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上个世纪曾以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速令世界瞩目。而当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1.2%,为发达国家最低水平,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但撇开那些冷冰冰的经济指标,冷静审视这个“倒下的巨人”,在另一些评价标准面前,日本其实从来没有落伍过。
《纽约时报》列举了一系列被忽视的事实,以说明“失落的日本只是个传说”。“日本似乎总是新产品的规模使用者。以手机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仅用了几年就超过美国成为手机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人均发电量的增速是美国的两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均发电量增速继续超过美国。”
“事实上,在所谓‘失去的十年’里,日本一直在努力完善自己的发展方式,寻找新的经济机遇。”日本东京大学青年学者卞恒沁告诉记者。他进一步指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在1986年约为220亿美元,而在顶峰时期的1989年,迅速攀升至675亿美元,日本借此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而在1986年到1991年的5年中,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达到了4000亿美元。卞恒沁认为,仅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放缓就断言日本经济衰落,恐怕失之武断:“资本输出国在海外所创造的产值并不被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因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并不能反映日本经济的实际水平。而日本的海外投资红利,极大地支撑了其经济运作。”
除了将目光瞄向海外,日本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开始着力打造“银发经济”与“环境经济”,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断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失去的十年”里,日本政府开始了循环经济的区域实践,经济政策的绿色化成为推动日本环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卞恒沁看来,唐朝的一首《插秧诗》似乎很能概括日本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曾在日本野村证券公司工作多年的佐佐木芳邦认为:“日本已经实现了一种稳定的经济状态,不需要再用超高的增长率带给民众满足感。”去年末,联合国公布了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其中,日本在以国民平均寿命、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人类发展指数”一项中位列第12位。即便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一直是亚洲国家中排名最靠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