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如何提高命中率

2012-09-22 10:20邹万刚王兴忠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二本志愿定位

邹万刚 王兴忠

一个人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关键时刻所作的选择。虽然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各种选择,但关键时刻只有几步,填报高考志愿就是其中之一。

一般来讲,影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高考成绩、自己的成绩在本省(区、市)所有考生中的位次、所报考学校报考人数的情况、所报考学校的投档线和录取线。对考生来讲,后两个因素都是未知的。因此,填报高考志愿必然有一定的风险。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两千多年前,李斯就精辟地指出了细节的魅力: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填报高考志愿也不例外,它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细节里包含许多技巧,只有提前注意了填报过程中的“一粒石”“一滴水”,才能为志愿系上保险带,降低被退档的风险。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填报好志愿,特就一些需掌握的技巧作如下介绍。

一、 填报高考志愿要准确定位

填报高考志愿定位是关键,定位是考生填报志愿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通过成绩的排队,考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相对位置与水平,切勿满打满算。同时,考生填志愿时千万不能有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不能因“别人报了我没报就没面子”这样的想法而盲目跟风。

至少从高三年级开始,考生就应对自己有了基本的入学定位。这个基本定位主要依据自己的学习状态、高考成绩预期、学科优势或特长、家庭经济条件、深造或就业前景等等做出,反映了自己的基本升学目标或选项。随着高考结束特别是高考成绩的揭晓,这个选项或目标应该是越来越明晰。如果临到填报志愿,甚至交表在即,才来临时应对找定位,肯定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基本定位差异从层次上说,有本科、专科、预科;从地区上说,有中心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西部欠发达城市;从院校来说,有重点名牌院校和一般院校;从专业来说则有优势专业、名牌专业和所谓冷、热门专业;类型上则有公办、民办、中外合作等。这诸多的差别反映在院校投档线上就是分值差,就是不同的台阶。

因此,高考志愿定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定位是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没有迈出,何谈第二步、第三步呢?定位准确与否,产生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或者顺利升学,或者升学了不如意,或者掉了一个层次,甚至落榜。所以,考生要认识到定位的重要性,认真进行定位,以期进入理想的高校或者专业。

在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下的体会和帮助学生定位的几个小故事,或许能对你有些启发和帮助,你不妨耐着性子往下看。

(一)对自身高考竞争力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定位

高考竞争力由几个要素构成,但主要表现在高考分数及由分数决定的位次上。由于有些地方是考前猜分填报或考后估分填报,故而只能够对自身高考竞争力进行预估定位。有些地方是考后知分填报,也一样面临定位问题。首先,看所在中学在全省处在什么位置,是省级重点中学还是市级重点中学,或是一般中学,所在中学近三年各批次录取率大体在什么水平等等。其次,看考生本人在学校全体考生中是什么位置,是优等生还是较好生,或是一般生等。上述情况弄清后,考生的位置大体就清楚了。再次,结合高考前猜分、高考后估分、高考后知分的情况,确定是比平时好,好多少,还是比平时差,差多少,再进行综合分析,就可加以修正确定了。合理定位就是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文科院校和理工院校的定位

理科考生夏辉,高考考了530分,高于二本线(488分)42分。他提了两个条件:选择文科特色的财经类院校,无论省内外;如选择理工院校,只读本地院校。夏辉的这两个条件,实际上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位,并等于是给定位附加了限制条件。他没管是否理性、科学,是仅凭自己意愿提出的。

重庆市内,没有专门的财经类院校,只能考虑省外的。查看省外南北两所二本财经类院校去年的录取情况,云南财经大学录取平均分高于二本线60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录取平均分竟高于二本线99分,他都进不去。有些财经院校虽然勉强能进,或者是因为他本人不愿去,或者是因为即使进去了,也读不了他想读的财经主干专业,这样,文科特色的财经类院校只能放弃了。

再根据夏辉的第二个条件选择省内二本院校,师范、医学、工商、邮电院校他都不愿意去,这样就只剩下了三所院校: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经查,这三所院校去年录取的平均分分别高于二本线61分、26分、32分。显然,重庆交大不能填报,重庆科技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都不收二志愿,这两所之中只能选一所。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终于定位于重庆科技学院,最后他被重庆科技学院的冶金工程专业录取了。重庆电视台后来公布了高校录取情况,重庆科技学院录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是502分和573分,高于二本线14分和85分,而该校的“拳头产品”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等专业,已经接近或者超过重点线(544分)了。这时的夏辉,真是兴奋异常。

(三)高校地域的定位

理科考生荣哲,高考考了548分,高于重点线(505分)43分。他不听劝阻,将重庆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落榜复读。第二年他再次参加高考,取得好成绩,考了634分,高于重点线(544分)90分。我们将他盼望就读的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志愿,结果不但被电子科技大学录取,而且读的是他喜爱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这是巧妙地探索了高校大小年规律在不同地域的差异,准确定位的结果。

重庆大学因考生志愿内倾,录取分攀高,不能填报;而在成都的电子科大连续几年分数居高不下,吓得不少考生不敢填报该校了,我们判断该校當年录取分必不高,正可以填报,只是必须离开家乡重庆。结果当年电子科技大学在重庆录取的最低分为545分,录取的最高分(不是平均分)为645分,分别高于重点线(544分)仅1分和101分,所以荣哲能够毫无悬念地考入电子科技大学,他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微笑。

(四)高校与专业的定位

一般来说,重点大学的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学术氛围、学校活动等,都要高于和好于一般大学。所以,能进重点大学读书的,不要太挑剔专业,反之,则要重视选择专业了。只有这样定位,才有利于将来的就业与发展。理科考生陈洋,高考考了548分,超过重点线4分。这种情况,重点本科可以不放弃,应该填上,但录取希望不大。那么,定位重点就应该放在二本上。于是志愿方案就确定了:重点本科是太原理工大学等6所,二本院校是长江大学等6所。

太原理工大学当年在重庆录取的最低分是550分(高于重点线6分),最高分是592分,陈洋预料中地在重点本科中落榜了。长江大学是比较好的二本院校,是湖北省学科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省属院校,该校的石油工程专业是名牌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且就业层次高,工资福利待遇都很不错。长江大学当年在重庆招收理科生39人,录取最低分501分,最高分615分。最后,陈洋被长江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录取。

二、 要选准第一志愿

由于大多数院校的招生计划从第一志愿考生中即可录满,特别是名牌院校、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一般都不招第二志愿考生,因此考生要慎重填报各录取批次的第一志愿,尤其是根据自己的成绩所定位的那一个批次的第一志愿。第一志愿是靶心,如果没有瞄准,就不可能打中。

理科考生彭浪,考了558分,高出重点批控制线27分,他很自信地填报了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可惜未被录取,只得选择了复读。电子科大当年在重庆招生,录取最低分超过重点线31分,录取平均分超过重点线65分,而该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的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高出重点线60分和106分。显然,彭浪的分低了,没有瞄准第一志愿,所以只能走复读之路。

而理科考生刘富钰、杨静、卓君、蒲世永、王鹏等五人,也分别高出重点线20分左右,他们听从了我们的指导,第一志愿坚定不移地填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均被中石大录取,并读到了理想的专业(分别是测控、工程力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测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三本院校收费较高,这是许多考生都了解的,而一本院校也有收费很高的专业,却被一些考生忽略了,录取以后家庭无力承担,只得放弃入学。

文科考生邹雨丹,高考考了576分,高出文科重点线20分,她填报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专业,因这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年收费16500元,她看成了6500元。结果由于家庭无力承担这笔学费,她放弃入学,选择了复读的道路。

文科考生王嘉丽,高考考了639分,她的“北大梦”虽没有圆,但她选择的余地非常大,如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她都可以去。不过,他们全家和我们商量以后,决定不读语言文学类专业,决定读财经管理类专业,以发挥她外语、数学等特别好的优势,然后有意选报了上海财经大学的财经管理专业,这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年收费15000元。他们家庭站得高,看得远,又有经济能力,她愉快地上学去了。

四、 志愿扎堆与内外结合

当重庆市实行考分公布以后填报志愿后,出现了比往年更严重的扎堆现象和志愿内倾现象。以重庆大学为例,本科第一批文科计划招生97名,理科计划招生1327名,是个招生大户。许多考生认为招生计划多,容易被录取,因此都填报了重庆大学,出现了志愿扎堆的现象。结果,重大的文科和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高出重点线40分,许多考生落榜。往年是高考前填报志愿,许多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敢报考重庆大学等重点大学,现在公布考分以后填志愿,只要上了重点线的考生,都敢填报家门口的重点大学,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扎堆,甚至一般本科批次的重庆工商大学,录取最低分都高出二本线30分以上。

许多家长怕子女走远了不适应,会吃苦头,又考虑离家近,花费少,还考虑近处好找实习单位,就业好找熟人关系,就出现了严重的志愿内倾现象,出现了“双亏”局面:对外地招生高校来说,未完成当地招生计划,这肯定是损失;对考生而言,则会丧失宝贵的深造机会。

其实,好儿女志在四方,东西南北皆宜上学,要冲破狭隘的地域观念,内外结合,内外平衡,才不会出现严重内倾和志愿扎堆现象。

五、 留意学校层次和办学地址

本科第二批的院校中,有些本不是二本的院校放在了第二批院校中,如北京師范大学珠海分校,它本是独立学院(即三本),却安排在二本里招生。这种学校的层次要注意区别,不然会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其实,最大最显著的区别点在于收费,它比普通二本院校高近万元。考生李秋就是在得到通知书时,才知道这一点的,他为此放弃了入学就读。

还有一种情况是考生普遍没有注意或不懂得注意的地方。如同样是一般本科大学的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前者放在一本批次里,后者放在二本批次里。并且,重邮大的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和重交大的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前者放在二本批次里,后者放在三本批次里,这是让考生并不清楚的地方。而且,重邮大的普通本科代码是5002,应用技术本科代码也是5002,只是专业代号安排不同,普通本科专业代号是(01)—(30),收费一般是4500元一学年;应用技术本科专业代号是(31)—(32),收费一般是9000元一学年。这种情形,不要说外地考生,就连重庆本地考生都不容易明白。

办学地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忽略的,得到录取通知书时才后悔了,因为那不是自己当初想去的地方。如暨南大学就在广州、珠海、深圳三地设有四个校区,重庆师范大学同是本科第二批次的专业却有老校区、大学城校区、重庆北碚区团山堡、重庆渝中区龙隐路四个互相隔得很远、校园建设差别很大的办学地点。有的考生当初只考虑了专业,没有细看办学地点,一旦到了条件较差的校区,才后悔了。即使勉强去上了学,或者复读后第二年再考到理想的校区就读,付出的代价都不算小。

六、 某批次的志愿要填满

理科考生王琳,考了534分,仅高出重点线3分。最初,她只填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高校,还空着4格不填。我们做她的工作,说她的考分进不了这两所高校,但她坚持不改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劝她把吉林大学等四所高校填上,把本科第一批次的志愿填满,这个意见她采纳了。最后,她被列在志愿表的第三所高校吉林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了。想想她当初如果未将第一批次的志愿填满,是什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七、 辩证地看待专业的冷与热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因此,专业的冷热也是会发展变化的。

填报志愿选学校选的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沉淀、学术积累,考虑的是到学校里能否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选专业,说穿了就是考虑将来毕业后,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情况。有些专业现在看起来似乎不热门,特别是一些新开设的专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市场的需求会增大。一些现在很热的专业,也会因为报考人数增多造成就业困难,最后成为冷门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看得远一点,不要急功近利。

什么专业冷?什么专业热?风水轮流转,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判定。法学专业热不热?放在几年前,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可如今,它的录取分数已逐步步入“中上流”,这与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有密切关系。热门与冷门,是个相对的概念,今天的热门,不等于几年后的热门。许多大学生因为对专业不了解,或难违父母之命,或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所谓热门专业,等到毕业时,才发现所谓的“热”专业就业困难,而所谓的“冷”专业,却成了用人单位争抢的“热馍馍”。一“冷”一“热”的变化,发人深省。

往年热门的财经、管理、法学等专业在就业时并非一路顺风,呈现招生与就业“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农、林、地、矿、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是“冷门”专业,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错,其中石油能源成为人才市场上最热门的行业之一。

(编辑蓝忆)

猜你喜欢
二本志愿定位
The Price of Beauty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二本:扬长避短,优化志愿方案
难与易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二本: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同分数段的志愿方略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