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婷
(温州大学 华文教育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升温,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将汉语作为了主要的选修外语.尤其在泰国,学习汉语已成为了青少年追赶的时尚.根据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的统计,目前有3000多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学习汉语的学生有50多万.[1]与此火热的汉语需求有着大反差的是,合格的汉语教师供不应求,本土的汉语教师仅有1000多名,加上汉办每年派出上千的汉语志愿者教师,总量不过3000,这对于庞大的汉语学习群体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从汉语师资本身的数量而言,1000多名本土汉语教师根本不足以应对3000多所中小学的汉语课程,从这1000多名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汉语专业本科毕业者仅为1/3.大部分的教师只能应付日常中文会话而已,无法为泰国中文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从中国汉办派出的志愿者教师来看,存在着语言沟通困难、跨文化交际上存在着障碍、不能很好适应当地教学体制、任教时间太短、人员流动性大等等问题,使得大量的志愿者教师未能完全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从这两方面反映出来的不足得出结论:优秀的本土汉语教师才是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事业的主力军,因此,培养优秀本土中小学教师已成为国际汉语教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笔者目前的了解,迄今为止泰国共有160多所高校,截至2009年,开设汉语教育专业的大学达44所.[2]按照一所学校每学年平均30名专业学生计算,保守估计汉语教育专业在学人数超4000人.不同类型的学校是否在培养模式上有所不同?学生对汉语教育专业的态度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2011和2012年通过实地走访及电话访问了五所高校,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
2.1 “汉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界定
严格意义上说,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汉语国际师资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汉语国际师资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师资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涵盖三方面的内容,即汉语师范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为实现国际汉语师资培养这一目的所进行的评估制度;教学的方式及方法.本文就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2.2 泰国汉语师范生的几种培养模式
2.2.1 两种汉语师资培养途径
很多高校将汉语和汉语教育分成两个专业,前者专业名称为中国语言文化,隶属于人文学院中文系,学制四年;后者专业名为汉语教育,隶属于教育学院,学制五年;若是汉语专业的学生获得学位后想从事中小学汉语教学工作,必须要通过专业考试一级教师基本技能考试,然后才能参加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3]若是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则在前四年系统学习汉语教育知识,在第五年进行汉语教学工作,在教学合格且要通过汉语教育学位论文后,才能获得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2.2.2 从汉语师范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角度,存在着以下几种培养模式:
(1)以“汉语知识”和“教师专业知识”作为培养师范生的课程主体,包含汉语的听说读写译五大部分内容以及教师教学技能、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这种模式被大部分高校所采用,因其能较好地构建汉语师范生的在语言学和教育学两方面的扎实理论.但这种培养模式所学课程甚多,专业深度还值得探讨.
(2)以“汉语知识”和“第二语言教学法”(外语教学法)作为培养师范生的课程主体.很多高校开设了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相比第一种培养模式而言,这种模式考虑到了汉语学习作为二语习得的特殊性,显得更为科学实用.基本上以与中国高校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为主.
(3)以“汉语知识”为课程主体,以教育学中的主要相关课程,如现代教学技术、教育心理学、汉语课程与教学论为辅助课程,形成系统课程.这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学时学量,以高效实用为宗旨.以汉语教学为特色的高校为主.
2.2.3 从对汉语师范生的管理和评估角度而言,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1)重视书面评估多于实际能力评估
表1 汉语专业课课程评估的实际情况[4]
在表格的第二栏测试方式中,三种考试方式都为书面方式,无口头表达方式;在第一栏测试内容中,尽管有五个方面的测试内容,但根据笔者的了解,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平时的课本中挑选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用功准备而取得好的成绩,而能体现实际能力的翻译测试也很少采用现场口译或笔译的方式.
(2)各高校都有着自己的专业评估体系,缺乏全国性的统一评估标准.比如,不管是汉语专业还是汉语教育专业,或者只是汉语选修专业,对他们在汉语知识方面,唯一接近统一标准的可能就是H S K成绩,但至于说到底考到几级教哪个年级段,考到哪个分数段可以有什么样的资格,都没有定论.这样的评估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真实地反映教学的质量.
2.2.4 教学方式和方法层面,结合本人之前做的调查结果,发现汉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有着以下特点:
(1)课堂教学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授课语言多为中泰双语,比例适当.
(2)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易有枯燥疲劳情绪.
(3)单位时间内汉语教学内容组织有待改善.
(4)媒体教学资源应用不甚广泛.
2.3 目前汉语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三个层面对泰国汉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梳理,我们总结现有模式在以下几个方面需待改进.
2.3.1 知识体系结构不甚合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要求汉语师范生必须要具备四方面的知识背景,即汉语本体知识、教育教学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巧,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前面两者大部分高校都有大量的课程设置,但是后二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理论这块,基本上没有高校进行专门的课程开设,这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表2 汉语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方法方式调查结果[5]
2.3.2 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不均
大部分的汉语教育专业都是前四年学习理论知识,第五年进行系统实践并且做教育教学的论文,但是在前四学年,并没有设置相关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环节,这使得学生所学理论无法快速直接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也无法使得所学知识更加巩固和升华.尤其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课程已经非常欠缺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四年之后再去中小学实习,势必会遇到不小的阻碍.
2.3.3 学时学量值得商讨
本人调查的五所高校,无一例外地都是采用专业课为3学时的规定,一周有6门左右专业课,另有1-2门选修课.根据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的反馈,他们对一周两次的专业课程内容印象深刻,而对一周仅一次的课程内容印象并不深刻.而很多高校在安排学时的时候,基本上还是按照某一门专业课程一周仅排一次的方法.
2.3.4 汉语师范生教学评估方式有待改进
上文已经提到在泰国全国范围内缺乏一有效统一的标准,且缺乏多样化的评估标准.评价的内容应该也是多元化的,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如语言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语言技能的实际运用、教学能力的实际运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等.
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笔者在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访谈的案例来谈谈泰国汉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3.1 中泰合作下的泰国高校汉语教学发展正面临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考虑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制定统一的泰国本土汉语师资培养方案以及标准的中小学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体系.
3.2 抓住中泰两国在汉语教学与合作方面的任何机遇,强化与当地孔子学院的合作,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地开展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项目.可以通过申请中国国家汉办奖学金的方式,开展汉语师范生赴华进修;也可以通过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进行汉语教育专业“3+2”或者“4+1”等项目来促进在泰汉语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3.3 着力解决高校汉语教师数量严重短缺问题.泰国40多所皇家大学(Rajabhat University)前身为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学院,泰国教育部高教委应该鼓励更多皇家大学开设汉语师范专业,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开设的是汉语言专业而非汉语师范专业.[6]泰国高教委同样可以借鉴泰国教育部基教委在“中泰合作培养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项目”上的成功,尝试中泰合作在汉语师范生本硕连读上的合作模式.
3.4 以实用高效,注重教学能力与技能为主要目的,适当改革目前培养体制下的课程内容和学时学量,以期让汉语师范生能朝着以下几个标准发展[7]:
(1)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译的技能;
(2)具有较为完善的汉语语言学知识;
(3)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4)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
(5)具备一定的中文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
中泰双方在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逐步走向了深化.这也正是泰国高校汉语师范生专业发展面临着的机遇与挑战.本人所在高校正好与泰国一所高校有“3+1”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合作项目,在给该专业学生教学之余,关注到在泰高校的汉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由于本人学识所限,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期盼各位同仁能一起为本土化汉语教师的培养发展共商良策.
〔1〕孙广勇.促进本土师资培训——人民网走访泰国系列报道之三.http://www.hanbanthai.org/news/meitijujiao/2012-07-09/1648.html.
〔2〕吴修贤.泰国公立大学汉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以泰国南部三所大学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
〔3〕苏琪.泰国国立中学汉语师资现状调查及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4〕吴修贤.泰国公立大学汉语专业课程设置需求分析——以泰国南部三所大学为例[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1.
〔5〕此调查结果表来源于本人2011年10月在做泰国高校汉语课堂教学研究时设置的问卷.共有五所高校206名汉语专业学生参与该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6〕李昊.中泰合作背景下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及问题[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1).
〔7〕以下5点部分引用了冯忠芳“泰国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发展的厉时考察与标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