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凌 张占杰 吴宁 宋晓璟 李太生
(北京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北京100730)
我国目前处于艾滋病广泛流行期,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随之增加。为了解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意识现状,2010年12月9~17日,作者对北京某医院临床、医技科室进行了“医务人员艾滋病及其职业暴露的认知及预防状况”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对31个临床、医技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涉及科室包括内科(9个专业科室)、外科(6个专业科室)、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门诊、放射科、检验科、血透室及特需门诊。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请专家修订。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1)医务人员一般资料,包括工作科室、年龄、工作年限、职务及职称等;(2)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传播途径、窗口期时间等;(3)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包括工作中戴手套及手卫生,锐器伤发生防护、普遍防护原则的应用及暴露后上报情况等。最后对以上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379份,回收362份,有效回收率95.51%。调查对象包括医生、护士、检验员及实习学生(表1)。除15名实习生以外,其余3部分人群在年龄、工作年限及职称分布比例相似,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在科室分布上,调查对象中74.86%分布在内科、手术科室、急诊室及重症监护病房(表2)。
表1 被调查人员一般情况n(%)
表2 被调查人员科室分布情况
2.2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窗口期相关知晓情况(表3) 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99.01%的医护人员回答正确;对于艾滋病窗口期方面的知识,有48.92%的医务人员知晓窗口期的持续时间,有87.29%的医务人员知晓窗口期具有传染性,但仍有51.10%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做到普遍性防护原则。
2.3 戴手套及手部消毒情况 医生、护士及学生之间在处理血液及体液时戴手套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是检验员在佩戴手套的比例上明显高于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于脱掉手套后手部消毒的比例同样是检验员的执行程度要好于医生、护士及实习学生,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医、护、实习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医务人员不戴手套的原因分析(表4-6)。
表3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窗口期相关知晓情况n(%)
表4 医务人员戴手套及脱手套后消毒情况n(%)
表5 医务人员戴手套及脱手套后消毒情况n(%)
表6 医务人员脱手套不洗手原因n(%)
2.4 回套污染针帽及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表7)
表7 回套污染针帽及工作中锐器伤发生情况n(%)
31%的工作人员会将污染的针头回套针帽,其中医生回套针帽的比例较大,占52.18%,其次为护士,占42.61%。回套针帽的原因很多,医务工作人员认为回套针帽更安全,不会被裸露的针头扎到,占67.83%,其次是没时间扔,占21.74%,套回针帽作为暂时处理。78.18%的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过各种情况的锐器伤,主要在手术操作及抽血和静脉肌肉注射时发生。
2.5 职业暴露后上报认知情况(表8)
表8 职业暴露后上报认知情况n(%)
调查得知,仅有38.67%的医务人员知晓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医院管理部门,其中检验科知晓率最高,可达93%,与医生护士上报数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医生与护士间的上报知晓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不上报的原因主要为损伤不严重,认为无需上报(59.91%),自己处理好就不用上报(51.80%),40.99%的医务人员认为上报过程繁琐。
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状况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到52.94%的医务人员工作中不能做到普遍防护,医务人员普遍防护原则意识较低;工作中仍存在不良习惯性操作;职业暴露后上报率较低,上报意识薄弱。
艾滋病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美国1981~1993年发现30万艾滋病患者中,有60%是卫生工作者[1]。在临床工作中随着各种有创操作不断增加,医务人员面临的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也随之增加[2],所以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还要将防护知识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普遍性防护原则,即普遍的血液体液预防[3],其目的是把意外性职业暴露的可能性减少到最低程度。本着这种原则,对于临床医护人员的一些薄弱环节及不良操作习惯,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防护培训,加以纠正,目的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能力。
3.1 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3.1.1 加强对艾滋病窗口期知识的认识,提高医务工作者普遍防护原则的意识。有研究表明,如果医护人员发现存在暴露于HIV体液的危险性,是能否坚持普防原则的主要因素[4]。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由于医护人员会过高估计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出现过度防护[5]。但本次调查的医院中,患者住院前统一检测了HIV-Ab,当结果阴性时,医务人员就会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虽然医务人员普遍知道艾滋病窗口期是具有传染性的(艾滋病窗口期是指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血液才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在此期间,抗体检测呈阴性,这段时间即为窗口期,为2周~3个月)。但在此次调查中发现,52.94%的医务人员不能做到普遍性防护原则来进行防护,不能按照视所有体液都有传染性来防护处理,说明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窗口期认识不够全面,所以应加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窗口期认知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让医务人员清楚HIV-Ab(-)并不能100%排除患者没有 HIV感染,而从根本上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
3.1.2 手套是在职业防护中应用范围最广的一项防护设施,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病原体的可能性,是医务人员与污染的血液及体液的有效屏障。在调查中,医生(76.67%)、护士(70.27%)戴手套操作低于检验员(93.75%)戴手套的比率,医生护士间的比例基本一致,可能是由于检验员在工作时处于污染区域,必须戴手套工作。而临床医生护士,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反复脱戴手套,是导致医务人员没有戴手套工作的主要原因。此外,临床科室由于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之划分,工作中各区相互交叉,也是导致医务人员不能正确佩戴手套的原因。有78%的医生及93%的护士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可见手套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医生护士应当在防护设施的应用上接受进一步培训,制定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的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保护。建议在换药室及护士站放置放手套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戴手套的方便程度。
3.1.3 洗手的指征有很多,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脱手套后也要洗手,检验员每次脱掉手套后洗手率达87.5%,明显高于医生护士的洗手率。可能是由于检验员在离开污染区域脱掉手套、洗手,再进入清洁区,这个程序操作频率相对于临床科室较少。而在未消毒手的原因中,大部分是由于没有时间,其次是认为没有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戴手套,皮肤也可能接触到透过手套的细菌病毒[6],所以对于医生护士的洗手习惯,应当进行更细致更全面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意识,并且在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都要设立洗手设备,方便洗手。
3.2 回套污染针帽增加了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危险。31.77%的医务人员仍在进行这项操作,其中多数(67.82%)工作人员认为这样做可以避免裸露的针头刺伤皮肤,所以在培训中应当灌输给工作人员随时携带锐器桶进行操作,或在每一位患者床旁放置锐器桶,有助于临床实际操作,真正做到及时就近正确地处理废弃针,避免因为放置裸露枕头刺伤而进行的针帽回套的操作,符合普遍性防护原则中的相关规定[7]。
3.3 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进行上报的意识,暴露后上报的最主要目的是要通过上报途径,可以尽早解决暴露后处理中的一些困惑,达到预防目的。问卷调查中,仅有41%的医生及38%的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进行上报,明显低于93%的检验员于发生职业暴露上报意识,医院已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上报系统,建立了职业暴露报告和登记制度,并有专业医师指导对其伤口处理及职业暴露后等级进行评估,和对伤后的医护人员开展感染 HBV、HCV、HIV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情况采取治疗措施,以防止损害的发展。但由于临床医务人员上报意识不强,不能充分认识到上报对暴露后预防的好处,所以应在医务工作者中对职业暴露上报程序进行培训,结合暴露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临场工作者的职业暴露上报意识。本着保密原则,减轻职业暴露者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应加强医院监督部门人员的培训,确实能更到位地为医务人员实施安全防护指导,有效协调以及暴露后的预防用药相关事宜,更好地取得医务人员对职能部门的信任。
[1] 严家新.艾滋病与医务工作者[N].健康报,1997,12.5(4).
[2] Centers fo rD isease Contro l.1989,Guidelines fo r p revention of human immuno logy efficiency virus and hepatitis B virus to healthcare and public safety wo rkers[J].MMWR,1989,38:1.
[3] 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1.
[4] Vaughn TE,McCoy KD,Beekman SE.et al.Factors promoting consistent adherence to safe needle precautious among hospital workers[J].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2004,25:548-555.
[5] 岑瑜.护理人员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职业防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9):1024-1026.
[6] 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7] Barbara JF,Delo ris EK,Stevn MB,et al.F requency of nonparental occupational expo sures to blood and fluid befo re and after universal p recaution training NM [J].J M ed,19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