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 丹
“薄薄的几张纸却让我们人均纯收入增长了五分之一。”浙江上虞市舜露果桑专业合作社的书记丁吉炎面对《无公害果桑栽培技术规程》感慨万千:“以前种植靠经验,收成全靠天。自从基地实行了标准化管理,不仅桑果品质提高了,价格也涨了好多。甚至桑果不出果园,就被游客买走了。”
上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自然生态多元,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常年水果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近年来,上虞市质监局以制定发布、贯彻实施和完善补充标准为手段,以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上虞农业标准化项目起步较早,1999年,上虞市就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为召集人,质监、农林水产等13个部门参加的上虞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业标准的起草、审定及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此外,市政府还每年拨出农业标准化工作专款30万元,用于农业标准制订、审定、发布和示范项目监督检查以及标准宣贯。近几年,市财政每年都安排5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目前,上虞市共有农业标准省级标准3个,上虞市级标准53个,其中水果标准13个,制订的标准涉及面广,对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都做了统一的规范,贯穿整个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中心的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同时,为了确保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上虞市还投资了500余万元建立了上虞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007年以来,上虞盖北“野藤葡萄”,通过实施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和新品种引进,改良面积6000亩,设施栽培从150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亩,引进新品种58个。去年该镇葡萄总销售量2.5万吨,总销售额1.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516元,同比增长18.4%。
为了将产业做强做大,该局在标准化推广中还帮助合作社实现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注册等多个“统一”的经营方式,建设“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现代农业合作社。
上虞市质监局局长王焕君介绍说:“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但农业标准化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依靠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新鲜事物,习惯了传统方式耕作的农民很难一下子了解、接受。我们通过精心调研,最后决定采取典型引路、重点突破、逐步推广的工作方法,挑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基地进行示范引导,已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到目前为止,上虞市共建立各级示范项目97个,国标委、认监委G A P农业良好生产规范试点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3个,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21个,按标准组织生产的耕地、经济林及渔业总面积达到469265亩,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48.07%。
农业标准化是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上虞市质监局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同时,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强化质量、标准、认证等基础工作,全市的农业品牌不断涌现,有力地提升了上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