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救赎

2012-09-22 09:56杨东平
非常关注 2012年12期

杨东平

一位学者说:城市是文明的摇篮,人类90%以上的文明成果是在城市产生的。然而,在中国如火如荼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正在成为一个潘多拉的神话,一个被撕裂的图腾。

国人对城市的认知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体验。“国际化大都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越来越高的地标式建筑,越来越豪华气派的公共设施,似乎印证着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2011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2012年7月,北京市高调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国际化大都市”已然落伍,新的口号使北京得以与伦敦、巴黎、纽约、东京并驾齐驱。它同时使人想起陈丹青对“走向世界”的揶揄:怎么,难道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上吗?

几天之后,7月21日的大雨,淋湿了金光闪闪的“世界城市”招牌。北京成为“泽国”,70多位市民殒命。这一“城市病”的最新案例,使得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房价高企之类的抱怨黯然失色。人们反思城市建设的欠账,“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下水道被称为“城市的良心”。在经历了一些地方市民抵制污染企业、改变城市命运的抗争之后,这种反思更为深入了。因为,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城管仍然是城市的噩梦,立交桥下阻挡流浪者的水泥尖锥刺痛人心,沈阳市整肃市场的“传言”导致罕见的商业萧条,中国式城市光鲜亮丽的华服破绽百出。

城市的童話仍在继续。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似乎是对城市主题的一次“反叛”,它骄傲地展示了美轮美奂的田园风光,展示了现代文明对灰色工业的全面超越。在那个夜晚的礼赞声中,人们忘却了伦敦曾经的罪恶和狰狞,忘却了《雾都孤儿》的悲情,以及1848年夺走了大量生命的那场霍乱——那正是一场救赎的起点。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最大过错是对人类自身的忽视,让城市重新拥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绿地和阳光,减少犯罪,保障安全,成为一个健全的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工业时代的大口径磨光地下水道等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它曾经的过错完成了救赎。与此同时,也是对乡村和自然环境的重新认识。

这个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保存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优美宁静、古老如初的乡野。不止一人谈起访问英伦的感受,与犹如风烟滚滚的大工地的中国相比,不知究竟谁更为现代化?

这一救赎不应视为仅仅是城市规划的胜利,也不应视为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论”铁律。如同许小年教授所言,工业革命的实质不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制度革命。英国最早建立了保护私人产权的制度,以及基于这一制度之上的宪政,从而开启了源源不断的经济创新、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之流。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反思:城市,怎样让生活更美好?它首先需要回答“城市是什么”和“谁的城市”。城市不是供人观瞻的窗口,不是需要不断变换的舞台背景,城市不能以GDP为本、以高楼大厦为本、以小轿车为本,当然,也不是权力肆虐、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是强暴生态、绝杀旧城的房地产开发,不是政治权力、商业资本、专业精英“共谋”的产物。伟大的城市是公众参与、公正规划造就的。作为老百姓的生活空间,城市社会的真正内涵,是市民的交往空间、共同文化、政治生活的形成和扩大。它其实只有一个目标:尊重历史和自然、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摘自《看历史》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