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一条路,一个选择

2012-09-22 10:02孙亚琛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换班卡扎菲利比亚

孙亚琛

当我的小视野与这个纷繁的世界相遇,我的大事记和世界的相比,喜怒哀乐和疯狂,那个让我难忘,但,在这一年我与世界都做出选择,并走了下去。

——题记

2011,美元贬值,欧债危机,这些缓慢而持久的资本产物,来得远不如一场战争热烈。

面对2011,我和利比亚一样,选择的路很漫长,前进的脚步很艰难。

前进的道路总会有坎坷,而利比亚的面前,是一道叫卡扎菲的沟壑,要么停滞不前,要么跳进去,再爬上来;前进的路上总会有路口,而我的面前,是一次换班的选择,要么在这个班里承受压力,心惊胆战,要么逃避压力,从头再来。

利比亚选择了,也陷进去了;我承受了,却被踢出来了。

2011伊始,我们都在各自的路口,四处张望。

先说说过去吧。历史的选择总会影响现在乃至将来。1969年9月1日,利比亚选择了卡扎菲。没有政府,没有工会,没有委员。他说:“这是人民的乌托邦。”2010年9月1日,我带着不错的成绩进了奥班。我说:“这是我的梦想乡。”说这话时,我傻笑得像向日葵一样。

乌托邦并不平和,梦想乡也未必快乐。第一次考试便让我低了头,的确,三十六人的奥班是容不下年级排名一百二的成绩的。老师对我说要奋斗,父母说要坚持,同学说要放开心态。我不断地追赶,却还是在成绩单的底部徘徊。

后来,利比亚选择战争,开打了。

后来,老师说:“你也许可以换个班。”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窗外的风,很大。

对我来说,换班就是一种失败,谁会想在刚过完年就有这样的光景呢?我不是文艺青年,对着老师的脸,哀求诉苦或感时伤怀的话我说不出来。我沉默地看着老师,咬碎了种种悲伤,咬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我觉得窗外的风,吹起了我内心的不甘。

于是一直信奉“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的我开始不顾一切地加速冲刺。夜里,一边听着猫“咪呜”的叫声,一边背着英语单词:课上,把一个个小问题收集起来再让老师帮我理清;课间,我的影子,永远都在书堆的左右。累的时候,我恶毒地回想自己考不好时被老师批的样子,然后再拿起书来。日子过得飞快,偶尔从新闻中得知利比亚的战事胶着,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在一场战役之中,痛苦却只想拼出一条血路。

可是,打一场翻身仗,并不容易。

听够了励志的歌,说够了励志的话,自己却没能成为励志书里的主角。沉重的压力,糟糕的成绩,让我面对残酷的现实:我再一次被请进了办公室。老师出乎意料地没有唠叨,只说了一句“你还是换班吧”,然后拍了拍我的肩。

肩上仿佛还带着老师的余温,我已经坐在另一個教室里。我妥协了,选择了换班。我这样安慰自己:努力了,至少无悔了。于是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悲伤。只是到了晚上,一个很有义气的兄弟得知我换班的消息,把我推到墙角,愤怒呵斥道:“你怎么就肯换班了?你还想不想学了?”我忍了半年的眼泪,带着不甘全都糊在了他的衣服上,我哭得撕心裂肺。

两个星期后,利比亚人民的翻身仗,赢了。

电视里对战事结束的介绍,令我欷歔不已。曾经卡扎菲以人民的名义发号施令,如今他的旗帜却被人民踩在脚下。利比亚的选择很简单,可今后的道路并不轻松,获得自由的利比亚首先得面对的就是艰难的战后重建。

而死活不肯选择换班的我。终于半推半就地走了下去。但还没走几步。这一学期就过完了。

我不知道利比亚的道路会延伸到哪里,但我高中的终点,是那面高考大旗所在之地。选择的优劣,我们也许只能在结束以后再做评论了。

时光荏苒,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在新的班级里已经待了很长时间,我依然信奉“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但更多的是一种不甘心。我坚信,高考的大旗还在远方等着我去夺取。

2011,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有太多的辛苦奔波,后悔已来不及,因为前面的路依旧漫漫。累的时候,我常用《杜拉拉4》里的话鼓励自己:“我来过了,我选择了,从来没有救世主,要靠我们自己。”

既然选择了,我便要走下去,因为不甘心,因为那个呵斥我的兄弟,因为我还想笑得像向日葵一样。

点评

将利比亚战争这一2011年发生的国际大事与自己2011年在学习上遭遇的挫折融入一个主题之中进行写作,作者巧妙的构思让评委们眼前一亮,但同时也让评委们担心其能否驾驭得了利比亚战争和学习生活这一大一小看上去完全没有交集的两条行文线索。读完全文,评委们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十分了得,在文中将二者完美融合,丝毫不给人牵强之感,再辅以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成就了这篇创新佳作。

猜你喜欢
换班卡扎菲利比亚
交通运输部成立船员换班工作专班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禁忌二三事
卡扎菲女保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保护他
约旦惊现“卡扎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