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机智浅探

2012-09-19 09:45刘金涛
课外语文·下 2012年7期

刘金涛

【摘要】教学机智是教师面对繁复的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锐、快速、精准处理状况的技巧与能力。比如在面对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应变能力。

【关键词】借机施教;顺势而为;借力用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气的“画龙点睛”的杰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言:“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适当手段。”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状态、情感状况等,迅速地改变原先设计好的课时方案,坚决避免“走教案”的情况,做到随机应变,紧扣学情,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一、借机施教,投情入境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小学生的无意注意要强于有意注意。一次,当笔者准备给学生分析文章,一进教室发现学生们都在追逐、捕捉一只闯入教室的蝴蝶,如果强行制止再导入新课,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笑着对孩子门说:“我们这节课真热闹,瞧瞧,蝴蝶也来到教室陪我们一起听课啦!”这就机智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或者笔者也可以指导学生以“捉蝴蝶”为题写作文,引导学生如何具体地写捉蝴蝶场面、人物动作、表情神态、心理细节,这不乏又是一节浑然天成的习作课。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跟着先生登华山时即兴诗赞华山的事,赞扬了寇准的旷世才华。在导入新课时,笔者正准备用幻灯片投影出寇准的画像和文字介绍,这时一个好动的学生打开了教室窗户,同学们书桌上的书“哗、哗、哗”翻个不停。见此情此景,笔者顿时诗兴大发,吟诵道:“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同学们听得两眼放光头直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看时机成熟,就改变了用资料导入的方法,顺势说:“我这是模拟古诗的雕虫小技,真正厉害的是出口成章的小寇准,我们今天来认识他。”由于导入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学们异常积极投入,同时这节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顺势而为,化解尴尬

笔者在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时,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己献出生命的故事,学习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但是,当学生讨论到船长,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课文中说,‘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时,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那么哈尔威为什么没有自救呢,他连一个救生圈都没有吗,即使自救失败他怎么也不挣扎一下?”至此,课堂有些失序。但笔者马上意识到:“哈尔威”的问题闪现着学生的思维火花,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笔者抛开了预设的教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题外”话题,“是呀,他作为经验丰富的船长应该有自救的方法呀,怎么就放弃了呢?”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合理的想象——“哈尔威心爱的船要沉了,他要与船同归于尽。”“海浪太大了,挣扎也是徒劳。”“船长站在舰桥上,还在看有没有人被落下。”等等。大家的想象更加凸显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的哈尔威。虽然课堂暂时的失序,但学生在讨论中对课文的理解更深透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课堂因失序而变得更精彩了。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机智对意料之外的情境进行创新地塑造,将教学中的意外小事变得意义非凡。

三、借力用力,不耻下问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比学生强,某些问题学生有时比教师更为熟悉。因此,在碰到这类问题时,教师要放得下架子,甘拜学生为“师”。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笔者几年前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一课时就发生过这样“尴尬”的情况,这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向我们介绍了令人心潮澎湃的器乐表演——安塞腰鼓。我和同学们都陶醉在大气磅礴的鼓声和作家细致入微的描写中,没料到有个学生冷不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今年北京什么大型活动中将会有安塞腰鼓表演?”一刹那,几十双眼睛紧紧地盯着笔者,他们想看看平常看似“博学”的教师如何解释。于是笔者如实说:“这个问题我真没听说。同学们,这个问题一定要熟悉新闻时事的人才知道,我想一定有人知道!”这时这个学生站起来,得意地说:“不要麻烦大家,我知道。今年的国庆六十年大阅兵将会有原汁原味的安塞腰鼓表演,都是地道的陕北农民表演的。”“你怎么知道的?”笔者故作惊奇地问。“我是从今天的百度新闻里看来的。”他自豪地说。“你真是咱们班的‘小灵通啊,了不起!”笔者如释重负地由衷赞叹。他也在大家的掌声中得到了学习的满足,其他同学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谦和,也更加热爱语文课堂。

可见,在网络时代,学生的接触面更广,了解和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看了更多的课外书籍,知识面在不断扩大。所以,虽然是拜学生为“师”,但是既能够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也不会因此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更显出教师不耻下问的宝贵态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对学生将来的求学之路都会有很大的裨益。这也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机智。

因此,假使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妙计”变幻无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益匪浅。那“妙计”好似智慧的佛光、无声的梵音、静心的坐禅,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绝妙的瞬间,引领学生渡达智慧的彼岸。

(责任编辑:李宝瑞)