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
古诗有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来王侯将相的崛起,似乎都是以踩踏前辈名流的尸骨为代价,而且这也不失为一条捷径。正所谓挫骨扬灰,名扬四海。当无名小卒关羽手起刀落杯酒斩掉华雄后,作为三兄弟的带头大哥,刘备也正式走进了体制内,打入了主流圈。
华雄何许人也?董卓西凉军精锐上将,仅排在吕布、李催、郭汜之后。这几人中吕布咱就不说了,李催、郭汜两人后来也是凭着十二万精兵就直取皇城,让王允死无葬身之地。与这些人并列为伍等价齐名,可见华雄还真不是泛泛之辈,但他的命运因刘备的出现而发生了转折。
毫无疑问,当刘备带着关张二人勒马袁氏盟军城外时,他是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分一杯羹的。他深知十八路诸侯名为讨贼,实则各为私利,各有各的小算盘,趁乱进去插一杠子,兴许就能积蓄一点政治资本。即使后来他不受袁氏兄弟待见,该得的犒赏和兵马粮草一直是空头支票,面子上挂不住,不得不离开时,他也对两个结义兄弟说了知心话:“两位兄弟啊,说实话,我是真不想离开盟军大营啊。”
想归想,可如何实现呢?在当时,连能不能混进盟军大门都是个问题。果然,当刘备忐忑不安地带着没见过世面的两兄弟来到盟军大营的时候,人家根本不让进门,连张名片都没有,谁待见你呢?也算刘备有命,吵闹声正好传人了此时正因刺杀董贼而声名鹊起的曹阿瞒耳中,正好戳到了他的痛处。曹阿瞒也曾是寄人篱下,所以。在他的引荐下,刘备算是混进了政府大院,过了第一关。
这三个草莽野夫,一个织缕贩席,一个摘桃打枣,一个屠肉卖酒,就是进了政府大院,也实在上不了台面啊。乍一看,还以为是来喊冤上访的,可这是盟军大营啊,政府首脑就在这办公,是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难怪十八路诸侯看见这三人都非常惊讶,甚至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但是在秘书长曹操的引荐下,加上他打着皇室宗亲的牌子,正好符合了盟军讨贼兴汉的愿景,所以得以一张草椅末席,在政府大院的首脑办公室搞了把椅子坐下,算是过了第二关。
有椅子坐了,并不代表就打进了主流圈啊。十八个省的省长都在沙发上谈论发展大计呢,根本没刘备啥事啊。就在这个时候,刘备的救星来了。风闻西凉军先锋将军华雄在外叫阵,声明要立取袁绍首级。
刘备虽然表面岿然不动,但此刻心里肯定颤动了一下,是咱表现的时候了。激动归激动,关键时刻,刘备可没有糊涂,他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形势,如何把握好这个机会,还得讲究策略。
我们都知道,关羽斩华雄,杯酒时间而已。刘备深知自己得力下属的本事,对于这个仗是胜算在握的,但是什么时候出面请战,真是得有策略。如果第一时间请战,你一草莽野夫,让各路诸侯将军颜面何存?所以极大的可能就是被叉出去,闹得个狼狈收场。而且,就算袁绍准许关羽第一个出战,轻松取了华雄首级,那只能说明华雄徒有虚名,居然被一摘桃打枣之徒分分钟就收拾了。袁绍会想,我的各路诸侯都还没出面呢,这董卓也太不经折腾了。所以,第一时间出战是给盟军表现了,却并不是给自己表现,这是刘备不想看到的。因此当关羽大踏步第一时间请战时,刘备暗然使之退后,关羽也在瞬间知其意。
于是,盟军两员大将粉墨登场了,豪言要秒杀华雄,以壮盟军声威。此刻刘备心里肯定是更愿意华雄大胜的,因为如果华雄输了,那他的这次政坛处子秀就太平淡了,会开完后,该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活该刘备有命,前面说了,华雄何许英雄也,不到一个回合就陆续解决了盟军那两员大将。这时大本营沉默了,也没人主动请战了。关羽这时挺身而出,真是太合适了,既解了袁盟主的燃眉大急,找回了盟主的面子,又使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刹那间集中到刘备身上。这个时候。刘备三兄弟就成了盟军荣誉和希望的寄托。所以当关羽手起刀落,将华雄人头扔到众人面前的时候,双方皆大欢喜,刘备顺理成章封得第十九军军长。
华雄虽没有成大气候,却成了后来蜀国之君刘备政治旅途的第一块垫脚石,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