 L8(41×24)正交试验设计Table1 The L8(41×24)orthogonal design

1.3 试验方法

1.3.1 溶液配制 分别配制 100、500、1000、1500 mg·L-1GA3,加一小滴 1 mol·L-1NaOH 溶解,并用蒸馏水定容至250 mL。

1.3.2 浸种处理 开启两台恒温水浴锅,分别设定至60、50℃。然后根据所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正交试验处理。

1.3.3 GA3处理 分别浸种8、12 h;浸种后用蒸馏水冲洗。

1.3.4 种子的置床 将经过消毒、浸种后的种子,用清水冲洗2-3次后,再用已消毒的镊子将种子均匀整齐地压入沙土的表层,并编号。

1.4 培养条件

将培养材料置于25℃、相对湿度70%的恒温培养箱中,24 h光照下培养60 d。每3天检测样品及其水分、通气、温度、光照条件。轻微发霉的种粒可以拣出用清水冲洗后放回原发芽床;发霉种粒较多的要及时更换发芽床或发芽容器。

1.5 数据处理

短葶山麦冬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时间较短,胚根露出即为发芽。在试验第20天开始记录发芽数。用DPS 7.05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浸种处理的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率

从表2可以看出,经过浸种处理的短葶山麦冬种子平均发芽率约52%,高于对照种子的平均发芽率(48%),说明浸种处理有利于提高发芽率。同时,不同浸种方式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处理2、3、6、7短葶山麦冬种子的发芽率均比对照处理低很多,最低仅23%,可能由于浸种温度过高导致种子萌发的相关酶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处理1、4、5、8发芽率有明显的提高,比对照种子发芽率提高了12% -32%左右。其中处理5效果最好,即采用1000 mg·L-1的GA3浸泡8 h,然后再50℃浸种30 min,其发芽率达到80%。

2.2 影响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和最优组合

为了验证以上试验结果,找出影响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和最优组合,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表3)。从表3可见,浸种温度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影响最大,极差(R值)达到了33.50;GA3影响次之,R值达到了21.00;GA3处理时间的影响较小,R值为2.50;而浸种时间对其影响最小,R值仅0.50。再从单因子均值分析表明,50℃的浸种温度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影响最大,均值达到了69.00;GA3为1000 mg·L-1时对其发芽影响次之,均值为62.50;同时GA3处理8 h比12 h更有利于其发芽;虽然浸种时间对其发芽影响不大,但15 min的浸种时间比30 min的均值高一点。综上可知,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试验的最佳处理方法为:1000 mg·L-1GA3浸种8 h,再在50℃温水浸泡15 min。由于浸种时间对发芽率影响不大,所以在最佳处理方法下,短葶山麦冬种子的发芽率应也在80%左右。

表2 不同浸种处理的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率Table2 Germination rates of L.muscari seeds in different soaking treatments

表3 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率的极差分析Table3 Range analysis of germination rates of L.muscari seeds

2.3 各因素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程度

方差分析(表4)表明,4个因素对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的影响程度如下:浸种温度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GA3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GA3处理时间和浸种时间的影响不显著,二者的P值都大于0.05。从方差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处理2、3、6、7均采用了60℃水浴浸种,发芽率都很低,均低于平均发芽率。由此可见,在短葶山麦冬种子发芽试验中,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度过高则抑制种子的萌发,应该重视浸种温度的控制。其次,适宜浓度的GA3对种子萌发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4 短葶山麦冬种子的发芽率的方差分析Table4 Variance analysis of germination rates of L.muscari seeds

3 小结与讨论

有关GA3溶液浸种能促进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变化,并部分解除种子休眠的报道较多[9-12],但对作用机理有不同的解释。Khan[13]认为,脱落酸(ABA)是普遍存在于种皮、胚或胚乳内的抑制物质,而GA3与细胞分裂素(CTK)则能促进种子萌发,GA3缺乏可导致种子休眠,在该3个因子中GA3对种子萌发起主要调节作用。也有研究显示,GA3溶液处理可促进种子提早发芽,其原因可能是在GA3的诱导下,种子中的水解酶(如α2淀粉酶、蛋白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等)被激活,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进而促进种子发芽[14]。本试验表明,适宜的GA3浓度对短葶山麦冬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浓度过低(100 mg·L-1)或过高(1500 mg·L-1)则产生抑制作用。由此可见,GA3对植物种子的发芽不一定都起到促进作用,GA3浓度不适宜则抑制。就本试验而言,1000 mg·L-1GA3对短葶山麦冬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

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种子萌发伴随的一系列内部变化都要在酶的作用下进行,而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都会受到影响[15]。这与张如莲等[16]的报道相似。本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本试验表明,浸种温度50℃对短葶山麦冬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同时结合对照试验的浸种温度来看,浸种温度高于或低于50℃都不利于其萌发。

本试验表明,浸种温度和GA3两个因素是影响短葶山麦冬种子萌发的主要因子,发芽率高低基本取决于这两个因子。浸种温度过高则种子的发芽率远远低于平均发芽率。本试验中,处理5(1000 mg·L-1GA3浸种8 h,再在50℃温水浸泡30 min)的发芽率最高,但由于浸种15 min的均值比30 min的均值高一点,所以最佳的处理组合为:1000 mg·L-1GA3浸种8 h,再在50℃温水浸泡15 min。该组合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可以大大提高发芽率。

本试验得出的最佳处理方法仅对4个因素进行考虑和验证,对于常规试验加上本试验结论的综合处理会不会有更好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1]万学锋.短葶山麦冬离体培养及多糖动态变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2]包满珠.花卉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74.

[3]阔叶麦冬[EB/OL].(2012-06-29)[2012-09-19].http://baike.baidu.com/View/338751.html.

[4]徐艳柏.中药材短葶山麦冬科学高产栽培技术[EB/OL].(2008-05-10)[2012-09-19].http://www.chinabaike.con/z/nong/jj/429286.html.

[5]黄颖桢,陈菁瑛,苏海兰,等.短葶山麦冬最佳采收期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5):572-575.

[6]苏海兰,唐建阳,陈菁瑛,等.短葶山麦冬吸肥规律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9,24(2):149-152.

[7]张丽梅,陈熹,张守梅.套种措施对短葶山麦冬生境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59-61.

[8]傅强,杨期和,叶万辉,等.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3,22(3):230-234.

[9]曾丽,赵梁军.赤霉素与脱落酸对一串红种子休眠及发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19(4):276-279.

[10]EUNKYOO O,SHINJIRO Y,YUJI K,et al.Light activates the degradation of PIL 5 protein to promote seed germination through gibberellin in Arabidopsis[J].The Plant Journal,2006,47:124 - 139.

[11]刘永庆,罗泽民.赤霉素和脱落酸对番茄种子发芽的生理调控[J].园艺学报,1995,22(3):267-271.

[12]徐凯,孙启祥,肖圣元.板栗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8,14(1):24-28.

[13]KHAN A A.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生理生化[M].王沙生,洪铁宝,高荣孚,等,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14]增田芳雄,胜见允行,今关英雅.植物激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169-204.

[15]黄宇,夏海涛,徐芬,等.不同处理对福建含笑种子发芽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4):347-350.

[16]张如莲,龙开意.不同温度处理对臂形草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J].四川草原,2005(7):27-28.

猜你喜欢
种子休眠麦冬发芽率
NaOH处理打破紫椴种子休眠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科学家揭示乙烯调控种子休眠新机制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种子科技(2018年11期)2018-09-10 00:56:48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沙参麦冬汤缓解老慢支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16
UPLC-MS/MS法检测妇康宁片中掺加的山麦冬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51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中成药(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0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揭示光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
蔬菜(2016年10期)2016-03-27 12:35:11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托叶猪屎豆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