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霞,汪 琦,陈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 200092)
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刘 霞,汪 琦,陈海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 200092)
目的建立医院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方法2010年1月—2011年4月,在回顾大量文献和相关管理标准后初步确立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对上海10所3级甲等医院3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2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9。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最后形成6个1级指标和41个2级指标的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论建立一套医院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客观、科学地进行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的评价和分析,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的进一步确立提供参考依据。
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和关键,衡量护 理质量的标准是进行质量评价。根据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JCAHO)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定义,临床护理质量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数量化测定,是用作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及其支持护理活动的工具[1-2]。护理质量评价是指通过确定和描述护理服务结构特征、检查护理行为和程序来测量服务的效果,是护理品质保证的重要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特别是专科护理质量[3]。目前的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基础质量,因而导致护理内涵质量不高[4]。护理专科质量评价指标不仅是指导护理工作的指南,也是评价护士工作的准则,利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化。终末护理质量是指患者所得到的护理效果的综合反映,终末质量是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是服务全过程的体现。护理质量改进应以终末质量为基础,指导环节质量的实施通过护理终末质量评价,可以找出质量的薄弱点,反馈控制基础质量与环节质量从而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的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 对象 2010年1月——2011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10所3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护理质量管理的护理质量管理专家,每所医院选取3名。专家入选标准:具有10年以上普外科工作经验的护士长或带教,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者,共30名。
1.2 方法
1.2.1 研究内容的确定 查阅《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施行草案)》(1989年11月卫生部印发)、IS09000标准及相关文献后,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标准。
1.2.2 专家函询 本研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请专家对1级、2级指标体系进行筛选论证。问卷采用信件邮递的方式发放,2周内回收问卷,每轮间隔8周。在函询问卷中清晰的向专家介绍此次的研究目的、填写方法、指标来源以及对上一轮的函询结果进行总结反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2.1 问卷的回收情况 第1轮和第2轮各发放问卷30份,回收各30份,有效问卷各30份,回收有效率100%。
2.2 专家情况
2.2.1 专家的一般情况 30名护理专家均为女性,年龄35~59岁,平均年龄(46.0±5.7)岁。其中护理部主任15名,占50.0%;总护士长7名,占23.0%;护士长8名,占27.0%;学历:博士1 名,占3.0%;硕士 4 名,占13.0%;本科22 名,占74.0%;大专3 名,占10.0%。
2.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专家的权威程度一般由2个因素决定:判断系数(Ci)和熟悉程度(Cs)。这2项指标以专家自我评价的方式获得。权威系数(Ca)为两者的算术平均值:Ca=(Ci+Cs)/2。本研究2轮专家权威系数见表1。
表1 专家权威系数
2.3 评价体系相关情况
2.3.1 函询结果 对于指标的筛选方法,没有统一硬性的规定和标准。本研究指标筛选以重要性赋值均数大于2.8,变异系数小于30%为筛选标准,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协调小组的集体评议进行指标筛选以及修改。第1轮函询问卷中专家增加的条目在第2轮问卷中进行论证。对于1级指标,13名专家认为“护理差错事故结果反馈”应修改为“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反馈”;专家认为“安全管理指标”与其他条目重复,应予以删除;专家认为“患者对硬件设施满意情况”次要,予以删除。对于2级指标,根据专家意见,25名专家认为将“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更改为“患者因护理相关因素产生额外支出发生率为零”;24名专家认为“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更改为“患者因护理相关因素延长住院时间发生率为零”;21名专家认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称呼患者是否满意”更改为“护士尊重患者、保护其隐私”;24名专家认为增加指标“科室每个月、季、年对满意状况结果有分析,并向全病房工作人员反馈”;专家认为“护理人员每天与患者沟通时间患者是否满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次要,予以删除。同时,增加“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零”、“术前肠道准备准确”两项2级指标。
2.3.2 1级指标权重 根据专家咨询结果,确定了1级指标的权重,见表2。
表2 1级指标的权重
2.3.3 确定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经过2轮专家函询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选入6个1级指标,41个2级指标,见表3。
表3 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体系
3.1 应用Delphi法的优越性 近年来,Delphi法被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Delphi法能够收集专家的意见,同时评价时相对独立。本研究在第2轮函询时对第1轮的函询情况进行了说明,及时向专家提供反馈信息,为专家进行第2轮函询问卷的填写提供依据。
3.2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每一项指标的设立都是采用Delphi专家函询的方法,通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周密、细致的统计分析得出。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常用的方法是行政领导和专家评判法[5-6]。本研究运用2轮专家函询咨询了30名专家,其中27名专家的学历均在本科以上,表1显示,2轮专家的权威系数均大于0.85,说明本研究所邀请的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建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3.3 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本研究形成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的各个方面,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保证了指标体系的完整性。许多专家认为,应列举与护理密切相关的指标,这样才能反映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往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应该着重评价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次研究也涵盖到了患者满意度,围绕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真正做到了评价内容以患者为中心 ,而非以管理为中心[7]。通过测量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可知所提供的整个护理服务过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期望,护理服务中存在哪些不足,为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奠定基础,因此测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于反映护理终末质量非常重要,是反映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8-12]。
3.4 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设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来设置。一项质量指标就是一项原则、程序、标准、评价尺度或其他能保证提供高水平护理的测量手段,是反映护理工作质量特性的科学概念和具体素质的统一体。因此,每一项指标的设置都应建立在科学、充分的论证和调研,以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准确统计分析的基线上[13]。本指标体系项目清晰,且每个指标都与护理密切相关,是通过提高护理质量就可以实现的,便于临床管理者对护理终末质量进行评价。
本研究确立了医院普外科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征询了专家的意见,挑选与护理相关的指标内容进入指标体系,因此具有实用性,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终末护理质量指标不仅便于上级管理部门进行不同医院之间护理质量的比较,逆向查找护理工作的薄弱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体现出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临床环境中测量和评价普外科终末护理质量指标,并与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比较,以促进医院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保障患者安全和享受高质量医疗护理服务[14]。
[1]Podgorny KL.Developing nursing-focused quality indicators:a professional challenge[J].J Nurs Care Qual,1991,6(1):47-52.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队.医院护理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试行)[Z].1990.
[3]张海燕,顾潇,朱希燕,等.胸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11-813.
[4]孙琳,叶文琴,高秋韵.心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9-11.
[5]于秀荣,叶文琴,蔺香云,等.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080-1084.
[6]吕伟波,周秀华,张罗漫,等.医院间护理终末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6):501-503.
[7]李树贞.医院护理管理培训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8]Laferriere R.Client satisfaction with home health care nursing[J].J Community Health Nurs,1993,10(2):67-76.
[9]Wolf ZR,Colahan M,Costello A.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caring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Med Surg Nurs,1998,7(2):99-105.
[10]McDaniel C,Nash JG.Compendium of instruments measur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J].QRB Qual Rev Bull,1990,16(5):182-1888.
[11]Vuori H.Patient satisfaction—an attribute or indicator of the quality of care? [J].QRB Qual Rev Bull,1987,13(3):106-108.
[12]Vuori H.Patient satisfaction-does it matter? [J].Qual Assur Health Care,1991,3(3):183-189.
[13]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3-118.
[14]Christina MS,Karen JS,Shirley KB.Using clinical models to frame outcomes evaluation:the Arizona nurse association nursing report card project[J].Outcomes Manag Nurs Pract,2004,4(1):13-18.
R47
A
1009-8399(2012)05-0033-04
2012-05-27
刘 霞(1978-),女,主管护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陈海燕(1961-),女,主任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护理管理。
本课题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基金项目(编号Jyh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