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探析

2012-09-22 07:57李雄
当代医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炎症性肝郁溃疡性

李雄

溃疡性结肠炎,即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直肠、结肠粘膜层的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除大便糖稀、粘液脓血便、腹部胀痛不适、腹泻外,还可出现骶髂关节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症状,在治疗上存在一定困难,西医至今无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根治溃疡性结肠炎,所以患病后病情迁延难愈,并发症逐渐增多,容易癌变。我院就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患者,共计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9.6±15.4)岁;病程6~15年,平均病程9.8年。实验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49.±15.43)岁;病程5.5~16年,平均病程10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均以大便糖稀、粘液脓血便、腹部胀痛不适为主症。均经过纤维结肠镜、粪便常规检查得到确诊,且排除胃肠道恶性病变,排除由肝脏、胰腺等影响胃肠道的疾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柳氮磺吡啶口服,开始4g/d,3~4周后随着症状减轻开始减半,维持1~2年;加用氢化可的松200mg~300mg/d或地塞米松10mg/d(开始大剂量静脉滴注)。1~2周后改口服泼尼松6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合并感染者用甲硝唑和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1.2.2 试验组予以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理论,依据临床症状的不同结合舌脉象分成4型。(1)脾虚湿蕴型。症见泻下溏薄,或完谷不化,大便塘稀,带有粘液,饮食稍有不慎则复发,纳呆,脘腹胀闷不适,神疲乏力,舌淡胖,面色萎黄,苔薄白,肢冷,脉弱无力。治宜渗湿止泻,益气健脾。予以参苓白术散和和黄芪建中汤加减。(2)脾肾阳虚型。症见泄泻经久不愈,或为五更泄,喜温喜按,嗜热饮,形寒肢冷,少腹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暖脾,固肠止泻。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和真人养脏汤加减。(3)大肠湿热蕴结型。症见起病急骤,腹痛据按,大便时有粘液或混有血迹,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化湿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用白头翁汤或者芍药汤加减。(4)肝郁脾虚型。症见脘腹窜痛,痛无定处,饱胀不适,情绪易激动,嗳腐吞酸,大便难解,便后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方用四君子汤和痛泻要方加减。(5)阴血亏虚型。症见痢下赤白,或下紫黯血块黏冻,量少,腹痛,痛有定处,面色晦暗,舌黯红或紫黯,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治宜凉血止血止痛。方用槐花散加减。以上方药均在辩证基础上加减,日一剂,取200ml左右汤,分2次服完,服药期间禁烟酒和饮食刺激的食物。

1.3 疗效观察: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2007年“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制定标准进行评判[1]。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复查发现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2 治疗结果

试验组56例,完全缓解31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3%;对照组56例,完全缓解14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9.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例)%

其中,按中医的辨证论治分法中,大肠湿热蕴结型效果最佳,有效率98.8%;脾虚湿蕴型其次,有效率95.3%;肝郁脾虚型再次,有效率93.7%;阴血亏虚型最差,有效率53.7%,脾肾阳虚型最差,有效率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尚无特异性可根治的措施[2],从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可明显看出。我国医学把溃疡性结肠炎归为“痢疾”、“泄泻”的范围。中医理论认为本病由外感时邪,或饮食失制,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大肠蕴结湿浊,气血凝滞相博,夹湿伤脾,导致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损,气血不通,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不通则痛,所以出现腹痛等症状[3]。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从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将其分成大肠湿热蕴结型,脾虚湿蕴型,肝郁脾虚型,阴血亏虚型及脾肾阳虚型共五型。根据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肠弱的病机,治疗以健脾畅肠、调和气血、化湿清热解毒等为中心[4]。针对各型予以健脾除湿,疏肝理气,化湿清热解毒,温中健脾。并适当使用活血化瘀,理气解毒,达到调和胃肠,恢复受纳目的。如大肠湿热蕴结型多运用燥湿健脾,清热解毒药物,黄柏就可以清热燥湿泻火除蒸,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其能增强肠管张力及振幅,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溃疡,解热等作用。白头翁则能凉血止痢,燥湿杀虫。肝郁脾虚型则多用泻肝木、健脾土的药物。如白芍可平肝止痛,养血,敛阴,现代药理学认为白芍具有镇痛,抗炎,抗血栓,增强免疫力作用,对溃疡面可起保护作用。阴血亏虚型则多用止血药。如槐花可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现代药理学认为槐花具有抗炎的功效,是剂量依赖性的抗出血药物。脾虚湿蕴型则多用健脾化湿的药物。如砂仁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作用。脾肾阳虚型则多用温补脾肾,固摄止泻的药物。如肉豆蔻可敛肠止泻,温中行气,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具有止泻、镇痛、消炎、抑菌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溃疡性结肠炎需要患者注意饮食习惯的改变,要均衡饮食,加强自身体质的锻炼,平时要注意保暖。同时,护理工作也很重要,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时间长、见效慢,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思想工作,否则前功尽弃。

虽然把溃疡性结肠炎分成五型,但是每型都有一定的关联性[5],患者不一定只存在一种病型,可能同时兼有两种或以上的症状,所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要坚持病与证的结合,药性和病证统一,做到辨证论治,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7,12(8):488-495.

[2]刘忠.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9):41-41.

[3]李恒谋.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及治疗规律[J].华人消化杂志,1998,(8):726-727.

[4]曾代文.调气和血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治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1(3):59-60.

[5]黄柏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2):164.

[6]梁池姜,唐娅,曾小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保留灌肠法改进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5):76-77.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肝郁溃疡性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从肝郁论治失眠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