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新内涵对我们的启示

2012-09-21 09:13李新创
中国钢铁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竞争力规模

李新创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李拥军

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新内涵对我们的启示

李新创

经过金融危机后,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要素增添了新的内涵,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对原燃料的掌控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成熟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等方面。这些新内涵对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有很多启示:生产规模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资源保障是低成本竞争的战略要素,降低成本是提高竞争力的永恒追求,下游合作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创新能力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动力,人力资源是提高竞争力的支撑。要想加快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强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与下游产业合作,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健全钢铁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等。

钢铁企业 世界钢铁企业 竞争力 竞争力要素

在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竞争形势的重大变化,通过分析世界钢动态公司(WSD)2011年新推出的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以及竞争力因素,对我国钢铁企业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提出借鉴。

1.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最新排名

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最新排名中,共有34家钢铁企业上榜,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以8.12的加权平均分蝉联第1,美国纽柯公司和俄罗斯新利佩茨克公司分别位列第2、第3位,中国宝钢仅排名第14位,较两年前排名大幅下降。

在此次竞争力排名中,世界钢动态公司通过23项指标分别对34家企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加权分析,最终得出世界级钢铁企业排名。从加权平均分来看,34家世界级钢铁企业大致分为3个梯队:只有浦项1家超过8分,成为排头兵;有13家企业得分在7-7.5 分,组成第1梯队;其余20 家企业得分在7分以下,形成第3梯队。第1、第2梯队大多是日本、韩国、美国的技术、市场优势型企业或印度、俄罗斯、巴西的资源优势型企业,我国上榜企业除宝钢外,均处于第3梯队。

从国别来看,34 家世界级钢铁企业分布在五大洲的14个国家,其中印度6家,中国6家(含台湾中钢),俄罗斯4家,美国4家,日本3家,巴西3家,韩国、沙特、德国、奥地利、瑞典、埃及、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各1家。排名前5位的钢铁企业分别来自韩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级钢铁企业在数量上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强国,但排名相对靠后。从年钢材发货量来看,34家世界级钢铁企业合计5.83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平均规模1700万吨,其中年钢材发货量最大的是安赛乐米塔尔,达到1.03亿吨。规模排名前5位的世界级钢铁企业年钢材发货量合计2.45亿吨,平均规模4900万吨,较前几年有所增长,世界级钢铁企业存在规模进一步大型化的趋势。

2.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体现

此次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主要来自韩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来自不同国家的钢铁企业由于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市场环境、资源能源条件不同,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而他们在应对金融危机挑战中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在于能够将多年积累的市场和资源的控制能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降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手段。

2.1代表世界领先水平的日本和韩国企业

日本和韩国钢铁企业是世界钢铁业的传统豪强,此次有4家钢铁企业进入榜单,其中3家位居前10名,浦项更是连续两年雄踞世界第1,整体实力位居世界前列,且可持续发展能力极强。这类企业的钢铁产品完全满足本国市场需求,钢铁企业规模较大;以出口高端钢材产品为导向,与下游合作以及成熟市场掌控力方面表现突出;工艺装备先进,技术与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技术和前沿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高档产品比例高于70%-80%,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在全球范围内,铁矿、焦煤等原燃料资源控制能力强,保障程度高;加工成本与收益、熟练技术工人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强,代表企业国际影响力大。

2.2代表新兴市场的印度和俄罗斯企业

印度有6 家企业进入世界级钢铁企业排名,在前10名中占有3席,前5名中占有1席;俄罗斯有4 家企业进入榜单,在前5名中占有2席。印度和俄罗斯不但上榜企业多,而且排名靠前,体现出这两国钢铁企业的雄厚实力。这类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具有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和资源控制能力;相对其他竞争力强的企业,生产规模不大;基本上也以出口为导向,但产品档次低于发达国家品种质量水平;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且劳动力成本低廉,成本竞争力强,中低端产品市场份额大;开始注重国际化发展和下游业务开拓,其竞争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多数属于私人企业,资本运作能力强,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不断扩大规模,由于资源优势强,也成为发达国家企业合作或并购的对象;在世界范围生产成本最低,企业的盈利能力最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2.3代表工业化国家的美国和德国企业

美国和德国此次排名合计有5家企业上榜,只有1家进入前10名,3家在20名以外,其上榜企业数与在世界钢铁业中的规模地位基本相称。拥有像纽柯、蒂森克虏伯、安塞乐米塔尔这样在技术创新能力、加工水平、下游业务等方面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企业。其钢铁生产可以满足所在国的市场需求,在国际上拥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汽车板、涂镀层板、冷轧硅钢、不锈钢,合金钢长材等品种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和专利,产品研发能力强;铁矿等原料资源控制能力强;企业资本运作和盈利能力强。

2.4代表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钢铁企业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约45%。此次排名榜上有6家中国钢铁企业,在数量上与印度并列第一,但中国钢铁企业排名靠后,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前10名,除台湾中钢和宝钢外,其余4家企业全部在20名以后。

中国钢铁生产除了满足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实现工业化需求大量钢材外,已经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最大的钢铁出口国,有能力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提供高质量的钢材。中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生产装备具有后现代优势,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数量多、比例大,集成了最新的世界钢铁生产工艺装备,满足高档产品生产的需求;具有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有些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中国钢铁企业在规模、市场成长性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是仍存在相当数量的落后装备,随着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日益丧失、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中国钢铁企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尤其在资源掌控、开展下游业务、企业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成熟市场的控制力等方面,中国钢铁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较大。

3.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因素新内涵

在最初,世界钢铁动态公司对钢铁企业的竞争力的评价因素主要集中在企业的现金运营成本、年度盈利状况、资产负债、国家或地区的支配能力、国内市场增长潜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而在经历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全球钢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钢铁动态公司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新增了规模、市场的高速成长性、在成熟市场中的控制力、资源掌控能力和削减成本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同时也对其他一些项目的个别权重做了调整。这些变化表明在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钢铁行业的竞争力要素增添了新的内涵,在全球钢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恢复缓慢、钢铁生产原材料价格日益高涨的今天,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对原燃料的掌控能力、降低成本的能力、成熟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由此而导致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范围内竞争力强的上榜企业和排名顺序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2011年世界钢铁企业前10名排序变化情况见表1。

4.竞争力要素新内涵对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启示

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一种持续创新、持续保持优势的能力。结合当前钢铁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钢铁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资源保障、生产规模、管理经营、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动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消费市场格局的变化,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内涵、要素也在不断演变。纵览全球钢铁业,浦项、纽柯、新利佩茨克和谢维尔等企业之所以成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在决定当今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上领先于其他竞争者,特别是在生产规模、资源和能源保障、降低成本、市场的控制能力等竞争力要素的新内涵方面表现突出。

4.1生产规模是提高竞争力的基础

产业强调规模经济,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具备形成较强竞争力基础。进入此次排名榜的34 家企业平均年钢材发货量1700万吨,加权分前5 名的企业平均年钢材发货量3800万吨,规模大已成为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钢铁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各项指标的权重分配看,世界钢铁动态公司也非常重视规模在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规模以及与规模间接相关的指标合计占据了18%的权重,在所有指标中位居第1。

20世纪世界钢铁工业是依靠科技进步、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拉动下快速发展的。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合作的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与上游形成市场垄断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强大的钢材用户在力量上形成抗衡,全球钢铁业出现了数轮投资建设或兼并重组浪潮,钢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涌现了一批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甚至产生了超亿吨的巨型钢铁企业集团,对世界钢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激烈竞争下,即使兼具规模、技术和经营管理优势的新日铁也开始着手与住友金属商谈合并重组,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发挥在产品、技术和市场渠道的互补优势,提升竞争力。有此可见,在当今扩大规模仍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钢铁总规模很大,在全球钢铁企业中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但企业数量众多,虽然大型企业多,但是中小型企业数量更多,单一企业的规模无法与世界钢铁强企抗衡,导致中国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我国钢铁企业形不成合力。虽然规模优势是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盲目的扩大规模就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钢铁生产的规模优势要有相应的资源保障、市场销售渠道、先进管理体制、技术研发体系相配套。因此,未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重点工作在于提高行业整体的集中度,加快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联合重组,并加紧建设和增强与规模配套的各项提高竞争力措施,形成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2资源保障是低成本竞争的战略要素

钢铁产业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原料、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对提升钢铁企业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全球已经进入资源和能源高价格时代,这就使得资源和能源成为世界钢铁企业竞争力要素的新内涵,是企业实施低成本竞争战略的要素,因此,在竞争力评价的权重不断增加。

钢铁产业是规模经济的产业,企业实施低成本竞争战略必须控制上游产业链,保障资源供给稳定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掌控资源的钢铁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近年俄罗斯、印度、巴西钢铁企业的异军突起就充分证明了掌握充足的铁矿石资源对于增强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拥有丰富铁矿、焦煤资源的俄罗斯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谢维尔钢铁公司分别列在综合竞争力排名的第3和第4位,巴西国家黑色冶金公司、印度钢铁管理局、印度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也主要凭借突出的铁矿石资源优势竞争力名列前茅。日本国内虽然没有铁矿石资源,但日本钢铁企业已控制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铁矿石和焦煤资源。浦项在澳大利亚投资开发铁矿山,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建立合资企业,与当地煤矿公司合作办矿,在未来数10年获得了资源保障。安赛乐米塔尔对资源的控制愈加明显,尤其热衷于非洲的铁矿石资源。同时这些企业建立了原燃料资源的物流系统,以降低物流成本,如浦项与日本三井物产共同投资合作建立钢铁生产原料物流合作公司,将铁矿石、煤炭、焦炭和铁合金等原料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家运到韩国,并加入印度铁路项目股份,提高原料运输效率。

表1 2008-2011年世界钢铁企业前10名排序变化情况

而此次上榜的中国钢铁企业除鞍钢外,其他企业在铁矿资源上的劣势较为明显。我国武钢、宝钢等企业也十分重视国内外资源开发,以弥补劣势。因此,无论是当前还是将来,资源掌控都是判断世界钢铁企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

4.3降低成本是提高竞争力的永恒追求

成本控制,尤其是降低成本的能力是钢铁企业获得持续盈利的重要保障,在当前世界钢铁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即使是那些具有技术、产品优势的企业也在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成本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除了机械地控制每个成本要素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练就控制成本的内功,表现在企业精细化的管理能力上。排名靠前的世界级钢铁企业大都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出色,如安赛乐米塔尔、浦项、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等,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三家日本钢铁企业以及纽柯、美国钢动力公司更是在加工成本方面得到了世界钢铁动态满分的评价。

相比较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在加工成本、削减成本能力方面处于中下游水平。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空间缩小,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不断加大,今后一个时期,成本控制对增强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的意义更为重大。

4.4下游合作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在全球经济危机、国内外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装备水平和生产规模普遍提高,规模和成本不能完全决胜于未来,只有与下游用户建立生死与共的战略联盟,为客户带来独特的、长期的价值,培育出一批企业自身的战略消费者,才能赢得市场竞争。

日本、美国、韩国、德国等国的钢铁企业在与下游用户合作、下游业务以及成熟市场控制力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为他们开发应用新产品、稳定客户和分担风险提供了较好的保证。

近年,我国的宝钢在下游产业链延伸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与下游主要用户在钢材加工、物流配送、产品和技术研发乃至绿色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但总体来看,我国钢铁企业在与下游合作的广度、深度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钢铁产业流程长、关联度高,世界钢铁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在加强资源保障的基础上,强化与下游用户的合作将是世界级钢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4.5创新能力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动力

创新能力是构成钢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动力要素,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谁能在创新上领先一小步,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大步,从而获得企业持续增长的竞争力。

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诸多方面,由于数据采集等因素,世界钢铁动态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仅包含技术创新一项,全面性有所欠缺,但该指标反映的规律是值得思考的。韩国浦项、美国纽柯和钢动力公司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位居世界前列,其次是日本的三家钢铁企业和印度的个别钢铁企业。世界钢铁企业积极进行钢铁生产技术的研发,从资金和机制上对研发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并提高到战略层次。我国钢铁企业则整体处于落后水平,这与前一阶段我国钢铁企业过于强调规模化发展和重引进轻自主创新有关。面对世界钢铁产业复杂的发展环境、国内下游用户转型升级的新需求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我国钢铁企业已经进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4.6人力资源是提高竞争力的支撑

人是生产力要素的核心,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依托,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因此,提高钢铁企业竞争力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必须要具备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既要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高水平企业家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也要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钢铁企业依靠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获得了相对竞争优势,然而这种优势不具备可持续性,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和老龄化加速,以及分配制度改革,如何谋求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和升级将是我国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新课题。

5.加快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

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简单追求生产规模难以全面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通过联合重组提高规模竞争力,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钢铁规划将培育形成3-5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6-7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经过近年的发展,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有明显提升,具备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但仍需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扶优扶强,以进一步增强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

从世界钢动态公司的此次评选的企业情况来看,排名靠前的企业均在在资源、市场、技术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而这些优势最终集中反映在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水平的能力上。我国钢铁企业近两年排名大幅下滑,正反映出我国钢铁企业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后危机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对世界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排名和对其中各项竞争力要素指标权重的考察,为我国钢铁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建立和完善自身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

5.1加强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伴随着全球钢铁产能不断扩大,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给钢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特别是在需求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直接削薄了钢铁企业的利润,因此建立有效的资源保障体系,避免因原材料价格大大幅波动导致钢铁行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是当前钢铁行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加强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将优质资源优先配置给优势钢铁企业集团,鼓励钢铁企业与焦煤企业加强合作。加强政府引导,以大型优势钢铁企业集团为主体,整合现有矿山资源,避免一矿多开,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产出规模。同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加强企业自身的资源能源规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发资源,积极走出去参与铁矿资源全球配置。此外,相关政府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引导企业建立公平、合理、规范的铁矿石市场秩序。

5.2加强与下游产业合作

钢铁企业强化服务意识,由钢铁生产商向钢铁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转变,通过加强为下游行业服务,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在加速产学研用转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钢铁企业与下游用户发展的协作机制,贴合下游行业需求开发钢铁新材料和新产品产品。

5.3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加大力度支持各种形式的实质性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抓紧落实有关政策,统筹规划制定本地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对符合方案的企业重组在财税、考核、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5.4建立健全钢铁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人才培养

营造有利于钢铁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围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行业发展状况的创新平台、机制和评价体系。支持大型钢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建立企业、下游用户、科技单位、咨询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创新联盟。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员工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利用社会资源培育人才,加强岗位交流,注重复合型高端人才的培养。

6.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世界钢铁动态公司的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指标涵盖了规模、资源、产品、创新和盈利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覆盖了钢铁企业竞争力的各项要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指标和权重的选取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各国钢铁企业的评价也未必十分符合实际。

在制定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依照国际评估机构的评价标准,要结合我国钢铁企业当前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将钢铁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结合当前钢铁企业节能减排的大形势,将环保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体现作为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将企业在资源掌控、产业链建设、技术创新,以及降成本能力作为主要的考察对象,使我国的竞争力评价体系既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形势,又能够与国际标准相对接。

(作者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李拥军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竞争力规模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钢铁企业无人化料场的设计与实现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规模之殇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