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光
为巩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成果,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朝阳市委组织部深入开展“组工干部走基层”活动,把目光投向基层、力量沉到基层、指导落到基层,提高组织工作三服务、两满意水平,争创党性最纯洁的部门、争做党性最纯洁的干部。
围绕服务朝阳全面崛起“走基层”,在提升组织系统建设上下功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结合市委实施朝阳全面崛起战略,朝阳市委组织部把“走基层”活动的着力点放在推动全面崛起战略的实施上。通过“走基层”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考察识别干部的实战力,经常深入工作生产一线、项目建设现场,看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入偏远地区、艰苦岗位,关心那些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干部,树立凭实绩、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通过“走基层”培养和挖掘不同层面、不同战线的典型,集中总结宣传了全国和省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服务人民群众、科技领军人才、大学生村官等先进典型100个,营造了当先锋、创佳绩,为实现朝阳全面崛起作贡献的浓厚氛围。通过“走基层”落实人才强市战略,举办了首届“朝阳骄子”夏令营活动,组织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70所高校100名朝阳籍优秀学子,参观国家地质公园、赵尚志纪念馆、新农村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坚定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学生代表李辰龙兴奋地说:通过这次夏令营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朝阳,感觉家乡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我们回乡创业会有更大的空间。
围绕促进组织工作落实“走基层”,在提高履职能力上寻良策。基层是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基础。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组织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朝阳市委组织部把“走基层”活动的关键点放在促进组织工作的落实上,全市组织系统结合部门职责和业务工作,加强对重点工作调研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检验了组工干部推动工作的能力。围绕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对可能影响换届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帮助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和流程,宣传换届工作政策和组织纪律;围绕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指导,全面了解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检查干部选拔任用政策落实和程序规范情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函和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谈话等方式,调查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风状况,倾听基层呼声、畅通干部诉求渠道;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指导,检查全市人才发展规划落实情况,走访创新型人才和科技专家,调查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的成长和工作情况;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指导,推进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指导建立城乡统筹、社区共驻共建机制,深化“能人治村”、党群共同致富、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抓好村干部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一定三有”政策的落实,在村干部中创新推行“双述双评”制度,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扎实推进后进村党组织整顿建设,帮助协调解决饮水、住房、出行等实际困难,新增投资项目150多个,免费发放10万张实用技术光盘,提高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加快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协调财政、民政等部门研究出台了社区建设管理办法,推进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加快城市基层党建区域化建设“三有一化”的进程。以党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为重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队伍专业化、阵地标准化建设,不断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础。
围绕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走基层”,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求实效。
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深入基层,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组织工作固然是严肃严谨的,但不等于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可以脱离基层和群众。因此,把“走基层”活动的落脚点放在密切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上,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拉近了组工干部与基层和群众的感情。开展集中走访活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由部领导带队,深入到基层单位,围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直接进门入户或深入田间地头,通过拉家常的方式,走访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了解基层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答群众的疑虑和困惑,共走访乡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185个,召开座谈会220场次,走访党员干部群众1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50多条,为改进工作和科学决策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开展定点帮扶活动,市县两级组织部以科(室)党支部同贫困村或后进社区党组织结对子的形式,通过“一帮一”、“多帮一”,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排查矛盾纠纷;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户贫困户,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热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